浅析苏轼评孟浩然诗“韵高而才短”说
2024-05-13李镓成
李镓成
“韵高而才短”是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高度概括与评价,但对其解读各有不同,部分解释并不充分。本文对照选取孟浩然与苏轼的部分诗歌进行说明,一是在诗风、品性与主题方面“韵高”,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雅”和归隐平淡的“洁”之中;二是在体裁、题材范围与诗人社会经历方面“才短”,缺乏一些更为积极的探索与拓展尝试。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提到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这是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总体评价。这句评价大体上是这个意思:孟浩然的诗,在“韵”上做得很好,但在“才”上还有欠缺,就像宫廷内御用的酒师,只是缺少些许必备的材料。苏轼将孟浩然诗的地位比作御用的酒师已是酿酒界的顶级,可以看出苏轼对孟浩然的诗歌评价很高,算是诗界顶层的高手。而诗哪里欠缺材料?又为何“韵高而才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要搞清楚苏轼为何对孟浩然的诗歌有如此评价,就要在了解苏轼的文学观、创作观念和才学思想的基础上探寻孟浩然诗歌的“韵”与“才”,在“韵”与“才”的探索研究中思考苏轼的人生哲学。接下来,我们就从“韵”与“才”这两方面入手进行解释与分析。
一、“韵高”:主题、诗风、品性
关于孟浩然诗“韵”的探索,笔者认为应该从其诗的主题、诗风、品性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孟浩然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被认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在他的诗中总体现着清淡自然的诗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由于孟浩然的一生几乎是在隐居中度过的,因此他的诗歌多写隐居山水的惬意与人生逆旅的愁思。他也经常在诗中表达对家乡山水的无限热爱,总体上显得恬淡高雅且不失平和宁静。
我们来对照分析苏轼最著名的词作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能从中看出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自然哲理之美,在自然中思考人生。苏轼在剖析人生悲欢离合真谛的基础上回归自然。
回归孟浩然诗的主题,我们也能品味出这种自然之味。孟浩然诗歌的主题始终围绕着“隐逸”二字展开,在其诗中处处体现着隐逸情感。例如,在《题张野人园庐》中孟浩然写道:“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孟浩然借由庞德公,领悟到了隐逸的真谛,抒发了对庞德公的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正如闻一多先生对其隐逸的评价:“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里,那成立默契的对象无疑是庞德公。”因此,孟浩然诗的隐逸浪漫、回归自然主题,正是苏轼褒奖的“韵高”之处。
此外,孟浩然另外颇具代表性的隐逸诗歌《过故人庄》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此诗通过写田家风土、自然风景、淳朴民风,以及做客友人家中之事,将隐居感情写得情深意浓。他还在《田园作》中写下“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的诗句,向往逃离尘世,也表明自己想同陶渊明一样遗世独立,表达了自己对恬淡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渴求。孟浩然的“隐”,我认为也是一种人生与自然相结合的文学审美,从自然山水中体味人生,再通过联想方式回归到自然中去。这是一种类似继承道家思想的归隐,关注并追求个性独立的情感。同样的,苏轼也常在创作中强调“艺中含道,艺能体道”的文学主张,也就是说将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与所得在诗文中得以体现,如泉水一般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既是文学创作的高超境界,又是关于豁达处世的人生哲学,表达了对孟浩然诗关注自然的认同。
