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课程三维属性的探讨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解读

2024-05-09施晓风杨玉华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语文

施晓风 杨玉华

(1.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 济南 250014)

语文教育一直追求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除了要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确立其基本概念及含义之外,还要理清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而形成体系[1]102,这首先需要对语文的学科属性有清晰的认识。着眼于教育对象来讲,智育、德育和美育是语文的三大教育目标,体现了真善美的融合。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有必要理解语文的学科属性,知晓其何以能达成教育目标的本质基础,如此才能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实践。

一般认为,从学科分类的角度讲,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可大致分成三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艺术类。比如数理化等所谓的理科,具有客观理性,问题往往有标准答案,要培养的是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人文领域的课程,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所谓的文科,体现的是价值观层面的主观性。而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则主要着眼于审美体验。这三类课程基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可分别用“对不对”“好不好”和“美不美”来进行概括性评价。而实际上,语文课除了人文性,还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语文学科目标多元,内容复杂,是具有复合功能的学科教育。在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工具性”始终列为语文的基本性质,以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作为目的,这是基于为工作、生活、交际服务的基础运用属性而言的。围绕着语言工具性,语文的内在属性还有哪些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除“语言运用”对应基本的“工具性”之外,语文课程还蕴含着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这三种属性。“思维能力”是理性思维活动,属于科学性的范畴;“文化自信”属于人文性的体现,是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审美创造”则是基于审美体验,是感性活动,属于艺术性领域。不同属性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思维能力基于语文的科学属性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7 条明确指出:“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2]6这里提出了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思维科学体现语文的科学性

思维科学是以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1984 年8 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题为《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的演讲,思维学在国内由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学者们开始对思维展开整体且多侧面的综合性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新的应用点和研究点。思维科学与教育之间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推动了教育教学走向科学化。科学使人们服膺真理,处处遵守科学的法则,使人的生活趋于谨严。

思维通常包括逻辑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3]16-17。其中逻辑思维常常伴随着人的整个思考过程,包括语文在内的任何学科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活动。逻辑思维能力大致包括判断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等,通过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方法”,养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语文思维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方面。理解是理性思维的主要功能,阅读教学要把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突破个体思维品质,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素养的高段竞争力具有创新和决策的水平,这同样需要思维科学的指导才能实现。然而由于逻辑思维的欠缺,往往使人们获得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不能把握,从而导致不能正确掌握理解文本的规律和方法,这与我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有关,所以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被视为写作的核心,反过来写作训练也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中除了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等方法。文通字顺、条理清晰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这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尤其需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发现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语文的科学属性除体现在思维科学之外,还体现在语言科学方面,语言的科学性又与思维科学密切相关。语言与大脑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同步发展的[4]235。“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运用是否确切、朴实、优美、恰当而又动听、得体等各个方面,一般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思维能力水平高低强弱的显著标志。”[5]106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思维活动规律较难寻找。对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考查往往也是高考语文对能力层次的考核实质,考查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利用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言语的能力,建构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科技说明文经常用到逻辑顺序和逻辑概念,要让学生把握科学概念,认识到观察角度的变化;议论文注重逻辑推理和逻辑顺序,讲究逐层深入分析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清论证的逻辑构思,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些都对培养其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帮助。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智育和理性教育的需要

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教育有两大目的观:智育本位和德育本位。语文的科学化即是智育本位的来源之一。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思维品质其实就是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它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等,开发智力对培养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人类素质的高低受到抽象思维的影响,人类智能的分化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析词、文思章法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语文教学也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要培养学生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挖掘生活现象的本质意义,从多角度和深层次去分析问题,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通过思维训练发挥思维科学对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作用。

理性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人类判断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语言是理性思维的元素,理性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高级反映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特征。思维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理性素质的高低,而理性素质恰恰是人类个体素质的本质。一个理性能力较高的人,在认识问题和处理事情时经常有清晰的概念、准确的判断以及严密的推理,此外理性还包括质疑、反驳和辩护。教育是要唤醒人们的理性意识,提高人的理性能力。教学不应是对概念或命题的简单识记,而应是注重概念的分析、判断的理解和推理的训练。[6]217追求理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然而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理性精神常常被静止的知识观念所遮蔽,理性的批判性与公共性往往被权威意识与“霸权”话语所遮蔽,在很多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过分尊重和崇拜已经颠覆了知识背后的理性价值[7]95。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理性的启蒙、反思、应用和批判来发展学生的理性能力,使其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理性自觉的状态,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知,敬畏真理。

二、培养文化自信基于语文的人文属性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2 条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2]6语文何以能承担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这与其人文属性紧密相关。

