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海涛 奇点时刻新纪元序曲

2024-05-10

时尚北京 2024年5期
关键词:张海涛人机艺术家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策展人 张海涛

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我们目睹了一个时代的伟大转变,即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蜕变,从专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演进。这种转变不仅彰显了科技的飞速进步,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乃至艺术表达方式。

谈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GPT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崛起无疑是重要一环。它们如同智能的引擎,引领着人工智能不断向前。而2024年,更是被学界誉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元年,预示着未来人工智能将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世界实现更为紧密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是技术的融合,更是精神与肉身的融合,使我们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也让机器感知我们的世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应运而生。此次展览的主题由艺术家张海涛精心构思并策划。拥有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导师、教授等多重身份的张海涛,他深知人机伦理已经成为无法隔离的依存关系。他主张彼此间应互相尊重且融为一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将逐渐拓展到人机合一的关系。这种人机合一,是人机之间的高度依赖,是异质共生的状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潜意识一体化的境界,更是生物智慧(人类)与非生物智能(AI等)高度融合的奇点阶段。

谈及选择与798CUBE作为展览承办方的合作,张海涛表示这是水到渠成的决定。他强调:“798CUBE一直致力于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其前瞻性的定位以及专业的展览策划能力令人瞩目。其国际化的视野与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展览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策划与执行展览的过程中,尽管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如展览主题的前沿性与针对性使得寻找合适的艺术家与作品成为一大难题。但幸运的是,798CUBE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与包容,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顺利完成展览的筹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798CUBE的主办机构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其文化艺术的创新性和运用科技手段表达的理念,与我关注和策展的脉络高度契合。与798CUBE馆长李东妊在一次展览上的相遇,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之后的策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连涛,《一排腿》

《时尚北京》对话“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策展人 张海涛

吕连涛,《嘘!》

《时尚北京》:在当前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您认为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在艺术领域具体有哪些展现?

张海涛:在艺术创作与教育领域,人机交互共创计划已经启动,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从元宇宙艺术领域的虚拟现实、数字人、游戏、加密艺术、混合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艺术的沉浸式互动创作,到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媒介介入绘画、雕塑、装置、动画、游戏、影视艺术等专业创作,再到具身智能的机器人艺术领域的创新,人机共生共创的趋势日益明显。

艺术家们开始运用GPT等技术辅助创作,比如帮助生成机器人方案的造型,或是多媒体剧场的剧本。未来,GPT更有可能成为驱动机器进行计算、感知、认知的“大脑”,甚至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像艺术家一样独立感知社会并进行创作。

人機艺术,作为一种借机喻人或人工智能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机器的视角关注人类社会历史、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同时,它也借助“机器”探讨对未来想象的可能性,反观现实,从而打破了艺术仅描摹和反映现实的传统模式。人机关系的技术呈现和交互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自然人与人工机体的组合;其次,是自然人思维与人工思维的融合;再次,尽管人机在身体层面并未结合,但人类可以通过传感器对人工机体进行控制;此外,人类在创造机器时就已经融入了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本身也是一种人机合一的体现;最后,还有人与人造人、人造动物或人造物体的关系,以及人与数字虚拟人、虚拟世界的关系,甚至人与通过机器与克隆、杂交生物的关系和伦理问题。

《时尚北京》:您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向观众传达哪些核心信息和引发哪些深入思考?同时,您认为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将产生怎样的感受和收获?

