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下的岭南庭园研究进展
2024-05-11麦湘颖马佩馨林广思
高 伟 麦湘颖 陈 璞 马佩馨 林广思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641)
岭南庭园中丰富的、有待挖掘整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目前,人文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并呈现往细分领域成熟发展趋势,生态视角下以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生态过程分析。尽管岭南庭园研究重点关注于地方性自然环境及地方性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基于整体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仍需完善。从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对岭南庭园再认知,提出了适应于岭南庭园营造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由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传统生态智慧三部分组成,可为岭南庭园营造提供具有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和国际化的研究视野。
地方性生态知识;岭南庭园;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传统生态智慧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是岭南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庭园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类型,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场地尺度研究对象,其中蕴含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集中体现地域性特征。岭南庭园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体现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对岭南庭园再认知,从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进一步挖掘岭南庭园物质空间载体与非物质信息内涵,以整体性与地方性、生态性与文化性、持续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探索其研究前景。
1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研究背景
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生态发展到人文生态再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1920–2001年)的“设计结合自然”理念为代表,建立了以自然生态因素为主体的适宜性评价的规划方法[1];20世纪90年代,以约翰·莱尔(John Lyle)的“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理念为代表,以场地为基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体系[2-3]。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协同演化发展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自然赋予人生存的智慧,人尊重自然并利用自然,取得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4]。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兼具整体性与地方性的研究视野,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文与生态并重,寻求人地最为协调的共生模式,是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其中,地方性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核心与综合体现,地方性的继承和发扬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岭南庭园诞生于岭南地区独特的本底特征和内在机制中,是通过空间营造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的人造自然,是场地尺度层面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地方性表现。
2 岭南庭园研究概述
岭南即五岭以南地区,广义而言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香港、澳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创造出独具风格的岭南园林流派。岭南庭园是岭南园林研究中的代表性对象。在场地尺度下的岭南庭园营造过程中,需考虑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与人文背景,理解并将其融入庭园营造中。因此岭南庭园营造不仅为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体现。岭南庭园营造过程所体现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是岭南人民在世代积累产生的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智慧,承载岭南人民的文化认同与生态认知,其人文价值与生态价值共同构成岭南庭园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2.1 人文视角下的岭南庭园相关研究
岭南庭园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夏昌世、莫伯治为代表的岭南学派率先开展岭南庭园测绘工作[5],界定岭南庭园核心概念,为后世岭南庭园研究奠定基本框架[6]。
