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现代水网建设初探

2024-05-08杨家香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水网汉江襄阳

杨家香

(湖北省襄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襄阳 441003)

现代水网是利用现有水利工程架构,以现代治水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建设控制性枢纽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形成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水利工程网络[1],实现多元供给、网络联通、调度自如、保障有力的水网体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坚强保障[2]。襄阳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构建系统化、协同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现代水网,对襄阳市筑牢水安全底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现代水网建设的紧迫性

1.1 水资源禀赋有不足

襄阳市有河流985 条,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140 条,除西南部分河流属沮漳河流域外,其他均属汉江流域。境内汉江干流全长195km,流域面积1.7 万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6%。

襄阳市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时程上6—8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左右;地域上山区降水量多于丘陵平原,西南部多于东北部。襄阳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局部地区供需矛盾突出,北部岗地是湖北省有名的“旱包子”,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3]。

1.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短板

襄阳市建有水库1210 座,总库容49.73 亿m3;建有堤防79 条,总长度708.8km,总达标长度438.5km;建有水闸244 座,总过闸流量2914.4m3/s;建有泵站887 座,总装机流量530.1m3/s,装机功率15.6 万kW;建有塘坝51086 处,总容积4.97 亿m3;建有灌排渠系3.7 万km,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7 万hm2。综合供水能力45 亿m3。基本形成“以河道堤防挡水、水库调蓄为主,排涝闸站补充”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蓄引提相结合的水源工程和灌溉体系。

襄阳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短板。堤防达标长度仅为62%,汉江干流防洪保护圈仍不闭合,中小河流与山洪沟治理有薄弱环节,水利工程病险隐患较突出,与新时期防灾减灾“三转变”的新要求有差距。襄阳市是湖北省第一粮食大市和长江流域首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4],粮食主产区的灌溉死角也对粮食生产构成一定威胁。农村地区规模化供水管网覆盖程度还不高,城乡同源同质供水还需要加强。

1.3 智慧水利建设有要求

智慧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须以数字赋能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要求全方位实现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5]。

现有的水雨情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小水库水文信息管理系统、河湖长制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功能单一、应用简单、信息分散,亟须构建智能化的现代水网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襄阳市水利高质量发展。

1.4 绿色安全发展有需求

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市要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更高标准的水安全保障。既要加快补齐汉江干支流防洪短板,夯实水利对重大战略的支撑保障,又要避免因外调水量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造成的水生态损害,为“幸福汉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既要建设与资源环境适配的防洪减灾体系,为“健康汉江”消除安全隐患,又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喝好水、用净水”的新愿景。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新老水问题,需要构建更具韧性、更加系统的现代水网,更高水准保障水安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 现代水网建设思路与总体布局

2.1 建设思路

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水网建设,分析如何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建设具有系统化、协同化、生态化、智能化等特征的现代水网[6]。市级水网建设工作要在国家水网、省级水网主框架下开展,通过自然和人工水系重塑,构建防洪减灾网、供水保障网、水系生态网和智慧管理网,解决水网连通、水网调蓄等实际需求[7]。

2.2 总体布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以自然水系为根基,引水输水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在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基础上,构建由天然的汉江干流为主线,东部的引丹干渠、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和西部的引江补汉工程为支撑的“一纵三横”骨干网,并谋划与之衔接配套的引调水工程和项目,最终形成东西连通、南北互济的水资源宏观调配网络和便捷无忧的供水保障体系,具有“四预”功能的防洪减灾体系,生态保护治理体系。

汉江沿江平原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规划,加强干支流河道堤防整治与岸线保护,打造具有防洪排涝、水源涵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的“百里汉江生态走廊”,营造“幸福汉江”。

东部岗地重点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襄阳段配套工程,结合充蓄水库的联调互济,充分发挥工程的水资源配置效益。结合引丹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水安全支撑粮食生产安全。

西部山地依托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建设,重点推进引江补汉输水沿线受水区配置工程,优化汉江以西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退还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确保山区同网同质供水,同时加强山洪灾害防治,推动绿色融合安全发展。

