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

2024-05-08江秀杰

考试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评一体化”和大单元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定义、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模式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中地理教育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7-0126-04

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挑战,教育界普遍认为,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授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教育目标从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的品格、能力和综合素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上生物的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的学科。高中地理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意识和对地球家园的责任感。为此,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和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被视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其中,“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单元教学模式则侧重于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整合和开发学习内容,形成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的教学模式。

一、 “教学评一体化”解读

(一)生本化原则为基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而“教学评一体化”正是基于这种“生本化”原则。生本化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要,强调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这一原则下,评价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轨迹,进行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果,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非认知因素。

(二)学评一体化为引

学评一体化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思想,强调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评价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学评一体化的框架下,评价既可以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可以是促進学生深度学习的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学评一体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与学紧密结合

“教学评一体化”使教与学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模式下,教与学不再是独立的、孤立的活动,而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伴随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探索、实践、反思,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策略。在这种教与学紧密结合的环境中,评价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考核,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二、 “教学评一体化”在大单元设计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多元化学习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需求多样,而大单元设计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教学评一体化”在大单元设计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从多个视角、维度和方式探索地理知识。借助大单元设计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教学评一体化”促使学生不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而是跨出传统框架,通过多种资料、案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应用。例如,在研究地理现象时,学生可以结合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更为全面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则为学生提供了及时、多维度的反馈,使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引导学生针对性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将教学、评价和反馈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在大单元设计中,这种引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单元涵盖的内容广泛,但每个学生的兴趣、背景和学习方式都是独特的。“教学评一体化”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和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例如,对于对地质结构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其深入研究某一地质事件,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探究。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为深入的知识体验,还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成长。

(三)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局限于研究空间和位置,还涉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地球系统的工作方式等多个维度。“教学评一体化”在大单元设计中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层次去思考地理现象,从而发散其地理思维。通过多角度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而更加有目的地扩展自己的地理视野,深化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学生不仅要探究气候的形成因素,还要考虑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而“教学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和方向,使其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和拓展。

三、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的教学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其教学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并不熟悉,存在一定的认知和操作障碍。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测试,而“教学评一体化”更注重过程、方法和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评价设计和应用技能。但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培训和教育经历中并未充分接触和掌握这些技能,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难题。此外,面对“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新的教育模式,一些教师可能存在观念上的抵触,认为这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者与现有的教学方法不相符,这些也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二)学生无法结合评价形成学习计划

虽然“教学评一体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如何结合评价形成有效的学习计划仍然是一个问题。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测试,更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和策略的过程。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学习策略、制订学习计划并不清楚,导致评价成为一个单纯的“打分”过程,而非一个有助于学习的过程。原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培训和指导,或者对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背景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评价的认识和利用,使得“教学评一体化”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师生之间有待形成有效沟通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师生之间的沟通并不畅通。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压力、时间限制等原因,难以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因为害怕批评、缺乏自信等,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沟通,或者对教师的反馈产生误解和抵触。为了克服这一挑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师生沟通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的师生交流会、反馈机制、评价研讨会等。

四、 “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项目化教学的作用,正确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与实践性,它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式不同,其主张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场景中,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团队协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鲁教版高二必修二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设计一个以“分析本地区发展差异”为主题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收集并整理关于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本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利用直接收集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运用间接收集法获得更多的参考资料。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访谈、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在项目的最后,学生需要根据所收集和分析的资料,完成一个关于本地区发展差异的报告。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而对教师来说,这个报告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合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建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为教学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进一步拓展了教与学、教与评的维度和空间。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评价服务。对学生来说,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和处理大量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鲁教版高二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教学中,数字化地球仪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教师利用数字化地球仪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通过动态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主查询、分析和推测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从而满足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培养需求。同时,教师在该平台上设计了一系列与气候类型相关的任务和问题,如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推断气候类型、分析不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查询和处理大量的气候数据,还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这可以锻炼学生的数据处理和综合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平台还内置了实时评价功能,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并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实现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

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还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互动、协作的学习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大单元、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等教育理念的实践和落地。(表1)

(三)重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学会自评互评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评价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此外,学生之间互评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团队文化。

例如,在鲁教版高二必修一第五单元《地表环境的特征》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整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然后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以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气候特征分析时,学生需要自行搜集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的气候数据,并进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自主分析这四个城市的气候一致性特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学习水文特征时,学生通过分析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的月均流量数据,发现南方河流月均流量普遍大于北方河流的特点。同时,学生还需要自行搜集和查阅有关地形、植被和土壤的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分析任务后,都需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提供评价标准,并鼓励学生根据标准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分析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錯误,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锻炼了其分析、归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则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五、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核心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持续、主动、有目的的学习习惯。然而,任何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遭遇挑战,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在更多的学科和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昌田.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3(45):133-137.

[2]陈亮.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30):177-179.

[3]刘威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探究教学[J].亚太教育,2023(17):38-40.

[4]易晓敏.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评价任务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8):49-51.

[5]朱伟.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19):72-74.

作者简介:江秀杰(1984~),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沂水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