在此基础上研究岭南庭园发展历程,梳理出以广府地区为核心,辐射至广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岭南庭园发展脉络及案例特点。刘管平[7]基于岭南庭园的起源和发展对岭南庭园特点进行总结;刘庭风[8-9]、周琳洁[10]统计上百座岭南园林并对其进行描述分析,总结出岭南园林风格特点;陆元鼎、马秀之等[11]以不同类型的广东民居布局形式及形成原因为出发点,梳理总结岭南气候条件下广东民居布局经验;肖毅强[12]从发展史角度对岭南园林演变历程及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岭南庭园特色起源于其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杨宏烈[13]对南越时期御苑到广州明清私家园林演变过程进行梳理;陆琦[14]分析南越王宫苑遗址并总结其特点。刘如桐等[15]系统整理了台湾林家花园建筑史料,拉开了以林家花园为代表的传统私家庭园研究序幕,并在后续研究中不断深入[16]。李敏[17-18]系统阐述了闽南传统园林发展历程及特征。基于以上研究基础,产生了岭南庭园的现当代发展研究。吴劲章等[19]梳理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州造园成就,总结新岭南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王曲荷等[20]探讨岭南现代庭园设计理论缺乏创新动力的原因;林广思[21]对岭南现代园林初期前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明确岭南早期现代园林具有地域性特征,基于对岭南庭园理论研究,详细阐释山庄旅舍设计理念、手法和具体形式,建立庭园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联系[22-23];彭长歆[24]分析夏昌世建筑实践的历史境域与思想脉络,探讨其“现实主义地域主义”的建筑构想。
与此同时,基于艺术、审美视角下岭南庭园风格特征分析成为研究重点。在岭南庭园的整体艺术风格研究上,陆琦[25-26]以岭南庭园造园理念、庭园布局、造园手法、风格表现为出发点,总结出岭南庭园的务实性和气候适应性等特点;李敏[27]从历史源流、庭园布局、建筑形式及石景营造的角度分析了岭南庭园的艺术特征;唐孝祥[28-29]从环境美、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岭南园林美学特征进行探讨;梁明捷[30-31]对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特征及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的研究框架,并论证岭南园林具有实用主义风格。
在对岭南庭园风格进行总体论述的同时,关于岭南庭园风格的研究,一方面以粤中四大名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个案分析。刘庭风[32-35]、邓其生[36-37]、陆琦[38-41]等学者对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粤中四大名园逐个展开其造园历史、布局特征、景观经营、建筑格调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以空间结构[42-43]、意境营造[44-46]、地域文化[47-48]、审美活动[49]、历史变迁[50]等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粤中四大名园,分析其艺术特征与造园智慧。另一方面,从假山、水体、花木、建筑、细部装饰等造园要素出发,对岭南庭园的造园理法及地域特征展开探讨。马次航、邓其生[51-53]、吴迎风[54]、梁明捷[55]从历史发展、施工技艺、艺术特征等展开叠山技艺的论述。杨鸿烈[56]、陆琦[57]结合气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论述岭南庭园理水特色。谢晓蓉等[58-60]从区域环境、植物特征出发,探究岭南庭园植物营造特色及其文化内涵。薛颖、朱华、梁明捷等[61-63]对岭南建筑雕饰艺术进行系统梳理与特征总结。此外,还有学者对于岭南庭园中的漏窗[64]、花台[65-66]、廊[67]等造园要素进行了专项研究。
国外关于岭南庭园的研究较少,集中在对行商园林的相关研究。关于行商园林的研究,英国学者Richard[68-69]对伍家花园展开研究,讨论其对岭南传统的继承与对西方元素的使用,并研究广州行商如何利用园林反映其社会抱负并促进社会交往。Woudstra等[70]以约翰·布拉德比·布莱克(John Bradby Blake,1745–1773年)所收藏的画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图像中行商园林中所种植植物的种类及其欣赏方式。此外,韩国学者Shi[71-72]对东莞可园园主张敬修(1824–1864年)进行挖掘与分析,对余荫山房的场地布局、空间构成、造园要素进行分析。
上述岭南庭园研究成果在实证考察、文献考究等大量工作基础上,梳理出岭南庭园的发展脉络及美学特征,后续发展出物质空间层面上岭南庭园类型、造园要素、营造技艺等专项角度的深入研究。综上,人文视角下的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呈现出往细分领域发展的成熟发展趋势。但偏向于整体性、人文与生态相融合、借助国际语境中的普适框架来研究岭南庭园地方性的研究方向尚未充分开展。
2.2 生态视角下的岭南庭园相关研究
岭南庭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暖且气候潮湿多雨。岭南庭园有创造良好建筑环境的作用[73],其组成要素能够有效调节庭园小气候,提升人体舒适度,故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特征研究是生态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岭南庭园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伴随岭南庭园研究开始,夏昌世、莫伯治[5-6]以“畅朗轻盈”总结岭南庭园风格,指出岭南庭园建筑体量小、体型轻快、通透开敞;邓其生[73]指出“庭园可改善建筑小气候环境”,意识到庭园有创造良好建筑环境的作用;刘管平[74]通过分析岭南庭园的整体空间布局、庭园造景、建筑结构、装饰构件等,字里行间透露岭南庭园对气候的适应性。该阶段研究未明确提出岭南庭园与气候的关系,但均可体现为适应气候的岭南庭园特征。
第二阶段明确提出岭南庭园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且逐步受到学界重视,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陆琦[75]指出岭南造园理念及文化内涵中气候适应性特征的体现;陆元鼎等[76]总结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广东民居特征,指出粤中庭园具有结合气候条件进行布局的特点,如门口朝向、庭园通风方式等[77];汤国华[78]从岭南建筑的防晒、遮阳等角度出发,全面总结岭南建筑应对热环境的设计方法。该阶段为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特征定性研究阶段,已深刻认识到岭南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与地域气候的关联。
第三阶段逐渐开始通过现场实测等定量化方法对代表性传统岭南庭园的微气候特征进行研究。曾志辉[79]结合热环境实测对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进行专门研究,探索如何将广府传统通风技术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肖毅强团队重点围绕岭南庭园室外微气候热舒适度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现场实测、问卷调查、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庭园室外空间景观要素与热环境的定量化关系,并根据软件对庭园生态关系进行模拟,通过对生态因子变化的分析推断出岭南庭园布局的更优解[80-85];方小山团队重点围绕岭南庭园遮阳与通风角度展开研究,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定量分析岭南庭园布局及设计要素对于通风及遮阳的影响[86-90]。
