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理论及实证
2024-05-09孟昊芸陈冰洁
孟昊芸 陈冰洁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
引 言
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扩大内需是面对复杂外部市场环境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优势选择[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居民消费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3],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驱动作用。我国城乡发展具有二元性特征,在全面脱贫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问题仍旧存在[4],这也反映出城乡居民的福利差异。织密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是破解居民消费差距的关键。探索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有效路径,对提升居民幸福感、均衡社会福利、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广义的流通业覆盖了社会所有的商品贸易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框架体系下,流通业的含义被细化为通过改变资源禀赋的地区分配,有效地在生产部门与消费部门间搭建桥梁,以促进社会资源交换、引导社会生产和实现价值转移的高水平媒介[5]。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平衡城乡间的比较优势,改变居民消费方式,重塑城乡二元结构[4]。受数字经济影响,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对传统流通业的运输环节和生命周期都产生积极影响。伴随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流通业的深度融合,流通业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资源置换与社会生产降本增效的目标[6]。流通业智能化缓解了传统流通业由于基础设施结构性落后、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等原因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帮助流通业脱离传统发展的桎梏和约束,同时优化了产业链中生产商、流通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居民的消费渠道和范围,丰富了居民的消费种类和方式。
消费差距不仅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居民福利与社会公平[7]。流通业畅通了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循环渠道,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相较于城镇居民消费,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更突出的促进作用。流通业的扩张与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平衡区域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关键的依托作用[8]。流通业的集聚对城乡居民的物质消费差距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城乡居民的精神消费没有显著影响[9],这类差别可能受到传统流通业局限的影响。随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流通业数字化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食品、交通和通信消费中尤为显著[10]。进一步的,流通业智能化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缓解了城乡二元性结构造成的生产及居民消费差距,进而平衡了城乡福利[11]。
然而,现有关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流通产业,如基于出行可达性、高铁开通、城市交通等因素[12,13]分析基础设施建设或通勤成本对城乡消费造成的影响[14,15],缺乏流通业智能化层面的分析。本文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从流通业智能化角度切入,不仅契合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也丰富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演化趋势,量化比较不同时间及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差异,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共同探索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为提升居民效用水平、缓解城乡福利差异、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及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流通业通过畅通城乡间资源禀赋与产品的运输渠道增进城乡居民福利。农村地区的要素资源、劳动力及农产品通过流通业流向城镇地区,城镇地区的精加工产品通过流通业流入农村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改善流通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来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提升劳动力的交换效率,促进城乡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放松农村居民的消费约束,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流通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居民的收入预期,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缓解了居民的消费约束[16]; 另外,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数字经济普及,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根据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实现有效的社会分工[17],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促进当地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样有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业智能化转型不仅优化了城乡基础设施布局,还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问题,为禀赋的帕累托最优创造运输条件,为消费升级带来新的机遇[18]。据此,提出假设H1:
H1: 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流通业在市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占有先导性地位。数字经济背景下,流通业智能化对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机制可以从三部分展开。在宏观层面,互联网的普及与在市场交易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电子商务的销售份额,便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有助于打破城乡间消费的信息壁垒,降低城乡间居民的消费差距[19]。流通业智能化的推进打破了城乡间原有的孤立状态,降低了由于地理因素造成的运输门槛,有利于电子商务业务的推广与发展。流通业智能化为电子商务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了城乡间的运输壁垒。实时的运输信息及生动的产品介绍也有效提升了商户及消费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扩展了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通过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在线服务,供给端可以快速抓取用户的消费需求,提升商户及消费者的交流效率,快速增加用户流量,推动消费者网络购物习惯的形成和消费意愿的提升[20]。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的搜索频次、降低市场的搜索成本和降低消费市场的零售价格[21]有效提升城乡间消费产品交互效率。进一步的,电子商务在市场中的推广打破了消费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有助于农产品销售及农民福利的提升,也有助于扩展农村居民的消费边界[22]。据此,提出假设H2a:
H2a: 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在中观层面,流通业智能化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开拓城乡消费边界,进而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者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产与销售平台,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流通业智能化为产品运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产品展示、订单管理、营销推广和物流配送等环节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有利于打造农村地区的本土品牌,推动农村地区产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的,通过智能制造、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等手段,农村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逐渐增加,产业结构逐步改善。此外,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有助于农村地区的旅游等服务业务质量提升,吸引更多城镇居民前往农村消费,有助于农村地区服务业发展,敦促乡村振兴的落实与推进。流通业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和运输效率,也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有利于农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影响了投资预期,对消费产生连带影响[23]。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消费示范效应对农村消费支出产生影响,进而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据此,提出假设H2b:
