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优质资源 实施多元互动
2024-05-08娄晓雪
娄晓雪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资源、学生”是组织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其中教师是主导力量,学生是主体力量,资源则是链接两种因素并开展学科活动的实质性支撑。只有在三种基本因素协调共进与相辅相成大背景下,才能收获令人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已不再是“教学成绩或升学情况”,而是积极地转化为以“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为根本。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类优质资源,并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活动方式,不断地“走向、靠拢、亲近”学生群体,才能让有效性教学赢得最优、最大化。
众所周知,学生群体拥有不容置疑且无可替代的“主体学习”地位,这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立教之本。不仅如此,他们的“进步或发展”还是衡量学科活动质效高低大小的上位标准。在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科活动只有围绕“生本学主”这一中心,善于协调“教师、课程资源、学生”三者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赢得“有效性、实质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生本学主”下的有效性课程活动呢?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氛围枯燥
高中面临着高考,教学进度比较快,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有限,往往以老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课堂的氛围较为沉闷,部分老师在高考的压力下,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在课下还会布置大量的作业,以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上部分老师会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部分学生还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抗拒心理,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不全面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模块,有效的评价能够为老师提供教学参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部分老师忽略了教学评价,或者有些老师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没有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感受,完全以成绩为标准,会压抑学生的真实情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即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三)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老师要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知识的发展,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水平,夯实知识基础。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复杂性和抽象性,如忽略了情境的创设,则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部分老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内容,会依照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去画重点知识,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有些老师能够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中也积极创设情境,但是由于自身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不得章法,导致情境的创设与实际的内容之间相脱节,所创设的情境未能为提高教学效率出力,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简析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原则
“有效性教学”是指“高效性教学”,它与通常的“无效或低效”是相对而言的。有效性教学是指在一节课教学或一段时间课程活动后,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目标下能够获得稳中有升、协调良好的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获得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学生是如何获取的”“学生在学习后的态度与情感状况如何”?那么,确保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互动关系原则。首先所谓“教学”,在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实质在于“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其次现代教学观认为,没有“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有教学形式“外衣”,而缺乏实质性交流下发生的是“虚假”教学。所以说有效性教学的首要因素是建立在“双向、平等、理解”下的“互动式”师生关系。二是启发性原则。这种“启发”状态的根本在于是“引导”而不是“牵着”,是“激发”而不是“推着”,是“唤醒”而不是“敲打”。一言以蔽之,“引而不发”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是开展有效性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三是挑战性原则。缺乏“挑战性”因素的教学必然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而缺乏“吸引力”的教学同样缺乏实质意义上的有效性。正因为如此,有效性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挑战性”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否则就会因此而显得毫无意义。
三、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效性教学的根本在于“互动、启发、挑战”等。教师在实際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科活动为支撑,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在努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的同时,不断放大善教乐学效应,进而把学生引向“平等互动、有效启发、不断挑战”的良好发展道路。
(一)善于在“优化设计”中赢得有效性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课堂活动而言,“优化设计”虽然属于“诗外功夫”,却是课堂教学窗口的“前移”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让学与引思”,还是确保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课前预习”优化设计为例,在“集合”内容课堂教学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如下:①了解“集合”数学概念的含义和表示方式;②“子集、全集、补集”相互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③“交集、并集”的含义是什么?是如何运用的?④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这种“预习清单”面向基础概念和实际应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还是引领学习思维和学用结合的“红线”。到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针对部分学生的疑难现象——“交集、并集”,更好地平衡主次活动,最大限度地显现了“让学与引思”。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应集中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上,但与“动态生成”现象并不矛盾,而是要统筹兼顾、相互兼容、相得益彰,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有效性”。
(二)善于在“让学引思”中赢得有效性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这一流传甚远的经典之论深刻揭示了“数学思维”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不仅如此,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力量,课堂是课程活动的“主体”环节,所以说切实打造“让学引思”下的课堂活动,才是实施有效性教学的“重头戏”。以“情境化模式”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地进入教学程序,而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已学勾股定理“c2=a2+b2”是关于“直角三角形”方面的,如果遇到“非直角三角形”时应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呢?或者说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能满足以上结论呢?“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这种提问既具挑战性和考验力,又有启发性和引领力。许多学生自觉主动地借助非直角三角形加以验证,结果发现“此路不通”!就在全班“愤启菲发”状态下,教师在良好期待中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学内容——“余弦定理”。在教学基本内容后,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通过“余弦定理”来同时验证“非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现象,并进行结论性总结。整个过程学生在“大合唱”,“让学引思”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善于在“生活涵养”中赢得有效性教学
“数学与生活是同在现象,它们的外延是永恒相等的。”正因为如此,只有把数学知识及其学科活动投放到“社会生活”大背景下,自觉主动地接受生活元素的涵养与滋润,才能不断地丰富课程内涵,有效地促进学用结合,在增加“广度、宽度、深度、厚度”的同時,从根本上赢得令人期待的“有效性”教学效益。与之相应的是如果远离或者摆脱丰富多元的社会生活元素,不仅因此而逐步陷入“无源无本、镜花水月”枯竭境地,又如何谈得上“有效性教学”呢?以“二项式定理”内容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故作一问:“今天是星期几?”全班应答:“星期二。”教师继续问:“有谁能够快速地推测10天后是星期几?”“星期五。”“那么100天后呢?”部分同学回答是“星期四”。“如果再问一下8100天后又是星期几,谁还能说出来呢?”全班真正地“卡壳”了,情趣和兴致却不由得高涨起来。教师借机描述自己的算法,并由此引出课堂新学内容。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既可不断地放大“善教乐学”效应,又能为教学相长开辟“活水源头”。
(四)善于在“拓展延伸”中赢得有效性教学
“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叶圣陶这一形象生动的“教材例子论”,一方面表明教材资源的经典性和优质性,另一方面说明学科活动应在“深入教材、超越教材”基础上,善于通过“拓展与延伸”等途径和方式,不断地开发并应用各类课程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并实现“有效性”教学活动目标。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相同数学题型,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把从网络资源上下载而来的“教师讲法、实际做法或题目解法”呈现出来,切实有效地拓展数学学习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性思维能力。再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定期不定期地选择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实例,以此引导学生在自主体悟和合作探究中不断地增加“营养”元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易错题、易混题、疑难题”,通过“信息集锦”或“小视频”等形式,适时适量地进行展示,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自我选择、消化反刍。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让同学们把各自积累的“错题集”进行展示,通过“相互吸收、促进分享”,不断地放大教与学效应。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实实在在措施。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上述几个方面为基本抓手,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熟能生巧,才能够在厚积薄发中收获令人期待的有效性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