正是受到这样隐逸主题的影响,孟浩然的诗风处处能体现平淡与自然,同时也体现着诗人高雅的品性和真挚的情感。《东坡先生墓志铭》也曾写道:“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苏轼在晚年任官惠州、儋州期间特好陶诗,专编陶诗为一集。苏轼的《和陶集》中收录了陶诗一百二十四首,在这些诗歌中,都可以看出苏轼对陶渊明诗风的认同。另外,不仅是对陶渊明,苏轼也对柳宗元、韦应物等诗作的品性大加称赞。孟浩然平淡自然的诗风与陶、柳、韦等诗风不谋而合,都有在平淡中体现深刻的人格追求及高远雅洁的品性。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诗歌有着这样的评价:“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浩然之淡”之所以能够留名,就是因为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丰富绚烂的意境世界里独辟蹊径,开拓了一片清疏幽旷、“语淡而味终不薄”的奇妙艺术境界。在苏轼的文学述评中就强调了对诗的一般认识:诗歌要借助于形象使语言凝练,在诗文创作中传达理性与思辨。而孟浩然的“淡”正是带有这种自然而然、自我表达的韵味。
所以,苏轼认为孟诗无论是在诗歌的主题还是在诗风、品性等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获得了“韵高”的评价。苏东坡评价陶渊明之归隐:“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求食,饱则具鸡黍以迎客。古之贤者,贵之真也。”这是苏轼对超脱豁达的处世智慧的大加赞赏,其实这也是对孟浩然乐观豁达、平和自然人生态度的至高评价。也就是说,孟诗之所以得到苏轼“韵高”的称赞,就是因为其平淡与自然的诗风、隐逸的主题及高远的品性,并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脱颖而出,凭借山水田园诗的“雅”和归隐平淡的“洁”成为苏轼眼中宫内数一数二的“酿酒顶级高手”。
二、“才短”:体裁、题材范围、社会经历
下面来分析具体哪几个方面做得不够,使孟浩然得到了苏轼眼中“才短”的评价。
首先就是诗歌的体裁。在孟浩然诗歌的体裁方面,孟诗在五言较为擅长,而稍短于七言及长篇诗文方面。后人在对孟浩然诗的篇幅探讨中也有如下论述。王世贞评孟诗:“句不能出五字外,篇不能出四十字外。”(《艺苑卮言》)陈贻焮先生谓:“孟浩然善写短诗,缺乏长篇巨制,又‘常自叹为文不逮意。”(《唐诗论丛·孟浩然诗选后记(节录)》)同样的,施闰章也有“襄阳五言律、绝句,清空自在、淡然有余;衍作五言排律,转觉易尽,大逊右丞”(《蠖斋诗话》)的论断及观点。他们认为孟浩然的诗篇幅稍短小,体裁较为狭窄,面对盛唐浩如煙海的诗文,在格律方面相对显得渺小。所以,在诗体的开拓创新与尝试方面,孟浩然的诗歌也的确主要在五言之中发力,但篇幅较窄,缺乏一些更为积极的探索与拓展尝试。因此,在诗的体裁及篇幅方面,很可能就是苏轼认为“才短”的地方。
再来看孟诗的创作手法。苏轼在文学创作中不时体现着典故与议论的使用。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就体现了其独特的议论之处。作为一篇议论与诗歌巧妙结合的文学作品,苏轼运用精练的语言,为世人讲述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的道理及方法论。但是在孟浩然的诗句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随心而动的感觉,没有刻意的雕饰,没有过多道理的阐发,唯有对自然趣味的追寻。例如,田园诗《裴司士员司户见寻》写道:“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叙事平和悠扬,是孟诗风格的典型代表,但缺少一些苏轼认同的道理阐发过程。再如《晚春》:“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这也都是平淡自然的隨心之作。但在精雕细琢方面孟浩然也多有佳句,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仗工整,浑然天成,诗韵美感在这两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从整体来看孟浩然的诗作,鲜有太过精美的润饰和浑然天成的偶对。对比唐诗格律代表大成者杜甫的诗句,孟浩然的诗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格律美、对偶与典故的运用方面都欠缺整体构思。