(一)文化是人文性的体现

广义的文化认为,凡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文化”其实是一种“人化”,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代表的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活方式。正如狄尔泰所说:“在自然科学中,人是旁观者,描述规律;在人文科学中,人是参与者,构建规则。”[8]246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指向理想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在人类活动中融入人的精神思想与智慧,并赋予其人为性的规约,这种上对下或集体对个体的规约具有鲜明的教化意味。同时文化因其覆盖面广,人文性强,可以说所有文化皆与人相关。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人文性的界定就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揭示。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多样化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赫尔德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传统文化。语言具有工具性,记录语言的文字除了是辅助语言交流的工具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造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升华,汉字教育是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重大交集。

文化是人类发挥主体性、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基本上涵盖了全部人类生活的整个世界,因而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在文化中生存发展,在汲取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要保护文化的根基,继承和弘扬好文化成果,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教育的努力[8]250。

(二)语文教育是文化素养教育

文化之“化”本身即是教化。人类文化整体构成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为教育提供了资源、内容、出发点和归宿,而反过来教育又承担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文化传统从各方面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活动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文化传承当作教育本质上的使命,只有做到了“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教育才能完整地实现自身。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特别重视语文的社会教化功能,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语言及其文本展示了民族文化精神,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品德与生活》等课程讲文化与价值观生硬且直白,多是品德教条的灌输,所选文本没有语文课文生动且贴近生活,具有形象性并富于情感,所以语文进行文化及价值观等的教育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效果。传统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写照,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演化和汇集。与历史教材相对客观的叙述不同,语文文本是最好的文化书写载体,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思考所形成的对历史和现实、生活和自然的反映,语文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教材中的文本作品不仅忠实地记载文化,传播文明,而且能紧扣时代,不断丰富发展,其中经典文本的文化传播作用不可忽视。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语文在阅读经典中进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典永不过时,主要是因为它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9]1。与众多阅读文本相比,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学习更多在于其文化育人价值,例如历代文言文经典,肩负着传递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重任,学习了解前人的生活,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

在教材之外,语文教师还可基于文化价值对语文学习材料进行选择,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凝结着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优秀课外作品,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如一系列古代文化经典,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多方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小学阶段可加入一些道德规范类的传统文化作品,初中可选择一些个人修养类的作品,高中则可挑选一些哲学智慧类的材料,分学段给予学生不同的文化教育内容。语文还要引导学生接触当代文化精品,更新个人的文化素质,以开放的心胸吸纳多元文化。

从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来说,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教育中实现。语文始终不应放弃自己的文化使命,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秩序,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促进价值观认同

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了解和认同自身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特色,对其理想、信念、学说等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尊敬与珍惜,产生信任感与自豪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从一出世就沉浸在文化环境中,其价值观念、精神理念及其表达方式,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持久稳定的文化特质。

文化与价值观的共同点在于其主观意识形态上所展现的高度契合性。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暗含着强烈的国家意志,起着引领和规范个人价值行为的作用,体现国家意志与个人行为的统一。鲜明的国家立场和文化特质赋予价值观教育以深切的主体自觉与自我意识[10]51。一个国家的集体价值观总是处于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变革以及政治经济状况等多维关系当中。只有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使其具有清新的文化品位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促其摆正价值心态,兼顾整体利益和自我价值追求,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摆脱西方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成为富有责任心与同情心的社会参与者。

人依赖历史的教化和个体的理性,在后天实现“自我规定”。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文化成长与精神的成长、生命的成长是同步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过于强调实用功能,也不能只着眼于现行目标,而应考虑到教育的延迟性。

三、审美创造基于语文的艺术属性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 条明确指出:“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第9 条还指出:“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2]6-7美育贯穿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是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验与感悟文学的艺术美

语文教学有文学阅读和文化典籍阅读,胡适提出“欣赏我国的文学名著”,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而“阅读和使用古文书籍”,是为了能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在于情感性和形象性,语文教学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与鉴赏来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认知,丰富学生心灵,使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以形成和发展。

相对于认知来讲,语文学习更注重体验和感悟,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文本审美因素的体味。文学作品中有对生活的感受,对自然的吟赞和对人生的感慨,凝聚着生命个体的喜怒哀乐和朋友情、正义感以及爱国心等丰富的情感教育。文学文本比图片更含蓄,展现的空间更广阔,所以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文中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使其不仅获得审美愉悦,还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此外,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能集图片、动画、音乐等多种材料于一体,能使学生得到不同审美层次上的满足,以实现最优化的审美效果。

