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效果分析
2024-05-12俞金江
俞金江
(绍兴建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1 引言
房地产市场中的推迟交房甚至是“烂尾”问题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容易引发社会群体事件。 为此, 各地政府近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以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保交楼专班”,抓紧推进项目建设。
在部分“保交楼”的项目中,为了保证建设物在长期停工后还满足相关项目续建要求, 必须在重新开前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从而避免原有建筑物本身的施工质量缺陷或后期养护保管不利对后续工程带来隐患。 本文以某广场续建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为例, 对大型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及检测效果进行分析。
2 项目概况
某广场为双塔建筑,建筑用途为商业及办公用房。 建筑物共设置地下1 层, 地上19 层。 地上主要包括2 栋高度均为95.95 m 的高层建筑及2 层裙房建筑,其中,建筑物1、2 层的结构层高为5.10 m,3 层及以上的结构层层高为4.95 m。 该建筑1#主楼外立面尺寸为75.6 m×14.5 m,2#主楼外立面尺寸为74.4 m×29.7 m。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浇板楼屋面,基础类型为桩基础,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3 281.5 m2。该项目内的建筑物均建造于2012 年, 但在2014 年因开发商破产倒闭后进入了停工阶段,此时1#楼及裙房均已结顶,2#楼已施工至屋面层,屋顶机房尚未施工完成。
3 质量现场查勘
本项目质量检测包括对建筑物结构布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三大项检测, 主要用于发现建筑混凝土外观上的质量问题。
3.1 结构布置现场查勘
建筑物结构布设检查主要采用了现场查勘的方式进行,依据开发商提供的建筑物施工图, 逐一对建筑物结构布设情况进行了测量,经现场查勘,某广场1#楼、2#楼上部主体结构布置情况基本符合施工图相关要求。
3.2 地基基础现状查勘
经现场查勘, 未发现上部承重结构及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因所在区域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发的明显变形或位移。 同时,在现场查看中也未发现1#楼、2#楼区域由于地基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失稳和明显滑移问题。
3.3 上部承重结构现状查勘
对项目地下室、上部主体结构的外观、构造和连接、结构变形、裂缝等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检测问题汇总如下。
地下室区域中,负1 层(D-24)×Q-R 轴墙面存在裂缝;负1 层15×U 轴柱、(D-5)×D-H 轴柱、(D-3)×D-J 轴柱、10×X 轴柱露筋锈蚀;1 层25-27×Q-R 轴板、2-14×M-P 轴板、10-11×1/P-Q 轴板底存在开裂渗水现象;1 层(D-5)×(D-G)-(D-H)轴梁、(D-3)×(D-E)-(D-F) 轴梁、(D-9)×(D-E)-(D-F) 轴梁、15×W-X 轴梁、(2/D-E)×(D-11)-(D-14)轴、(D-16)×(D-E)-(D-F) 轴梁、(D-19)×(D-E)-(D-F) 轴梁、(D-22)×(D-E)-(D-F) 轴梁、1×Q-R 轴梁、27×Q-R 轴梁、42×Q-R 轴梁底箍筋露筋;电梯井、地下室底板局部积水。
1#楼区域中,2 层西侧楼梯休息平台,板面露筋锈蚀;5 层37×X 轴,6 层6×X 轴柱、10×X 轴柱、37×X 轴柱,7 层24×X 轴柱,9 层22×X 轴柱,10 层11×X 轴柱,11 层6×X 轴,12 层10×X 轴柱,13 层17×X 轴柱,14 层21×X 轴柱、19×X 轴柱、19×W轴、15×X 轴柱,15 层24×W 轴柱、30×X 轴柱、37×X 轴柱,16 层37×X 轴柱、34×X 轴柱、21×X 轴柱、15×W 轴柱,17 层6×X 轴柱露筋锈蚀。
2#楼区域中,2 层28×S 轴柱、5×R 轴柱、27×R 轴柱底露筋锈蚀;3 层33×J 轴柱,36-41×F-J 轴板,5×Q-P 轴梁、20×Q-P轴梁、38×Q-P 轴梁、42×Q-P 轴梁,4 层16×E-H 轴梁底,6 层10×K 轴柱、10×M 轴柱,7 层10×J 轴柱,8 层14-16×E 轴墙面,10 层36-41×N-L 轴楼梯平台板面,9 层10×N 轴柱底,10 层25×H 轴柱、10×K 轴柱露筋锈蚀、10×N 轴柱露筋锈蚀,11 层12-14×E 轴墙面,13 层27-29×E 轴墙、33×L 轴柱,14 层10×M轴柱,15 层10×J 轴柱、36×P 轴柱,16 层16×H 轴柱底、41×F轴柱,17 层18×H 轴柱、10×N 轴柱、12×E 轴柱、33×P 轴柱、18-20×E 轴墙面、21-23×E-H 轴板底、31×C-D 轴墙面,18 层18×E 轴墙,19 层16×H 轴柱、23×E 轴柱、36×N 轴柱露筋锈蚀。 同时,还存在5 层37×B 轴柱疑似胀模导致截面偏大,23-31×F-J轴夹层钢梁、33-41×N-P 轴夹层钢梁锈蚀,18 层12×B-C 轴墙体损伤等问题。
4 结构实体检测结果
