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发展如何“解困”
2024-05-11李悦
李悦
自3月28日启动发售,小米SU7成为时下汽车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不断拉高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好感度”,同时也将新能源车险再次推到聚光灯下。
续保成消费者“痛点”
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国产新能源车发展迅速,不仅价格越来越“亲民”,设计、性能和配置也越来越高,“虽然电车的续航和寿命都不如油车,但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家里考虑最多的还是安全性和充电,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问题”。
刘女士所说的“后期成本”中,便包含了车险一项。据悉,小米汽车车险首年价格在6000-8000元之间。根据小米SU7车主晒出的保险方案,基础版保费6638元,包含交强险、商业险以及驾乘意外险;尊享版7036元,差别主要体现在第三者责任险等项目的保额上。针对“保险费用和50多万油车接近”的问题,小米汽车也作出回应称,新能源车专属条款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因此,保费价格不能简单只通过车价进行比较。
事实上,保费高、续保难,是目前新能源车主面临的普遍问题。相关机构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
“我的车开了两年,第一年保险6000多,第二年谈到4500元,今年各家保险公司给我报价普遍6500元往上,可我两年都没出过险,这价格也太贵了。”消费者王先生表示,对比朋友的油车,自己的车险明显贵得多,“油钱是省了,保费却上去了。而且,我这还算公里数少能续保的,听说有的车主因为年行驶里程超过2万公里,被保险公司归类‘网约车,连续保都续不上”。
“不少网约运营车未按运营车辆投保,拉高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而新能源营运车辆的出险率更比燃油營运车辆的出险率高出两倍多。
车企入局,促“充分竞争”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车险已经成为各家财险的“业务增长点”。但与业务规模形成反差的是,险企承保新能源车险普遍亏损,车均保费高并没有让保险公司从中获利。
太平洋财产保险总经理曾义曾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非常高,甚至要高于燃油车接近一倍,种种因素导致成本存在一定压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配件价值高、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短缺,其与燃油车在驱动原理、零部件布局、维修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差异,险企在此领域缺乏议价权;另一方面,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险企并不掌握车内数据,定损往往需要以车企的判定为准,因而也显得相当被动,这都在无形中使险企的赔付增多。”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关注新能源车险。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向各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各有关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不得在签订交强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签订商业保险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条件;大型财险公司要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承保新能源车商业保险,确保实现愿保尽保,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此外,《通知》还提出,各财险公司要对系统内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尽管面对诸多发展难题,行业仍对新能源车险这片“蓝海”充满期待。“更懂新能源”的新能源车企也跃跃欲试,纷纷涉足车险领域。2018年,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2022年,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22年,理想汽车通过旗下子公司受让一家保险经纪公司100%股权;2023年,“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车企入局会带来新气象吗?车车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认为,车企对新能源车的技术、风险、性能等情况更了解,也更专业,车企选择经营车险,不仅可以获得前端的保险销售收入,更可以将保险作为连接用户的重要抓手,获得售后产值、配件销售、车辆维修等服务的利润增长。但业内人士也表示,车企入局保险行业存在牌照资质、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网点布局等壁垒限制。
如何破解新能源车保险“两难”,引导新能源车险走向“规范化”仍是短时间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新能源车企在追求造车与车险深度捆绑“双赢”的同时,更要全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推动降低车险赔付率,促进行业“车安全,保费低”的良性循环。此外,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