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代表委员这样说
2024-05-1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但人工智能“+”什么?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如何有效应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大模型、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有关人工智能的动态频上“热门”,也不出意外地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最热话题之一。
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人工智能“+”什么?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如何有效应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廖增太(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化工行业为例,建议出台相关支持举措,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鼓励人工智能在化工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先行先试,释放人工智能在材料研发设计、筛选方面的应用潜力,助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张云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从而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降本增效,促使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张毅(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人工智能+”行动是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实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人工智能在各垂域領域的应用,既是人工智能价值的体现,也是提升垂域领域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比如,大模型应用在不同领域,可能会改变底层商业逻辑,引发垂域应用领域革命性的升级迭代。
苟护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人工智能通过对传统产业生产制造全流程、全要素、各环节的赋能改造,能够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余晓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浪潮带动下,预计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各环节将迎来快速迭代演进和探索突破的关键时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有序赋能重点领域,加快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张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多个大模型的推出,说明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非常活跃。这种竞争态势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同时还丰富了应用场景,不同的大模型可能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这有助于拓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升整个社会的智能化水平。
屠红燕(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
人工智能的发展落地,尤其是进入千百个细分领域,往往是靠那些行业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的中小模型。建议通过支持丝绸纺织行业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平台,赋能行业在垂直细分领域模型建设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与落地,并以此为试点,将成功经验向其他行业推广。
汪小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
我国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大的企业群体,让人工智能赋能更多中小微企业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可以助力企业加快创新研发、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等,但考虑到很多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能够产生的变革缺乏了解,需要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降低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
闵卫东(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之“盾”,拉紧人工智能的“缰绳”。有人说Sora的出现让人工智能进入了“狂飙时代”,我们在看到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关注其背后的潜在风险。目前部分AIGC的内容无法用肉眼识别是虚拟还是现实,就应在数字技术层面加快识别AIGC内容的研究,能够做出智能判断,防范相应的风险。
周源(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在大模型产业发展方面,建议建立数据合规的监管机制,推动完善AIGC监管立法,保护和规范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合规。对大模型的数据采集来源、处理方法、合规性等进行监督和审查。此外,应加强对大模型的社会影响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