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2024-05-08孙俊林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国之大者党中央党员干部

摘要:“国之大者”是在回应时代发展大势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时代命题。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对党员干部的高标准要求和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追求。其对党员干部的实践要求在于: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自觉讲政治,强化责任担当;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科学做决策,保持战略定力;对“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主动作为,提高“政治三力”。

关键词:国之大者;党员干部;党中央

中图分类号:D262.3;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001-04

The Formation Logic, Core Essence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s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n Junlin

(School of Marxism,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Abstract:  “The countrys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responding to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romoting the Party s self-revolution. Its core essence is reflected in in all fiel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high standards required f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 in the pursuit of goals that the people yearn for a better life. Its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re: bearing in mind the “the country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consciously stressing politics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hav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position and making scientific decisions to maintain strategic concentration; firmly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the country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a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for political judgment, thinking and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the country s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国之大者”是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产生的核心范畴[1],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2],要求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用心对待党的重大方针,以较强的预见性与主动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变被动局面为主动之势。

一、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形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智慧之中,精准把握了“两个大局”的发展之势,是对党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的精准预测。因而,“国之大者”成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要求,需要党员干部更进一步体悟新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风高浪急和时代发展机遇。

(一)汲取中國古代的治国理政之智

“国之大者”虽然是近几年新提出的概念,但翻开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典籍,不难发现与之相关的描述。如《荀子·王霸》中,“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3]。这句话虽未明确提出“国之大者”的概念,但指出了治国之道与治国之人的选择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还有一些古代学者政要把事关国计民生的军事、礼教、祭祀、人才选拔、法律规定以及民生等大事要事阐释为与“国之大者”相似的表达。如“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4],“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5],“保国之大计,在结民心”[6]。从这些治国理政思想要领可看出,古代君臣在进行重大国事问题时,抓主要矛盾,即注重找到关键领域、核心问题。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国之大者”,正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治国思想和理政策略中得到启示,进而为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提出新要求。

(二)回应“两个大局”的时代发展之势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7]目前,我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社会的主要矛盾尚未解决,民族复兴的进程更是进入关键时期。因此,在国际变局中思考“国之大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抓住事关国家命运的大势,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变局中开新局。

(三)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之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自身建设的兴衰成败与“国之大者”命运与共。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8]在新时代,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并将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党的自我革命与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紧密相连。但是,目前仍存在着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之大者”正是基于党推进自我革命的要求,规范党员干部的职责,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而提出来的。

二、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

“国之大者”是源自中国古代的政治概念,与之相似的表达有“国之大者”“国之大务”“国之大事”。“国之大者”,即国家或影响国家的重大事情或关键难题。具体而言,它指的是那些事关国家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或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要事。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国之大者”,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战略定位,把握好时代发展的大势,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领导,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国之大者”之大在于各领域

“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面对秦岭违建别墅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时首次提出“国之大者”。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着天然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部分党员干部却忽视党中央的指示,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此后,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保护好三江源生态环境。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用长远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与挑战。如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运行压力、农业的发展,这些领域都事关国计民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也是“国之大者”。在清华考察时,他指出,教育为百年大计之本,教育事业向好发展是满足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教育事业也被视为“国之大者”。综上所得,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调研都关涉国家眼下与未来发展的众多领域,都是重大议题与长远之事。因此,“国之大者”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方面,从生态环境保护到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从高质量发展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十四五”规划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个领域都体现着“国之大者”丰富的内涵。

(二)“国之大者”之大在于高站位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10]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了“国之大者”的实践主体是党员干部,并指出党员干部要心怀两个大局,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顶层设计到战略布局,从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需要统筹两个大局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党员干部不能仅局限于具体的工作和自己小范围内的职责,而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解决好各项具体和复杂的工作任务。这也就是“国之大者”所要强调的,立足两个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為人民办好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国之大者”之大在于大责任

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11]的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都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党员干部始终肩负着这份大责任,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由此观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最大的执政底气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只有把为人民谋幸福当作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作为重要责任肩负起来,才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实践要求