与英语课不同,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需要向文学选文倾斜,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纳入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而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所以教材编写只需选择地道、真实和典型的语言素材,这就把语文和英语两门同具有语言工具性的课程区分了开来。

审美是一种活动,审美素养是人们在这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受、经验、见识和能力水平。文学艺术具有独特的美,诗歌可以提高人对生活的感悟力,而艺术散文的教学,又能“柔化”学生的思维,实现形象化。文学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充分获得愉悦感,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健康的理想人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进而化解心理问题,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艺术性联系于内在感性世界

艺术有助于人真正领会生命的价值。如果说单纯的科学容易导致人生的机械化和枯燥化,那么艺术则能滋润人生,使人保持生命活力。属于精神层面的审美直指内心世界。美感发生在感性层面,是感性活动中得到的愉悦,而感性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美感不是意志活动的结果,而是出自审美的能力。理性和意识并不直接参与审美活动,美感不是分析、推论出来的,而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体触到的。美感具有普遍性,一切感官的、精神的愉悦都属于审美范畴。

感性素质是一个人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能力,是一种人性力量,是生命质感的外化。它不仅体现在环境的优雅和设计的精美上,能造就一个城市或乡村的魅力,而且也能造就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一个缺乏感性能力的人,对生活环境缺乏美的要求,对周围美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这样很难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在梁启超看来,理性(理解)对人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是感性世界中的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就好像磁力吸铁一般,容不得丝毫躲闪,所以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的教育比起理性的教育(科学的教育),其本身有着更为深远和根本性的意义,而情感教育是离不开艺术的[11]281。

教育不只训练人们的头脑,而且还关注人们的心灵。有关人性本质的深层问题始终是教育最紧要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重视这种个人化的主观感性能力,也不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能力。比如那些顶级的世界品牌,假如没有高级的美学品位和卓越的审美理念,不具有一流的感性素质,是设计不出来的。人的创造性所需要的三个基础:想象、专注和内心自由,都可以在审美艺术教育的感性体验中得到培养。美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产生。专注的态度有助于抵挡一切外来的干扰,摆脱狭隘功利或相互冲突的价值的纷扰,真正进入审美的境地,产生美的体验,使人们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可以说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主要靠的就是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所以文学艺术中的感性体验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对人思想感情上的影响比其他艺术形态更强烈和直接,同时也更深入。

四、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现

语文课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因素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但又相互渗透形成立体化的复杂关系。语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可以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充分体现了话语经验的基本要素,即语用能力、思维品格、审美经验和文化涵养。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感到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类题目难度大,做不好,很可能就是因为理性思维和感性体验跟不上。为什么人们偏爱艺术,除了它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让人体验到充足的自由感,它不像科学的客观理性,答案唯一;也不像人文的主观性,难免诈伪。不同的学科门类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人生体验。

(一)语文课程的三维属性决定其不可替代

ChatGPT 的强大功能恐怕无法取代语文教学中的读背记,那些优美的句子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我们思维的素材,是我们表达的语言,总有一些零时间差的场合,使我们无法借助外力。人工智能无法代替我们感受,无法取代文化赋予人的丰富内涵,人只能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理解、表达、解释个体对生活意义的体悟与实践,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进程中去创造、确认、展现可能的生活,而这些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

理性洞见与感性体验,都依赖于思维养成的正面作用。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发展的今天,培养人的思维,发展智慧显得尤为重要。从整体上说,智慧聚集了人的真善美的全部修养,融通了人的情感与理性,是人类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晶。

(二)语文教育在塑造完整人格上的独特价值

语文的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三维属性对应真、善、美,体现了生活中的客观理性、主观性和感性。知意情三分法明确提出艺术教育(美的教育,情的教育)与道德教育(善的教育,意的教育)、科学教育(真的教育,知的教育)成鼎足之势,科学教育致知,道德教育励志,艺术教育陶情,三者各有不同任务,共同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12]173

里德认为,没有美就没有办法获得真和善。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美比真和善占据更靠前的位置。[8]205德育所注重的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它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旨在弘扬人文精神,以促使学生道德意识的觉醒。如果说我们用理性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那么人文性就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与改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是人在自我立法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文化不是亘古不变的。美育所注重的是语文教育的艺术性,追求审美境界以促使学生自由心灵的建构,它是语文教育的归宿。语文教育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创新性人才,就必须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虽然说教育以传播人类过去的成就为其核心任务,但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审美创造,抑或文化自信的培养,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创新。理想的教育是让所有的才能都得以平均调和发展,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能尽量发挥,以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人。语文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而服务,以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创意、思想和智慧。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