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能力归纳法教学模式在影像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0段鲁婧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2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教学模式

【摘要】 临床上,护理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临床实践、指导培训、循证与科研、协作能力和决策力这5个方面。在教学中,基于五大护理核心能力采用归纳法教学模式将知识分门归类,从各个纬度进行教学,将知识点形成网络串联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五大核心能力,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和护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归纳法教学模式注重教与学两方面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助于找到各类护理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归纳法教学模式实现护理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提升五大核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对影像护理实践的兴趣,为临床影像护理教学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ITM教学法;临床护理教学;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影像教学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2-0007-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G712

作者简介:段鲁婧,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DOI:10.19435/j.1672-1721.2024.12.003

现阶段我国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1],更需要临床影像护理教学的专业人才[2]。影像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反应迅速、有效,在诊疗过程中没有时间开展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影像护理教学的开展[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摸索。常用的护理教学模式包括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小组合作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等,这些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不容忽视[4-5]。影像科护理教学研究较少,目前对影像护理教学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护理核心能力包括临床实践、指导培训、循证与科研、协作能力和决策力5个维度[6],如何从这5个维度来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还需进一步探索。归纳法教学模式(inductive teaching method,ITM)[7]按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门归类,从不同维度进行教学,将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串联在一起[8]。ITM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上仅有少量报道,有学者阐述了该模式在中医内科[9]、中药化学[10]和胚胎学[11]等方面的教学情况。将五大核心护理能力融入ITM影像护理教学模式当中,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ITM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串联、比较,让枯燥和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简明、扼要。

1 ITM模式在影像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1 ITM教学模式在碘造影剂过敏护理中的应用

碘造影剂过敏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部分患者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出现生命危险[12]。这是影像科护理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碘造影剂过敏根据过敏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反应,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抽象,可能会出现分类不准确或无法分类的情况。按照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累及部分进行归纳,碘造影剂过敏分为3种:(1)过敏样反应,比如荨麻疹、鼻充血、结膜炎、红斑等;(2)呼吸系统反应,比如颜面部水肿、咽喉发紧、哮鸣音、支气管痉挛、缺氧后紫绀、呼吸困难等;(3)循环系统反应,比如低血压、心动过速。面对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多种异常症状,采用ITM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和条理化。因此,教师在讲解碘造影剂过敏时,可根据疾病的特点,按照相应的机制和部位进行阐述说明,然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最终形成知识链,有助于记忆。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指导培训、协作能力和决策力等4种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在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反应迅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而按ITM归纳方法可以有效地牢记众多知识点,提升护理人员的指导培训能力。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诊疗需要团队协助,这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协作能力和现场决策力。

1.2 ITM教学模式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留置针静脉穿刺是影像护理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是考验护理人员技术、耐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重要一环[13]。影像科留置针静脉穿刺的特点是:(1)因检查所需造影剂流速较快,留置针直径较大,穿刺难度大;(2)工作量非常大,增强检查的病人都需要进行静脉穿刺;(3)工作环境比较嘈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心理压力;(4)肿瘤患者较多,部分患者血管条件极差,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影像科留置针静脉穿刺的特点,在ITM教学模式下,将静脉留置针穿刺要点归纳为4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2)扎止血带的位置要适当;(3)患

者握拳的方法要适当;(4)选择部分代偿扩张的小静脉。这些细节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动手能力。显而易见,留置针静脉穿刺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而正确的方法和大量的临床实践又有利于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不仅如此,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找到提升穿刺成功率的护理循证证据,发现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这无疑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养。

1.3 ITM教学模式在造影剂外渗处理中的应用

造影剂外渗是增强CT扫描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肢体障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14]。因此,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的教学至关重要。根据临床经验,在ITM教学模式下,归纳造影剂外渗的发生原因为:(1)患者原因。患者血管弹性差难以承受较大的压力,患者对造影认知不足。(2)参数设置不当。不正确的设置压力和时间可能造成造影剂外渗。(3)操作不当。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当、观察不到位等。ITM教学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ITM教学模式有效获取相关知识点,也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关于造影剂外渗循证护理的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層次医院和护理单元,多中心、多层次、长时间纬度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如果开展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必将更大程度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4 ITM教学模式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