许毅博,《透明社会:那一缕光》

张海涛:我们此次展览主要面向两大群体。首先,通过VIP专场和论坛的形式,我们邀请了艺术、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及媒体人,共同探讨未来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发展趋势、其潜在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我们也欢迎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感兴趣的广大公众,旨在让大家了解我们正步入“后科学时代”,科技巨头们正试图以科学力量重塑人类世界的自然规律,并应对由此产生的生态危机。

机器人艺术与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融合,正为文化艺术、版权保护、职业身份以及社会结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希望观众在参观后能反馈他们的思考: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深入思考和预设的问题,因为科学家们也正积极探讨这一议题。

通过此次展览,我们期望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与艺术的交融之美,同时也能够引发他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和反思。

《时尚北京》:在您看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为艺术家带来了哪些新的创作机遇和挑战?您如何看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团队合影

张海涛:科技与艺术,虽看似不同,实则相辅相成。科技具备发现和实证的特性,而艺术则需要无限的想象空间。两者在艺术语言的转换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自现成品艺术崭露头角,当代艺术便愈发注重艺术家的观念与感受,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美学表达。机器人技术不仅能帮助艺术家与观众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实现艺术家、机器人和观众的三位一体,更能解放艺术家,使他们从烦琐的技术工作中抽身,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人文价值的思考中。

人工智能创作的效率之高、资源之广、记忆力之强,确实令人惊叹。普通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在AI面前似乎变得触手可及。然而,对于大师级的人类创造力,尤其是像塞尚、杜尚这样的颠覆性艺术智慧,人工智能目前还难以企及。但值得关注的是,GPT等AI技术已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图片或视频,其速度和质量甚至超越了人类。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该何去何从?我认为,艺术家应更加注重文字方案的提炼,用更具创造力、未来性、独特性的语言来描述新的主题和感受。这样的艺术,才更有可能在AI的浪潮中独树一帜。

同时,人类艺术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史,但不被其所束缚。他们应凭借切身的体验和真挚的情感,创作出具有反思意识的作品,这是AI无法复制的。未来的艺术,将更加注重表达我们敏锐而创造性的观念,而将重复性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交给AI处理。这将是未来艺术和艺术家创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因此,技术与艺术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艺术则赋予了科技更深的意义和内涵。两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时尚北京》:在当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您认为“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这个展览有何重要意义?

张海涛:艺术作品试图表现出AI超越人的身体而延伸出的可能性,尝试挑战与人的主客体性关系。人类只有与机器、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营造人机合一的未来世界。

对“奇点”的研究和探讨已经深入到当今世界未来学、人类学、物理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多个领域。未来人工智能将在经济、文化、军事、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甚至逐渐涉足或取代一些创造性职业。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和规划人机关系的发展,以确保科技进步与人类福祉的和谐统一。

《時尚北京》:您认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将呈现怎样的新趋势和特色?

张海涛:自2010年以来,科技艺术和数字艺术领域展现出了强烈的未来感,无论是展览创作、专业学科教育,还是艺术媒体传播,都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迈进。随着各大美术院校纷纷设立实验艺术学院和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新媒体艺术系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专业下又细分出众多媒介工作室,如影像艺术、新民间艺术、科技艺术、数字媒体、信息艺术、未来媒体艺术等。这些领域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从业者,从而推动了艺术展览的繁荣。此外,艺术区美术馆、画廊以及文旅项目中的公共艺术、商业地产和购物中心等平台,也积极通过展览来扩大影响力,促进旅游和消费,进而构建品牌效应。这种趋势不仅展现了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也预示着艺术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科技媒介的迅猛发展,当代和未来艺术将更加关注社会新型生活方式、伦理和生态等问题。艺术创作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跨界化和科技化的特点,推动艺术现象与思潮不断向前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刘畅,《桌游》

冷培雯,《您好》

参展作品

作者:陈子健,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作品:《后设器官》2022,机械装置,200×200×150厘米作品介绍:整个装置是一个复杂交错的机械系统,通过对于身体数据的捕捉,将数据传递到装置的循环系统之中,通过芯片的控制,带动机械器官的运动,流动在器官之间的数据彼此映射,成了异化状态下的内在逻辑,像是无器官身体,缠绕、交织、共鸣、合奏,重新构建纯净的生命系统,将哲学的诗学与造型的观像融合在一起。

