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5-09王兆刚
[命题方向]
1.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中国式民主更自信。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意义。
提示:①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从横向和纵向通过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协商民主,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实现社会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有利于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重过程,而且重结果,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和优势,保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够高效解决问题达到“善治”效果。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编制五年立法规划的过程中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提示: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梳理党有关立法工作的要求,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在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中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规划中的积极作用,让代表提议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③向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立法项目,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在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中,使立法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接地气、汇民意。
3. “四下基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宁德“四下基层”的实践是如何坚持人民至上的。
提示:①宣传党的政策,促进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推动惠民政策的实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工作求真务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③整合多方力量,汇聚人民合力,更好造福于民,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④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训练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
①国家权力机关,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
③根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④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根据会议议程认真审议、讨论,碰撞思想、交流看法。从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到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两会向世界发出中国发展进步好声音。这说明(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民民主,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④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突出基层性,最大的优势是离百姓近、和居民亲、深得群众信任,能直接听到最真实的立法民意,把立法的“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将老百姓接地气的立法意见直通人大,打造一座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有温度的“立法直通港”。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
①拓宽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②巩固了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
③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
④提高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人民群众,迈出实干步伐,践行“四下基层”,汲取实践伟力,扛稳属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人民至上”使命担当。坚持“人民至上”是因为(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以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为目标
③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时事热点]
材料一: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从新中国成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到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人大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审议,政协界别协商会议、大会发言……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根据会议议程认真审议、讨论,碰撞思想、交流看法。从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到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全国两会向世界发出中国发展进步好声音。全国两会倾听民意、汇聚民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心,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确定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材料二:2023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部署立法规划实施工作。为编制出台高质量的五年立法规划,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立法规划编制工作,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周密部署安排,着力提高立法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梳理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立法工作的指示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重大战略部署涉及的立法需求,相关领域规划等中央文件明确提出的立法项目;梳理研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有关座谈会、论证会,充分发挥代表在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专门向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立法项目,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使立法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接地气、汇民意。
材料三:人民网2023年11月3 日消息 近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当年,
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多年来,宁德始终积极践行这一工作方法。近三年,紧紧围绕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宣讲小分队180多支,宣传宣讲4万多场次。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更新发布25类3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轮流到信访部门接访群众,2022年接待群众2812批6172人次,推动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184件,化解矛盾纠纷117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