giography,CTA)作为无创性冠心病检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补充。冠状动脉CTA的临床价值非常显著,其护理也十分重要,正确的护理是检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按照冠状动脉CTA护理的常规要求,使用ITM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归纳为:(1)评估核对。阅读申请单,核对患者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状态,详细询问病史。(2)心率准备。患者到达检查室先静息10~15 min后测心率。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内,Revolution CT对心率快慢不做特殊要求,如果心率不符合检查要求,则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β受体阻滞药降低心率和(或)稳定心律。(3)设计体位。协助技师摆放患者体位,两臂上举,体位舒适。(4)检查前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检查目的、心率准备和呼吸配合的重要性,尽量减少紧张、恐惧心理而导致的心率加快。(5)心电监测。根据检查要求正确连接电极片,确认信号清晰,将患者心率控制在理想状态,心电图不受呼吸运动和床板移动影响。(6)呼吸训练。协助技师训练患者的呼吸和屏气,观察患者可稳定大约5 s的屏气时间及屏气后心率和心律变化规律。(7)高压注射器管理。连接高压注射器管道,试注水,做到“一看二摸三感觉四询问”,确保高压注射器、血管通畅。(8)检查中心理护理。再次告知患者检查注意事项以及推药时的身体感觉,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高度紧张的患者,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话筒给予安慰,鼓励患者配合完成检查。(9)观察渗漏。动态观察增强图像对比剂进入情况,及时发现渗漏。冠状动脉CTA对护理要求较高,可以显著增强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冠状动脉CTA的成功与否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护理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可以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找出护理方面最重要的环节。冠状动脉CTA检查也需要护理人员与技师相互协作,增强护理人员的协作能力。

1.5 ITM教學模式在PET-CT护理中的应用

PET-CT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放射性显影剂为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护理也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复杂[15]。按照实际使用规范、流程和临床护理要求,依据ITM教学模式将复杂的知识点归纳为以下几部分:(1)检查前,包括检测血糖、饮食指导、药物指导、排除禁忌证、查看相应报告并预约具体时间;(2)检查中,包括采集病史(尤其是既往史),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药量,去除金属物体,严格按照放射性药物管理办法注射药物和处理残余药物,密切观察患者,如有不适立即处理;(3)检查后,指导病人尽快合理排尽体内放射性物质,预防放射性药物造成的二次污染。这类知识点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与协作能力。PET-CT护理中静脉穿刺、放射性药物的处理等均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16]。另一方面,PET-CT检查需要多个医护人员相互协作,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协作能力。

1.6 ITM教学模式在静脉肾盂造影护理中的应用

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显示全尿路病变的检查方法。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首先静脉注射含碘显影剂,显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到尿路,使整个尿路显像[17]。使用ITM教学模式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复杂的知识点归纳如下:(1)检查前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评估患者是否完成相关检查前准备,比如饮食、肠道准备;针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心理护理,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的必需物品是否已经准备妥当。(2)检查中护理。如果有检查适应证,则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3)检查后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如有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参考前述碘造影剂过敏的护理方法。建议患者多喝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1.7 ITM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检查护理中的应用

核医学检查具有简单、安全等较多优点,在临床诊疗中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系统的各类功能检查。最常见的应用包括体外脏器显像、功能测定,例如核医学骨显像、肾动态显像、甲状腺显像等[18]。在ITM教学模式下,核医学检查复杂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以下几部分:(1)检查前护理。根据不同的检查需要,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药物,3 d禁止使用含碘类药物,合理补充液体,避免出现放射性药物过早或过迟地排泄。与患者沟通正确的饮食方法以及检查前的饮食准备。(2)检查中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神志、精神、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则立即进入相关应急预案流程。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严格使用放射防护设备,遵守相关放射防护原则。放射性垃圾放置于特殊的放射性污染物垃圾箱中,回收相关放射性药物。(3)检查后护理。检查完毕后,将患者转入隔离观察病房,加快患者体内放射性药物的代谢,加强心理护理。使用ITM教学模式,可以按照检查流程厘清这些知识点,让护理人员快速掌握相关护理要点,提升护理人员核医学检查的能力。其中放射性药物的处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各类放射性药物均有不同的特点和剂量,可以通过归纳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基于护理核心能力的ITM教学模式的优势