如何推进“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12]“政治三力”的提出为提高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指明了实践方向。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始终贯彻党中央精神,真正做到“两个明确”、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使“国之大者”真正成为政治责任,并笃定地落实到实践之中。

(一)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键是自觉讲政治,强化责任担当

“‘国之大者常与政治相联系,这构成了‘国之大者的最根本性特征”[13]。换言之,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其本质上就是要自觉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达到思想、政治和行动上的自觉,同时强化自身的责任担当,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一是党员干部要自觉讲政治。讲政治是准确领悟与把握“国之大者”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要求。在思想上,党员干部要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掌握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做到在指导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在政治上,各级党员干部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二是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帮助人民解决困难,对于党中央的要求要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员干部既要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布局,也要明确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责任,多打大算盘,少打小算盘,要运用好“大与小”的辩证思维,在小事中落实好人民的关键需求,在大事里为人民追求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多谋划;党员干部对工作要求真务实,不打折扣地完成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着重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切实发挥出各项政策的实际效果,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总而言之,党员干部是否心怀“國之大者”,关键要看他们是否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能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且强化责任担当,明晰自己的职责并做出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工作成效。

(二)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关键是科学做决策,保持战略定力

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更需要党员干部以更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是党员干部做决策要保持战略定力。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做到精准预测与全面权衡,进而作出科学有效并符合客观实际发展的可行之策。现阶段,“两个大局”是党中央针对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正确战略研判。在践行“国之大者”时,党员干部要观大局之势,谋全局之域,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进行战略布局,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把握“两个大局”的长期态势,并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审视事关党治国理政和民族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真正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二是党员干部做决策要保持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提到:“年轻干部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14]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对待实际工作产生的问题和工作规划中应当规避的问题。因而,党员干部要立足当前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只有谋长远发展的利益,才能真正把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贯穿起来,从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而言之,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关键是形成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谋长远利益的战略目光,以不变应万变,在“两个大局”的发展变化中,办好中国的事情。

(三)对“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关键是主动作为,提高“政治三力”

各级党员干部不仅要心怀“国之大者”,将其内化于心,而且要主动作为,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提高“政治三力”,将其外化于行。

一是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工作落实是否到位事关党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深度和效度。在“两个大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之下,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党员干部必须把讲政治做到主动内化,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有所作为,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推动重点工作的完成。二是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三力”。党员干部要积极培养“政治三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对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敏锐地做出判断;对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要有高超的领悟力,精准把握其中的核心精神,学熟悟透党中央的文件和政策;要有高效的政治执行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总而言之,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主动作为,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履行自己的职能,不喊口号,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三力”,这样才能让政策落地生效,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持之以恒地推进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前路未有穷期,新的征程上将会迎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不管是来自国外的挑战,还是自身内部的发展压力,都需要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胸怀天下,自觉肩负责任,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党员干部谋大局,谋长远利益,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需要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提高“政治三力”,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只有党员干部心中有“国之大者”,在行动中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在新时代的实干中走向更大的胜利,继而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孟宪生.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原创性贡献[J].党政研究,2022(3):25-35.

[2]赵可金.“国之大者”及其政治逻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6):70-81.

[3]李学勤,叶玉麟.译解荀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20:133.

[4]陈寿.二十五史全书:第2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23.

[5]耿振东.管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169.

[6]刘振远.常用名言警句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12.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7.

[8]黄炎培.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M].北京: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57.

[9]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4-24(1).

[10]本报评论部.心怀“国之大者”,步调一致向前进[N].人民日报,2021-07-06(5).

[11]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N].人民日报,2021-04-28(1).

[12]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1).

[13]刘意.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四重向度[J].长白学刊,2022(4):36-45.

[14]习近平.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N].人民日报,2020-10-11(1).

作者简介:孙俊林(199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国之大者党中央党员干部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习近平强调的“国之大者”是什么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
胸怀“国之大者”把握两个大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把握“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