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周易》对艺术思想理论的影响

2024-05-09郭京雨李岩松

牡丹 2024年6期
关键词:周易宇宙观念

郭京雨 李岩松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讨艺术理论发展的契机。艺术家借鉴《周易》中的宇宙观、伦理观、变化观等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和解读,揭示艺术理论发展的脉络。通过探讨易经中的思想和观念,以及其与艺术的关联,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艺术理论的演进过程,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一、宇宙觀与艺术创作

《周易》中的宇宙观念对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系辞下》指出《周易》之旨:“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框架,以解读宇宙和人类的关系。它主张人类应以天地万物为依据,追求与宇宙的共通性。这一观念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艺术家通过揭示宇宙之道,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塑造出宏大而深邃的艺术形象。

(一)“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人合一,认为人在天地之间,如鱼在水中,人与天地间的万物(包括一切非人事物)同根同源、息息相通,人做一切事情都必须服从天命、顺乎天理,即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力图征服自然。

《周易》宇宙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存,这种思想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在笔者看来,“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艺术中有较为直接的体现。例如,传统园林苏州拙政园,有一个景点名为“与谁同坐轩”。这个轩小到只可以坐一个人,临着湖面。此种设计其实是源于苏轼的一首诗。苏轼在他失意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词,词中有一句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若了解园林主人生平经历,知道“拙政园”名字的由来,便能理解,这个轩设计得如此之小,是源于生命的孤独。山水是帮助治疗心灵的解药。他需要在这个园林里与明月、清风为伴,慰藉内心的孤独,得到心灵的解脱。于是天与人,便在这个小小的轩里完美交融。

同样,在绘画艺术中,中国人重视追求天地之大美与生命的气韵生动,这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王维曾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画家在落笔之前,心中已经有“象”,这一方面的经典例子莫过于郑板桥的“胸有成竹”。对他来说,竹子已经不是纯粹的“眼中之竹”,这一眼前的客体已经融入了主观的感性,成了“心中之竹”。在“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了很大作用。山水画既是画家的生命之气与山水融合的产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

体现。

(二)乾、坤两卦的阳刚与阴柔之美

乾坤两卦在《周易》中代表着天与地、阳与阴,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乾卦代表天,具有阳刚之美;坤卦代表地,具有阴柔之美。乾坤阴阳之美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艺术追求和人文体现。乾坤两卦所蕴含的阴阳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中对阴阳之美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将阳刚与阴柔的美结合起来,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是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

以艺术家何成苗的玉雕作品《乾坤有象》举例,这是一个融合了圆润与古朴特点的玉雕作品,古典而不失现代感。作品体现了《周易》中乾坤二卦的象征意义,包括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同时里面也表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法自然”的理念。《乾坤有象》的创作手法体现了阴阳结合的思想,既掌握了变化和简单,又展现了天地万物之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观者的心灵受到涤荡。

(三)宇宙观下艺术形式之体现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典籍包含了丰富的宇宙观念。根据《周易》核心概念的观点,宇宙是由两个基本原则——阴和阳组成的。阴是指柔弱、负面、消极的能量,阳则是指刚强、积极、正面的能量。在古代,《周易》的宇宙观念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例如,古诗中有对“天地”元素的描写,如陶渊明《饮酒·其三》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山水画中,“山”代表“阳”,“水”代表“阴”,反映了阴阳相生、相互转化的思想。在音乐方面,《周易》的八卦和五行理论也被用来解释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如不同调式代表不同的五行属性。

二、伦理观与艺术教化

《周易》中的伦理观念对古代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周易》认为人应该顺应道义,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观念在古代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艺术作品被视为一种教化工具,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伦理道德观念,引导人们向善、向美。

(一)《周易》的伦理观

首先,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强调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这种伦理观念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准则,促使人们尊重他人的差异,避免产生冲突和矛盾。同时,《周易》认为个人修养非常重要,认为只有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周易》提倡个人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周易》的伦理观并非完全理想化,其也承认在特定情境下需要适应变化、追求合理的调和以求达到最终的和谐。

《周易》强调宇宙之间的天地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共通性。如上文提到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人类和自然界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应该与宇宙和谐共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这种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在《周易》中被视为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的指南,强调了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规范。同时,这些观念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伦理观与艺术教化的共通与融合

艺术教化和伦理观念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教化通过审美、体验和感悟,引导人们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情感、知识和素养。而伦理观念则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强调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和品质。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描绘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将《周易》中的伦理观念传播给观众,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激发观众对和谐社会的认同和追求,使人们深入了解这些伦理观念,从而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变化观与艺术创新

《周易》中的变化观念对古代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一观念激发了古代艺术家的创新意识。艺术家通过感悟变化的规律和节奏,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中,使作品充满生气和活力。

(一)《周易》的变化观

《周易》的变化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一种动态循环,即一切都在周期性的往复之中。这种变化观在《周易》中有很多体现,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固有本性,是事物变化的必然规律,顺应变化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和统一,运动变化的过程则遵循“穷则变”“极则反”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此外,《周易》认为世界是一个储备各种信息的开放系统,而八卦是《周易》哲学的基础,其中每一个卦象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系统中任何一个局部变化都牵动着整个大系统的变化。其中六十四卦是一个大信息系统,每一个卦就是一个小信息系统,是六十四卦大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变爻是原本的三爻中,其中一个爻线由阳变阴或由阴变阳的过程。这种变化可以代表一种状态的转变,也可以表示一种事物的发展和演变。《周易》中的变化观是对宇宙中物质变化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对于理解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二)变化观对艺术创新的影响

首先,在艺术创新过程中,变化观对于引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的意义。《周易》中的变化观认为,宇宙万物皆在不断地变化、演化。这种变化持续不断,永无止境。同样,艺术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演进的领域。从古至今,艺术家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以及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思,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其次,《周易》中的变化观强调了变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周易》认为,变化是推动宇宙演化的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样,艺术也需要不断地变化和创新,才能与时代保持共鸣,满足观众的需求,以及反映社会的变革。艺术家通过独特的创造力和对新颖表达形式的探索,为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意义。

《周易》中的变化观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创新中也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常常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通过对自然美的观察和理解,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同时,艺术也可以成为人类与自然互动、对话的媒介,引发观众对环境、生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周易》中的变化观与艺术创新密切相关。艺术创新需要借鉴《周易》中的变化观,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方式、新的主题和材料,以及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实现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和观念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创作方法,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周易》中艺术思想理论的探究,可以发现其中强调的阴阳平衡、变化与创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观点,《周易》中的艺术思想理论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寶贵的启示和指导。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周易》中艺术思想理论的核心价值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阴阳平衡的思想启示艺术家要在作品中追求整体和谐,达到“中和之美”;变化与创新则鼓励艺术家勇于突破传统束缚,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提醒艺术家要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将自然元素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古代中国艺术理论在《周易》的指导下得以形成和发展,其中的宇宙观、伦理观和变化观念对古代艺术的创作和理论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周易》中艺术思想理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为艺术家们提供智慧的指引。我们需要珍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不断挖掘其深层内涵,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为推动艺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并且深入思考其在现代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哈尔滨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中国'艺术实证传统'之溯源与发展研究”(YQJH2023012)。

作者简介:郭京雨(1999—),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论。

责任编辑   李知展

猜你喜欢

周易宇宙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宇宙第一群
健康观念治疗
甜甜的“蝴蝶茧”
这宇宙
《周易》与《孙子兵法》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