3 主要建设任务

3.1 筑牢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涝减灾网

推进汉江和重要支流综合整治,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完善汉江干流的防洪保护圈,实施汉江河道崩岸治理工程,加强梯级枢纽工程库岸防护。加快推进唐白河、蛮河等重要支流防洪综合治理,达到行洪通畅、岸线稳固等目标。充分利用襄阳市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机遇,综合采取渗、滞、蓄、排等措施,提高城区排涝能力,并积极探索雨洪资源化利用。

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全面推进小清河、滚河等35 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保证河道泄洪通畅及两岸防洪安全。统筹推进西部山区重点区域山洪沟治理,并提高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群测群防能力。

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孟桥川、西排子河等大中型水库的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任务,消除小型病险水库隐患。加快推进襄东、襄西分蓄洪民垸的布局调整研究,建立健全分蓄洪民垸管理体制机制。

3.2 打造互联互济的供水保障网

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推进三道河大型水库加高扩容,改扩建金盘洞水库,新建潭口二库、草木湾水库等中型水库和堰河、岩头溪等一批保饮水、利灌溉的小型水库,切实提高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的供水保障。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城镇水厂和“千吨万人”农村水厂实施升级改造,扩大供水规模,延伸供水管网,织密跨乡镇、跨村落的集中供水网络,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建设。结合常规水源建设,挖掘已有工程应急备用潜力,完善配套管网。建立应急备用水源运行管护机制,加强日常涵养和保护,确保在突发水安全事件或遭遇特大干旱等非常时期,能够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必要的生产、生态用水,维护社会安定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构建生态宜居的水系生态网

加强水系连通。因地制宜采取河道生态整治、生态引水和撇洪沟建设等措施,实施河湖复苏工程,增加生态环境水量补给,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加快水体流动,提高自净能力,改善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恢复河湖自然生境面貌。

构筑绿色生态走廊。积极推进汉江洲滩、湿地保护项目,构建以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鱼梁洲中央生态岛等为主,以唐白河、襄水河等城镇周边支流为补充的汉江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水鸟栖息地,逐步恢复水生植被,形成滨水生态廊道。

加强水生态保护。统筹山、水、田、林、库、路系统治理,实施分区管理,严格水库岸线管控,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严禁拦库筑汊,实施渔业生态放养,建设人工湿地,涵养保护水源,加强河道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

3.4 建设协同高效的智慧管理网

提升涉水信息感知能力。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完善监测站网体系,加快整合水文、水环境、水生态、水土流失、工程安全、洪涝灾害、水利管理等现有的信息化监测平台,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全要素、全量程监测网络。

搭建智慧水利应用平台。加强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驱动作用[8]。基于现有的河湖长制管理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资源,加快建设大数据服务中心,拓展智慧水利一体化应用,提升资源整合及信息实时处理能力,实现水利业务数字化和业务应用智能化。

扩展水利综合管理系统。围绕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等领域监管要求,增强现代水网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提高水网智能化控制和综合调度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管人、流程化管事、智能化管河湖,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的精细化管理、预测预报与决策支撑能力。

3.5 提供优质普惠的水利公共服务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持续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水利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水行政服务效能。二是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持续开展碧水保卫战,促进河湖长履职尽责常态化,河湖管护规范化。三是培育水市场。探索灌溉用水和区域用水确权,配建计量设施,完善计量体系,开展适宜的水权交易,培育水交易市场。

提升行业能力水平。一是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围绕涉水法律,出台更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地方法规,细化相关部门职责。抓好水利综合执法,完善涉水事项的联合执法体制机制。二是从严审批重要水利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地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健全水利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水利公共服务水平,体现水利造福人民的根本目的[9]。

4 结 语

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水资源禀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及区域发展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襄阳市建设现代水网的紧迫性,阐述了现代水网的建设思路与总体布局,提出了5 大建设任务,以期通过建设集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智慧化调控于一体的现代水网,为襄阳市绿色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规划建设现代水网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做好上与省级水网,下与县级水网的互联互通,周围与相邻区域水网的平行衔接,以便更好地融入国家大水网。二是通盘考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把现代水网与城镇网、农业网、生态网叠加融合,使水网的支撑保障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三是加强水网与水能开发、内河航运等相关行业领域的协同融合,充分发挥水网的纽带作用。四是加强小清河与唐白河省界断面的水质监测,上下游同治,左右岸联动,确保水质安全。

猜你喜欢

水网汉江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汉江春晓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汉江之歌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