从生态视角出发,国外学者对于岭南庭园的研究较少,多为国内学者在国际平台上对于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的探讨。其中部分研究基于岭南传统民居布局,从定性角度对其气候调节作用进行分析:Liang等[91]分析岭南庭园建筑中为减少湿热气候的影响而采用的通风、隔热、降温、防潮、防风、防雨等施工方法,并探讨了其对气候的适应性;Song[92]通过对岭南传统庭园建筑的天井、冷巷、门窗等布局进行分析,提炼其中的气候适应性特征。相关定量研究以肖毅强团队和方小山团队为主,重在探究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关键指标及开发评价模型。Xue[93]等Sihan[94]等采用实地测量、问卷调查、模拟实测等方法,综合评价园林空间热舒适度,采用回归分析建立岭南庭园室外空间人体热感受与热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初步建立岭南庭园室外热舒适性评价模型。Wu等[95]在庭园生态因子测量时引入像素级空间指标,并确定六个能指示热舒适度的关键指标;开发庭园平均辐射温度模型(CMRT)、COMFA庭园模型、模拟庭园风平台等,通过岭南庭园空间实测与相关模型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可解释性、计算速度[96-98]。
综上所述,生态视角下的岭南庭园研究集中于庭园微气候研究,多关注于地方性自然环境与地方性物质空间。第一、二阶段,众多学者已认识到岭南庭园中的生态关系,从定性角度对营造过程中的生态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的智慧用于现代岭南庭园营造的指导,但以概括性的定性研究为主。第三阶段,从技术角度对微气候的定量研究以庭园的热舒适度、通风情况、遮阳效果为研究重点,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在国际期刊中进一步体现了量化趋势,已实现在软件模拟与开发上的庭园指标检测综合性能优化。综上,目前的研究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生态过程分析,缺乏生态与人文定量关联性的研究进展,有待从整体人文生态视角进行进一步补充完善。
3 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下的岭南庭园研究展望
从综述可见,当前岭南庭园研究从人文与生态视角分别展开了充足且深入的研究,但仍可以通过整体性与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拓展。岭南庭园研究可在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视野下寻求一个兼具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与国际化的框架体系。
在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视野中,地方性特征体现在地方性自然环境、地方性知识体系和地方性物质空间体系[4]。岭南庭园研究多关注于地方性自然环境与地方性物质空间,而未聚焦于地方性知识体系展开相关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也承认作为非物质和物质财富来源的传统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原住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99]。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联合实践:关于“自然—文化”关键词的阐释性文件》中“传统知识”关键词族的组成,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场所和景观价值的重要方面,可为理解景观价值和用途提供了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本地化的方法,同时也成为了可持续管理的来源[100]。“传统知识”关键词族中已被广泛使用和发展的关键词为传统生态知识(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指通过适应性过程演进、并通过文化传播代代相传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累积体,涉及生物(包括人类)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的关系[101]。传统生态知识形成于传统文化规则与规范,多应用于时间维度研究中。地方性生态知识(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是与生态相关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关于生物(包括人类)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累积,这些知识、实践和信仰在适应过程中不断演变,通过文化传播并世代相传[102]。地方性生态知识形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维度下的探讨。
基于岭南庭园营造研究的领域及尺度进行辨析,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包容性、适用性、整体性最为显著的概念。地方性生态知识作为国际上被认可的概念,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102]。岭南庭园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产生于岭南人民在居所中的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建立的文化传承与整体理解,是岭南地区独特地域环境下人与自然长期互动的产物,是岭南地区的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反映与表达。由于各个地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对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提出通用范式。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构建主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能反馈、可供挖掘及不同研究关注的领域提出相应的框架体系。Fikret Berkes作为传统知识领域的重要学者,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的研究引领了对当地和土著知识的探索风潮,其1999年出版的《神圣生态学》一书中提出在土地和资源管理系统层面即应用地方性知识,“包括一套适当的做法、工具和技术,这些生态实践(ecological practices)要求了解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es)”,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传统智慧(traditional wisdom)与当前一些资源管理的生态方法(ecological approaches)的耦合”[102]。