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昆:让千年的羌笛声传向更远的未来
2024-05-11赵昆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5期
作为古老羌族的代表乐器,羌笛已经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赵昆被羌笛强大的生命力所吸引,在很小的时候便跟随家人学习吹奏羌笛,年纪再大些又开始接触羌笛制作。羌笛也成为赵昆人生中的重要关键词。
作为非遗传承人,赵昆始终坚持羌笛制作的手工艺传承。他还专程到北川,拜羌族水磨漆艺非遗传承人朱红志为师,学习羌族水磨漆艺,想要将水磨漆艺运用到羌笛制作上。赵昆说,2000多年的羌笛发展传承史教会他虚心进取,“羌笛也是一直吸收、一直改进才流传到今天”。
多年来,赵昆一直坚持參加茂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的工作。他还组织各级非遗传承人承办了多期由茂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的“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培训班。初期,“招生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即使是免费,大家也不愿意来。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比学生还多些。”
这些年赵昆经历了举办公益培训班无人问津、上山采竹迷路、做网店推广羌笛却因不熟悉规则被“封”,但他却始终坚持羌笛演奏的创新发展、羌笛制作的手工艺传承与羌笛文化的整理保护。他对学生说:“对于羌笛,不仅要学习演奏技巧,更要学习传承的精神。踏进这个大门,你会发现这些宝贵的遗产永远学不完,永远都有新惊喜。”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12月19日)
◆素材解读
1.传承与创新。作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赵昆走进学校、开设培训班、做网店推广,不仅传承了这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艺和制作工艺,还在不断的创新中让千年的羌笛声传向了更远的未来。
2.责任与担当。赵昆在父辈们的羌笛声中长大,义无反顾地扛起非遗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他耐得了寂寞、吃得了苦,在传承、创新、传播羌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始终热情饱满,续写着羌笛嘹亮而悠长的史诗。
◆适用话题
文化传承 探索创新 责任担当 虚心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