从总体来看,我们评价孟诗“无材料尔”,最主要的还是诗人生活和阅历的“材料”。回到“内法酒手”的讨论,宫廷中的顶级酿酒师的高超技艺离不开手边的材料。放在诗歌创作中分析首先就是孟浩然诗歌的题材范围。纵观孟浩然的诗歌,像脍炙人口的《过故人庄》,情由景生的《宿建德江》,淡雅宁静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还有夜访山寺时《夜归鹿门歌》的闲情……这些诗歌题材几乎全都离不开山水与田园。如果我们横向对比陶渊明与孟浩然的诗歌,两位诗人虽然都在隐逸主题上很有造诣,但是在诗歌的题材方面,陶渊明的诗除了田园诗外,还有赠答诗、咏怀诗、咏史诗等不同探索。陶渊明的咏怀诗有《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身处魏晋年代的陶渊明本有济世志向,经历“不为五斗米折腰”后辞官归乡,隐居田园时已对社会有了多方面的认知。而孟浩然的诗范围相对狭窄,所包含的内容较少。从两位诗人的社会经历来看,孟浩然略逊一筹。由此可见,在创作手法和题材范围方面的欠缺,苏轼评价其“才短”是有道理的。
再对比同孟浩然一起开创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王维,王维诗歌的题材更为丰富多样。王右丞沉浮宦海多年,经历人事变迁众多,社会阅历比孟浩然自然丰富了许多。同样的,王维的诗歌题材除山水诗之外,边塞、离别、日常生活等题材也均有佳作。在王维的五言诗中经典众多,包含社会生活甚广。王维的七言诗也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王维的散文有《与魏居士书》,还有《从军行》《陇西行》《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记录军旅和边塞生活方面的文学创作,其所涉及的方面众多,关注面甚广。尤其是王维的叙别诗,情感表达十分真挚,令人动容,使其诗“独步于当时,染翰之后,人皆讽诵”(《册府元龟》)。由此,可以在对比中看出孟浩然的社会经历的确短于同为山水大家的王维,材料欠缺而“才短”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所以,相对于其他的山水诗人,“为(一作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的孟浩然多半生都是在“闭门”。孟浩然的社会阅历相较于其他诗人是较为狭窄的,缺少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开阔的视野胸襟。其远离官宦仕途,更多地关注自然与风土人情,与友人共同品味山水,这虽有利于其平和淡雅诗风的形成,但是在诗的广度与格局视野上很难有新的拓展与深度。例如,相较于杜甫“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白居易《琵琶行》对社会生活的娓娓道来,杜牧七律诗的潇洒豪情,孟浩然诗歌在包含的广度与涉及的深度方面都不如他们。这也正对应苏轼对其“内法酒手”的评价—缺少材料。“夫欲有所立于天下……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这是苏轼在《霍光论》中提出的关于修身立业的观点。在苏轼看来,仅仅有唯美自然的“韵”是不够的,大丈夫还应在历练中提升自身阅历,形成对世界万物的多方面认识,最终成为“卓然之才”。缺乏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直接导致了孟浩然作诗缺乏“材料”,使得孟诗的题材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之中,孟诗之“无材料”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与社会阅历息息相关。因此,很有可能是“材”的缺陷限制了“才”的发挥。
最后,我们可以结合苏轼的人生哲学来理解孟浩然诗的“韵高”与“才短”这句凝练评价。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朴之曾经记录了苏轼对陶诗《饮酒》的评价:“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所以,孟浩然诗中包含的淡雅和高远正是苏轼人生哲学中认同的悠然与逍遥。孟浩然正是以一种“无所侍”的超然状态向往隐居、投身自然山水,进而开创了唐代山水诗的先河并创作了这些名篇。而孟浩然诗中缺乏的“才”也可以和苏轼自身对诗歌创作的理解相呼应,在逍遥的同时依然离不开深刻的社会经历与现实观照,阐发思想并讲述道理。因此,以田园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以其质朴自然获得了“韵高”评价是中肯的,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雅”和归隐平淡的“洁”之中。而孟浩然的经历相较于其他诗人可以看出,不断丰富社会与生活材料也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体裁、题材范围与诗人的社会经历方面缺乏一些更为积极的探索与拓展尝试,“才短”的评价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也是合理的。总体来看,苏轼评价孟浩然的诗歌“韵高而才短”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