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多少南方年轻人,抢着去哈尔滨当宝宝

2024-05-11陈小睡

意林 2024年5期
关键词:哈尔滨人南方人哈尔滨

陈小睡

誰能想到,2023年年末第一批反向候鸟潮流,是从网友抢占哈尔滨开始的。

东北人按时在最冷的时节迁徙到海南过冬时,一大批南方人带着对冷的猎奇心理,以“征服冰雪”为目标慷慨赴北。这拨闯关东的南方人,起初把这种新奇感形容成跟第一次出国一样,在当地生活几天后,却生出了回老家的归属感。

“你可以在哈尔滨火车站披上巫师袍扮演哈利·波特,也能在索菲亚教堂门口扬起裙角假装身在莫斯科。偶尔还能触发被大姨追着劝‘这么冷,孩儿你咋不多穿点的隐藏剧情。”

尽管哈尔滨玩法多样,但是最近让它“火出圈”的还是哈尔滨的“道歉方式”——据说,后续哈方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坐镇指挥退票,并紧急发道歉声明。“比起其他景区遇到投诉按部就班的公关流程,哈尔滨的姿态,有点像急于证实自己没什么坏心眼的老实人。”

有人因为这件事开始对哈尔滨另眼相看。哄着你,惯着你,是如今哈尔滨对待游客的方式,这不是卑微,这是懂得珍惜。

1

多年来,生活在这个冬季长达五个月的内陆城市,哈尔滨人尤其向往南方的潮湿和温暖。因此,北青岛和南三亚,相继成为他们过冬的迁徙之地。但没想到,如今,寒冷竟成了让南方人纷至沓来的强大吸引力。

“南方小土豆确实是爱称,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稀罕他们了。你以为出租车大叔和他们讲的是纯正东北话,其实为了体现对南方人的关爱,已经是夹子音了。”

南方人来看雪,北方人的乐趣变成了看南方人。在哈尔滨街头辨认南方人,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你在街上碰到那种外穿鲨鱼裤,搭配浅色堆堆袜,冻得龇牙咧嘴的肯定就是南方朋友了。”

有人以为东北没有入冬穿搭博主,殊不知是温度给了时尚一顿教育。“什么美拉德、多巴胺统统要为‘保暖二字让道。长那么大还没感受过零下三十摄氏度拷打的南方人,才有对时尚挑挑拣拣的权利。”

从重庆来的Zoey落地哈尔滨的第一天,就被冻蒙了。“我穿了最厚的光腿神器来,没想到刚下飞机,风就钻进去了。感觉膝盖上贴了个冰袋,又冷又沉。打车直接去服装城买了棉裤。后面想穿的夹棉汉服、为了圣诞照准备的红色毛呢大衣,根本没敢拿出来。”

虽然被冻得够呛,但是Zoey遇到不少热心“供暖”的本地人。“早市摊上,一起排队的大姨嘱咐老板‘这孩子太瘦了,多给俺们盛点儿。去洗澡,旁边阿姨看我抓着浴巾不好意思脱衣服,拍拍我后背,说:‘孩儿你脱你的,我替你挡着,不让别人盯着你看。去横道河子的车上也是,我刚做出要举高行李箱的姿势,旁边一个大哥理所当然地接过我的箱子举了上去,还嘱咐我多穿点,得戴围巾。”这一波来自陌生人的关爱,让工作六年的Zoey,感受到被照顾的感觉。

不光哈尔滨人管南方人叫宝宝,就连南方人自己来了哈尔滨,也找到了一种当宝宝的快乐。 冰雪大世界里跳兔子舞开火车,几乎和20年前的小学大课间一模一样。 “冰上漂移”用的是轮胎,人坐在里面,被拉着一顿“离心转”。 大滑梯、小冰车,这些本地人哄小孩的招式,几乎已经成了每个游客必打卡的项目。

2

2023年年初是淄博,后来是日照,然后大家又去许昌集体打卡胖东来。到了年尾,有人说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越过了山海关。

寒冷的空气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有人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雪;也有人在这里,见到了自己搓澡后光洁如新的“波棱盖”;还有人吃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铁锅炖大鹅,“外面漫天大雪,锅里咕嘟咕嘟,揭开锅盖的那一刻,透过雾气,我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到了东北。”

除了冷带来的新鲜体感,剔透的冰雪仿佛模糊了哈尔滨和欧洲的地理壁垒。

中央大街上的俄式建筑、索菲亚教堂的绿色圆顶在雪的覆盖下,和莫斯科的气质如出一辙。

在哈尔滨逛一天,你会发现,这地方一切洋气的东西,都会被哈尔滨人的热情消解掉:洗浴中心装修得像城堡一样富丽堂皇,阿姨还是张口就喊你“丫蛋儿”;中央大街的露台上有人表演萨克斯、拉手风琴,气氛烘托得像个欧洲古城,但拐个弯卖的奶油冰棍才五块钱,比北京地铁站的矿泉水都便宜。

3

到了哈尔滨,从物价到人和人的关系,总让人有种回了老家的错觉,而没来哈尔滨的网友,则把这里称为“素未谋面的老家”。

小赵从广东来哈尔滨,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十四块钱的自助盒饭,管饱,“感觉像回到了初中食堂。”

走到哪儿就被陌生人夸到哪儿,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朋友每天走在路上,都跟开屏的孔雀一样自信。

哈尔滨人,好像看谁都像自己家孩子,总是夸着、宠着、保护着。把来玩的外乡人,都看作返乡的孩子,哈尔滨不像要当旅游城市,倒像是致力于成为全中国的精神故乡。

好多饭店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餐食,报暗号“单人套餐”即可用餐。

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具体的人,都试图给外乡人提供一些安心。“别怕,你就当回家了。”对来此的游客而言,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才让人深感抚慰。

交通和时间成本,无疑拉高了哈尔滨旅游业的门槛。这儿的旅行旺季每年至多 3 个月,雪一化,冰雕雪雕一消失,游客吞吐量绝无可能维持在像现在一样的高峰。 哈尔滨很清楚,自己的“网红”地位很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但即便流量是一次性的,这些游客也可能不会山水迢迢来第二次,它还是不希望抱着割茬韭菜的心态糊弄过去。希望来家做客的“小孩”走的时候都高兴,希望每个人下次说起这里都能竖起大拇指,这也算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最朴实的虚荣心了。

猜你喜欢

哈尔滨人南方人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艺术作品
下雪后北方人的快乐,南方人不懂
作品赏析(1)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Making Use of Facilitative Teaching and CLT in SeniorMiddle School English Courses in China
没有一个南方人在聊天中用对过“您”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