护理核心能力对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这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所有难懂晦涩的知识点,通过ITM教学模式使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点变得有规律可循。基于护理核心能力的ITM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方面优势。

2.1 注重教与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ITM教学模式围绕临床实践、指导培训、循证与科研、协作能力和决策力这5个方面培养护理人员,立足于临床实践,打好临床基本功;着眼于指导培训,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分类化,易于教学和带教;提升循证护理在护理中的地位,多维度地增强护理水平;聚焦协作能力的培养,当下各专科呈现出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趋势,只有提高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决策力的培养有助于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生命时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2.2 帮助学生发现各类护理方法的逻辑关系

在不断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根据护理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按照5个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针对各护理要点运用ITM模式教学,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护理人员首先记忆“因”,然后再根据“因”延伸至“果”,这样可激发其创新意识。例如,留置针静脉穿刺和造影剂外渗可能为因果关系,因此,掌握了留置针静脉穿刺的要点和原理就更容易理解造影剂外渗的处理要点。

2.3 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护理人员系统地学习不同知识点的过程中,ITM教学模式强调尊重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个性想法,倾听护理人员的阐述,引导护理人员纠正自己的错误,继而使护理人员更加积极地去参与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ITM教学法,能从多个维度吸引护理人员的注意力,调整教学氛围,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在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诊疗教学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进行对比,让护理人员主动找出二者的异同点。这样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寻找异同点的过程中主动记忆枯燥、难记的知识点,让他们克服学习护理要点的恐惧心理。

2.4 增强创新能力

ITM教学模式可显著增强护理人员的创新力。(1)创新意识的培养。ITM教学模式提倡创新化的教学,每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归纳出不同的知识网络,每位护理人员都可以在这个知识网络上具体延伸,最后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2)创新思维的培养。ITM教学模式注重护理人员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创新思维也是提升护理核心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

3 结束语

临床护理是较为复杂的学科,而影像科护理又有其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临床护理经验。但当下护理师资特别短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的教学模式很难大面积推广。随着社会对医护人员要求的提升,医、护、患三方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护理课程极多,內容丰富,护理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学习新知识却忘记以往章节知识点的情况。鉴于此,需要临床带教或理论授课时予以归纳,并不断总结前面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从不同维度整体上把握和串联相关知识点。考虑到五大核心能力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学实践显示,恰当运用护理理论课ITM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五大核心能力,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实际操作时还可以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去不断完善和改进ITM教学模式,并拓展至其他护理学科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李雨露,孔瑞雪,闫春梅.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46-49.

[2] 李冰.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管理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39-240.

[3] 刘兰,王小琳,何晓静,等.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在影像护理实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1,50(17):3053-3055.

[4] 彭淑梅.PBL+C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的应用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167-168.

[5] 易军南,涂丽娟.TBL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9):49-51.

[6] 郭爱敏,侯锦,张倩倩,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2):138-142.

[7] KHAN I A,IFTIKHAR M,HUSSAIN S S,et al.Re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 using inductive teaching method[J].PLoS One,2020,15(6):e0233716.

[8] 田丽,刘桂艳,邱頔.归纳总结法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296-297.

[9] 韩景波,张以昆,王雪松.归纳法在中医内科学发散性思维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1):32-34.

[10] 陈辉,孙彦君,郝志友,等.比较归纳教学法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10):124-125,149.

[11] 陈颖,陈雪,冯愿,等.归纳式、启发式教学法制作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4):299-301.

[12] 何之彦.乳腺CT的禁忌、专用性及其技术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1,19(6):612-616.

[13] 周红菊.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147-149.

[14] 王君芳,杨军.影像学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33-34.

[15] 谭丽贤.护理因素对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9):168.

[16] 陈玲玲.精细化护理与心理安慰用于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3):113-114.

[17] 林峰,闫志豪,张伟予,等.静脉肾盂造影在小儿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应用[J].影像技术,2020,32(6):22-23.

[18] 侯雪舞.全面护理干预在核医学SPECT检查中的实施意义[J].中外医疗,2021,40(19):132-135.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分析及培养路径选择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