检测混凝土建筑物质量时, 除了对其结构体外观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外, 还需利用各类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分别对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1];柱截面尺寸及配筋;梁截面尺寸、配筋情况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剪力墙配筋;板楼板厚、板底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房屋倾斜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检测。
4.1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能直接决定建筑物的质量,常规混凝土建筑工程通常会采用留样送检的方式对工程所使用的各类混凝土进行抗压测试。鉴于本项目是对停工许久的建筑物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其间无法获取充足的原始资料来比对分析各部分混凝土的质量,而如采取大规模取芯送检的方法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本项目检测人员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传统的取芯法需要在监测过程中在检测对象上直接钻取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芯样, 并用压力试验机来检测芯样的抗压强度[2],由于该方法所使用的压力试验机的检测过程目前已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故检测数据误差保证在极低的水平。 但是为了建筑物全部结构体进行检测,势必需要布设大量的取样孔,此举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对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尤其是部分钢筋分布较为密集抑或处于结构体交叉受力点的区域。 反观回弹测试法虽然不必对混凝土体产生破坏,但该方法在测试过程中会因仪器误差、测量物体表面光洁度等问题[3],造成测量数据偏差量较大。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并确保检测过程不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破坏, 检测人员通过分析回弹法和取芯法等两种混凝土检测方案的原理和实施过程, 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做到取长补短。
以项目地下室测区混凝土检测为例, 检测人员分别采用取芯法和回弹法对同一区域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检测[4],相关监测数据见表1。
表1 地下室测区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统计表
随后, 求表1 中6 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修正量=[(50.4+55.6+44.5+49.4+52.9+48.6)-(46.9+58.6+42.3+46.0+53.2+49.9)] /6=-0.8。 最后,通过查阅相关图纸中地下室混凝土标号所对应的抗压强度标准值, 便可推算出地下室区域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详见表2。
表2 地下室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计算结果
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 得出该项目地下室1 层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等级为C40,抗压强度推定值在40.2~54.0 MPa,负1 层墙、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等级为C45,抗压强度推定值在45.3~53.8 MPa。 同时,检测人员利用上述方法对项目所有混凝土建筑物进行了抗压强度检测。
4.2 钢筋混凝土尺寸、配筋及保护层检测
本项目检测人员依据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使用一体式钢筋扫描仪(型号为HCGY71T)、一体式楼板测厚仪(型号为HC-HD9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型号为LDM-40)等检测仪器对混凝土结构体尺寸、配筋及保护层等进行检测。 具体检测情况详见表3。
表3 项目混凝土构件尺寸、配筋及保护层检测情况统计表
5 结语
通过本项目对某广场现有2 栋建筑及附属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不但发现了各类结构体外观上暴露出的钢筋裸露锈蚀、地下室积水、混凝土渗水等问题,而且还使用多种检测设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箍筋间隔、保护层厚度等多项用于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进行了检测。 所采取的检测方法兼顾了检测对象的全面性、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并将检测过程对结构体的伤害降至最低。 通过项目实施对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体检”,为下步项目复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