H2b: 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在微观层面,根据经典消费需求理论,收入禀赋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支出约束,是影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24]。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高度相关,且居民的收入差距作用于消费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作用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25]。除地域差异外,在生存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也有波动。相较于暂时的收入冲击,持续性的收入冲击带来的消费反应更明显,同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该结果通过了跨期消费选择模型的检验[26]。流通业智能化的推进与普及改变了资本及劳动力的生产边界[27],在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流通业发展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45],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扩大产品的服务范围。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改进农村零售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提供更多便利的消费渠道和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购物体验,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据此,提出假设H2c:
H2c: 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选取与测度
(1) 被解释变量: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tlc)。参考刘向东等[8]的研究,使用泰尔指数衡量我国不同省(区、市)间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程度。
其中,N1t代表t时期城镇人口数量,N2t代表t时期农村人口数量,Nt表示t时期人口总数。C1t表示t时期城镇总消费,C2t代表t时期农村总消费,Ct表示t时期消费总数。为更直观地衡量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消费的不平等状况,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以城镇人均消费支出的对数(cityconsume)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对数(ruralconsume)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结果协同分析。
(2) 解释变量: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指数(tran)。考虑数据可得性,借鉴Meng 等(2022)[6]的指标构建方法,从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4 个层面构建流通业智能化水平指标。为得到客观且有效的权重,采用全局熵值法拟合流通业智能化指数。
表1 流通业智能化指标构建
(3) 机制变量: 宏观层面,采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ecom)代表线上消费占市场消费的份额。选取《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发布的数据衡量[20]。在中观层面,采用区域产业结构水平(ind)衡量地区产业发展的动态效果,使用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8]。在微观层面,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theil)刻画城乡居民的收入约束,采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的差异。
(4) 控制变量: 为缓解遗漏变量问题对模型造成的影响,在模型中添加以下控制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lod):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消费创造环境,使用各地区人均GDP 的对数表示;价格水平(price): 使用各省(区、市)的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 对外开放程度(open): 作为衡量商贸流通的常见指标,使用省域进出口量占地区GDP 的比例衡量; 城镇化比率(urban): 使用各省(区、市)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老龄化水平(old): 由于老年人对智能化产品接受程度较低,故将老龄化水平也纳入控制变量中,使用各省(区、市)老年人口抚养比衡量。
2.2 模型构建
基于我国2007~2022 年31 个省(区、市)(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宏观面板数据,建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其中,yit代表省(区、市)i在第t年城镇居民消费的平均支出cityconsumeit,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支出ruralconsumeit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tlcit。tranit代表对应的流通业智能化指数。controlit代表各项控制变量。γ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μi代表个体固定效应,εit表示残差。
为验证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其中,mit代表省(区、市)i在第t年的中介变量,在本文中为: 宏观层面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微观层面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3 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口径的统一性,收集整理了我国2007~2022 年间31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检验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信息产业年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及CSMAR 数据库。在拟合流通业智能化指数时,部分年份的数据缺失,对缺失的数据采取差值法进行填补。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本文所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分析各省(区、市)年度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的均值(mtlc)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各年度全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平均水平演化情况
观测期内全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值持续下降,在2020 年小幅上升,之后恢复下降趋势。整体来看,城乡居民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在不断缩小,城乡消费网络逐步织密,城乡间的消费水平逐渐趋同。
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随时间的变动情况。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值水平演化情况
从3 个主要地区来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差异相对较小。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整体表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接着分析各省(区、市)年度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均值(mtran)随时间的变动情况,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各年度全国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平均水平演化情况
从全国整体来看,2020 年之前,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呈现小幅波动、整体上升的趋势。2020年我国流通业智能化平均发展水平出现了下滑现象,该结果可能受到国际流行病的负向影响,自2020 年起恢复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区域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4。
图4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流通业智能化指数均值演化情况
从图4 可以发现,我国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在各个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最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3.2 基准回归结果
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基准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可以发现,无论是否添加控制变量,智能流通产业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促进作用高于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促进作用,且该结果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流通行业智能化水平的上升会显著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该结果不受控制变量的影响,初步验证了假设H1 的准确性。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究其原因,城镇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常更先进完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普遍,流通业智能化为产品运输提供可靠渠道,可供城镇居民消费的产品范围更丰富、购买方式更便利。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智能化技术的普及面临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城镇地区居民通常接触更多的新技术和消费模式,更容易适应和接受智能化带来的消费变革。农村居民相对较少接触新兴的智能消费方式,对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持保留态度,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这些原因都导致流通业智能化对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影响存在差异。