作者:邱宇,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骨节中的异响》2019,3D打印、动力装置、矿物、电子器件、影像等,300×200×120厘米作品介绍:以生物体骨骼和植物内在的动力机构为基础,在不同的机器动力驱使下,这些具有不同生命特征的奇异“骨骼”被重新组装,每个结构具有其内在的几何学特征,并与其他结构发生内在规律的运动关系,在机器驱动的不断运动中生成不同的声音变化。在不同结构的运动中抹平了生物学意义的差异,展示了其内在的活力。

作者:李杭,青年艺术家。本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现工作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作品:《模仿游戏》2022,3D打印材料,铝型材,电脑主机,显示屏,200×400×180厘米(尺寸可变)作品介绍:借助PoseNet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从而学习人类肢体语言的机器人装置艺术作品。作品主体是一个婴儿形态机器人,它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数据集的拓展和算法的迭代,它将跟随观众学会更多的人类肢体语言。这件作品试图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机器智能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

作者:胡森,2023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主要从事雕塑与装置艺术创作,并关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作品:《TA》2023,机械臂、墨、水、影像、卫生用纸、次氯酸钠消毒液等,尺寸可变

作品介绍:意在通过气味与图像表现并放大“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患病时出现记忆消退症状的过程。这个过程将缓慢进行直至意识彻底进入混沌的状态。机械臂成为患者主体,TA反复书写“我”这个文字的行为,是重现患者在患病时不断回忆抓取自己遗失的记忆的过程,被墨水染黑的水讲述最终患者的意识陷入混沌。

作者:苏永健,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唯一获得者。

吟光,跨媒介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导师。

作品:《心术》2 019,气动推杆、气管、传感器、呼吸灯,100×100×130厘米作品介绍:作品以由若干气动推杆、气管和电缆组成的心脏外形为主体,通过推杆的相互配合,试图将机械心脏活体化。当观者将手放置在心率传感器上,人类躯体的心跳数据便和代码驱动的机器心跳产生联结,使机械心脏仿佛拥有能感知情绪的生命体征一般,不断以抽搐和跳动来作以回应。芯片与情感之间的分界线愈渐模糊,编码机器和有灵肉身本质上可能并无矛盾,也无所差别。

作者:徐戈,艺术家。

作品:《另一个无名的亚当(机械版)》2023,综合材料,约40×90×50厘米

作品介绍:徐戈的作品源于他对科学的迷恋,尤其是机械学、物理学以及电子控制。深受欧洲古典自动机艺术的影响,机器的运动方式、发出的声音以及内在的诗意是他所关注的几个方面。当机器褪去功能性之后,其内部包含能够产生运动和模拟生命的机制成为那个让人迷恋的源头。作品展现了一个从诞生那一天便被禁锢在屏幕中的虚拟人物,被装配在一副机械的身体上不停向前行走,喃喃自语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作者: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

作品:《机器人宅》2023,混凝土、聚合物材料、显示器、机械传动组件,50×50×80厘米

作品介绍:机器人终有一日会走进千家万户,我们需要和机器人共享人类空间,甚至专门为机器人设计出“机器人之家”,用于适合机器人特点的日常运作。作品模拟一个机器人正在建造容纳自己的房屋,如同当今时代依靠投喂数据生产内容的人工智能,它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划定边界。

作者:谭淦泉,现研究生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CAS Lab當代艺术与科学实验室成员。

作品:《隐私奏鸣曲》2021,树莓派、光敏树脂、金属、自制发声器、投影仪,170×170×45厘米

作品介绍:装置的主体由五台包裹着异形骨骼的金属机械臂以及自制的声音控制器组成,整体外形塑造成一种有图腾特征的数据生命体。作者把自己的隐私数据作为素材,转化为声音装置的驱动力,从而把隐私的数据通过含蓄的映射方式转化为无序的奏鸣曲,间接反映创作者的行动轨迹和行为模式,也隐喻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隐私透明化的现象。

猜你喜欢

张海涛人机艺术家
人机“翻译员”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隐亲”表妹引发官场升迁血案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 on Dimethyl Ether Synthesized from Coal-based Syngas by One-step Method*
2006年中考作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