国内学者在生态人类学领域以杨庭硕[103]为代表,在《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中总结提出:“一切地方性知识都是特定民族文化的表露形态,相关民族文化在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发育起来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都完整地包容在各地区的地方性知识之中。”应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前提是了解生态关系,应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工作原理则是耦合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以及岭南庭园营造的知识素材,提出面向岭南庭园营造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包含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与传统生态智慧(图1)。从场地生态关系到地方生态技能与传统生态智慧,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构建的是从场地尺度中探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具有整体性的框架体系与研究视野。
图1 岭南庭园营造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Fig.1 Construction of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system for Lingnan Garden
以场地生态学为出发点,场地尺度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揭示场地在生态要素及其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地方性生态环境构成、特征、过程及其整体性和差异性,场地空间内生态景观的耦合及生态要素的协同过程,场地空间生态关系的塑造与表达。在岭南庭园营造的生态视野下,即需研究庭园空间中的生态因子、场地特性、设计要素及相互之间对应形成的场地生态关系[104]。场地尺度的岭南庭园场地生态关系包括热环境适宜性、风环境适宜性、光照环境适宜性、湿度适宜性及生物多样性。
台湾地区“公共工程委员会”将“生态工法”定义为人类基于对生态系统的深切认知,为落实生物多样性保育及永续发展,采用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的永续系统工程。对比“工法”与“技能”的概念,“工法”一词源于日本,在日本《国语大辞典》中将工法释为工艺方法和工程方法。“技能”在《辞典》中解释为掌握并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前者侧重方法与系统,后者侧重具体能力。在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中,更强调人在创造过程中的能动性,“生态技能”的表述更具准确性。故在“生态工法”的概念基础上,将“地方生态技能”定义为人们在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以地方生态为基础,利用水、土石、植物等生物与非生物材料,将人工建设与环境生态相结合所积累的能力及其反映出来的知识。岭南传统生态技能涉及应对庭园中生态关系的空间营造方法,庭荫植物的种植与连房广厦的庭园布局可降低太阳直射辐射,对庭园中热环境进行调节。天井、内院、冷巷的设置可改善庭园中的风环境,而岭南庭园中独特的屋顶、外墙及门窗的设计,可起到遮阳的作用。庭园中的几何形水庭营造及房水相伴的理水布局手法,利用水的物理特性,对庭园中的湿度进行调节。最后,庭园中多种植岭南本土植物,有利于增加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但本文中列举的内容并不完善,其具体内容有待拓展。
象伟宁[105]认为实践智慧(ecological practical wisdom)是人类(个人、人群乃至社会)在对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关系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成功从事生态实践的能力,是一种选择“正确的”生态知识成功进行“为善的”生态实践的能力。在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下的传统生态智慧挖掘的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中传承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时间维度上代代相传的知识而非能力。传统生态智慧是在对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关系深刻感悟的基础上,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及持续更新的生态实践的相关知识,其附着于生态环境的文化生活及活动中。岭南传统生态智慧基于并对应场地生态关系认知的知识内容包含香云纱制造、风水塘营造、禾坪多功能应用、祛湿饮食调理与岭南本草文化,其内容有待进一步体系化建构及拓展。
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可引导岭南庭园研究从人文与生态两个角度同步整合性展开思考,具备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和国际化特征。岭南庭园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保障了岭南庭园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延续,更在营造过程中关注岭南地域特性下的场地生态平衡的构建与维护,也促进了岭南庭园营造过程中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传播。
在岭南庭园未来研究中引入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概念及框架体系,为岭南庭园营造研究提供可传承性、可持续性与可拓展性。未来对岭南庭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展开的研究中,可整体性、系统性、且具有信息化特征地挖掘岭南人民在园林营造过程中发生与积累的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与地方生态智慧,深入探究岭南庭园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知识、实践和信仰,及其背后地方性特征的影响因素与内在逻辑。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