3.3 稳健性分析
(1) 替换被解释变量。借鉴既有研究,采用平减后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平减后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tlc2)作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替代指标[20],以缓解由于价格波动造成的估计偏误。表4 中列(1) 及列(2) 汇报了替换被解释变量后的结果。结果显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的计算方法后,无论是否添加控制变量,流通业智能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5 两阶段回归结果
(2) 剔除直辖市。在财政分权层面,由于我国的直辖市由中央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其在经济方面占据先发优势,资源禀赋与其他省(区、市)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由于直辖市样本的特殊性而造成的结果误差,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重新进行回归。表4 中列(3) 及列(4) 汇报了剔除直辖市之后的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在剔除了直辖市之后,流通业智能化水平仍然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负向的影响。
(3) 改变样本时间区间。从图3 和图4 可以发现,2020 年我国流通业智能化指数出现了异于往年的下跌趋势。为排除外生冲击在构造流通业智能化指数过程中的影响,从样本中剔除2020 年及之后的样本,再次进行分析及验证,表4 中列(5) 及列(6) 的结果说明,流通业智能化水平仍表现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显著的负向影响。
3.4 内生性分析
为避免由于遗漏变量等因素所造成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结果的估计偏误。根据图3 流通业智能化的时空演化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具有时间趋势,上期发展会影响当期指数。同时,从理论分析,上期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当期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无直接影响,故采用核心解释变量流通业智能化指数的滞后1 期作为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缓解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在考虑内生问题之后,流通业智能化指数仍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3.5 异质性分析
(1) 区域异质性。图2 和图4 的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和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都表现出发展不平衡特征。基于此,分别考虑不同区域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差异性影响,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区域异质性分析
分区域的样本估计结果说明,流通业智能化的发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有缓解效用,但影响效果有所差异。其中,流通业智能化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抑制效果最大,该结果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基数较大有关。东部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小。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居民间的消费差距并不显著; 同时,相关部门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视程度更大,针对性帮扶较多,进一步造成了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2) 时间异质性。宽带网络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在2013 年8 月17 日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有效提升了城镇宽带发展水平,推动了我国城乡智能化协同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和信息消费[29]。因此,本节以“宽带中国” 战略的实施年份为界,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差异化影响。
表7 的结果显示,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前,流通业智能化的系数为-0.006。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流通业智能化的系数上升到-0.017,说明“宽带中国” 战略有效提升了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缓解作用。2013 年后,随着智能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农村逐渐得到普及,农村居民消费的渠道和选择增加,在消费端提升了农村消费。同时,农产品得到更好的宣传,从而推动销售,缓解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约束,从源头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困境。
表7 时间异质性分析
3.6 机制分析
(1) 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在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8 中列(1) 及列(2) 所示。结合基准回归表3 中列(6) 的结果可以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流通业智能化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程中显著的中介因素。电子商务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升级,信息壁垒与地理壁垒逐渐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之缩小。该结果验证了假设H2a 的准确性。
表8 机制检验
(2) 产业结构升级。表8 中列(2) 及列(3)的结果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是流通业智能化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程中显著的中介因素。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消费示范效应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该结果验证了假设H2b 的准确性。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8 中列(5) 及列(6) 的结果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流通业智能化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程中显著的中介变量。结合消费理论,在收入增加时,相应的会提高当期的消费支出,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该结果验证了假设H2c 的准确性。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产业智能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及缓解城乡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和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探索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程度在2007~2022 年间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特征。整体表现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逐年降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逐渐提升的趋势。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该结果具有稳健性及异质性。在区域层面,西部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最大。在时间层面,“宽带中国” 战略的实施加强了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抑制性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能够通过提升电子商务的产业份额、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智能化发展及消费升级要求,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积极推动流通行业智能化转型。流通业智能化可以显著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问题,也是构建城乡智慧流通体系的关键所在。积极响应《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号召,释放农村地区流通工具消费潜力。配合流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农村地区智能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进。
(2) 平衡城乡信息产业及流通体系软、硬件设施建设。鉴于我国城乡具有二元性特征,区域基础设施具有较大差异,造成流通业智能化对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差异化影响。对此,应以“两个确保” 和“十大战略” 为基础,协助农村地区发展。统筹技术及制度创新机制,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进程。
(3) 实行智能流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平衡不同地区流通业智能化的发展水平是我国现阶段流通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鉴于此,应加快推动智能流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考察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及建设所需的用地规模、土地性质和空间位置,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