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康复六式训练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4-05-07杨尚林林巧婷钟叶蓓李洪亮马思源裴鑫杨小慧杨舟李铁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躯体太极康复

杨尚林 林巧婷 钟叶蓓 李洪亮 马思源 裴鑫 杨小慧 杨舟 李铁浪

1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长沙 410208)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长沙 410007)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疼痛、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对于CFS 的发病机制并未明晰,但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CFS 患者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产生的重要病理环节[1-2],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指标,CFS机体外周血中存在SOD、GSH-Px 活性下降和MDA 含量上升[3-4]的病理改变。现代医学对CFS 并无特效治疗方法,通常以免疫调节剂、营养神经、抗抑郁等对症治疗为主[5],中医认为CFS隶属“虚劳”、“郁证”等范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心脾两虚则气血不足,无法濡养四肢百骸,则周身疲困乏力,同时心脾失养则可能出现精神恍惚、多疑易惊等精神情志症状。研究表明,太极拳能调和阴阳、交通精气,促进气血流通,对缓解疲劳、焦虑抑郁等躯体及精神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6],具有无毒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等优势。本研究观察太极康复六式对CFS 心脾两虚证患者的疲劳、焦虑抑郁等躯体及精神症状的疗效,及对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为探寻CFS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5 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的CFS 心脾两虚证患者60 例,按简单数字随机法以1∶1 比例产生随机序列,按顺序进行编号,装于不透明信封,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本研究获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HNLL-KY-2022-045-01),每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CFS 诊断标准[7]:(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持续6个月或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后疲劳症状不能缓解,活动水平较健康时下降50%;(2)伴随症状具备下列症状中的4 条及以上,持续6 个月及6 个月以上:记忆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咽喉痛;颈部或腋窝部淋巴结触痛;肌痛;多发性非关节炎性关节痛;新出现的头痛;睡眠障碍;劳累后持续不适。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8]中郁证的心脾两虚证制定:主症: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失眠健忘;次症:面色无华、四肢不温、易出虚汗、纳差便溏。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符合两项主症和一项次症,结合舌脉进行确诊。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60 岁;符合CFS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心脾两虚证中医诊断标准;经临床评估合格(对持续、反复疲劳≥6个月患者进行常规体检、精神状态等检查),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疲劳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有原发病可以解释的慢性疲劳者;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痴呆、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妊娠期女性、分娩不足1年者、外科手术不足1年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0 kg/m2的重度肥胖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金属、血液疾病、糖尿病者等;有归脾丸组成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归脾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丸,批准文号:Z43020464)的治疗方式,8 粒/次,隔日2 次,共服用8 周,并嘱患者自行在《受试者日记卡(归脾丸)》中记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太极康复六式功法训练,具体内容包括热身和太极康复。热身是以托天桩为主的呼吸练习;太极康复六式包括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揽雀尾、玉女穿梭及云手。隔日1次,每次30~40 min,每次训练用指脉氧仪测量训练前后心率,并注意准备活动、防跌倒等事项,并在《受试者日记卡(太极康复六式)》中记录。

2.2 评价指标

为了降低相关评价标准的误差,数据分析人员不参与患者的治疗与分组过程,主要负责统计数据资料,并剔除其中遗漏、缺损等数据。

2.2.1 中医症状积分[8]

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失眠等主症按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计分;面色无华、四肢不温、虚汗、纳差等次症按无(0 分)、轻(1 分)、中(2分)、重(3分)计分。评估时间: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随访4周。

2.2.2 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评分[9]

FS-14评分包括14个条目,后6项反映精神疲劳,前8 项反映躯体疲劳,总分越高提示疲劳越严重。评估时间: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随访4周。

2.2.3 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2 h 内离心,3000 r/min 离心15 min。用移液枪采集上层血清置冻存管内,保存在-80℃冰箱中。SOD 活性采用WST-1 法,GSH-Px活性采用比色法,MDA含量采用TBA法(试剂来源于南京建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治疗前及治疗8周。

2.2.4 临床疗效[8]

治愈:治疗后已无乏力,中医症状积分降幅≥95%;显效:治疗后已无乏力,积分降幅≥70%,但<95%;有效:治疗后乏力改善,积分降幅≥30%,但<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未改善,积分降幅<30%。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进行Mann-WhitneyU检验。重复测量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不符合球形假设检验,则行Greenhouse-Geisser 法或Huynh-Feldt 法校正,若时间与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则进行单独效应检验,即组内比较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使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若不存在交互效应,则直接使用主效应检验来评价处理因素的效应。采用Bonferroni 方法对检验水准α=0.05 进行校正后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脱落失访及不良反应

本研究共招募60 例CFS 患者,最终完成58 例,脱落2 例。对照组入组30 例,完成29 例,脱落1 例(在疗程中车祸骨折受伤住院治疗,疗程中断予以脱落)。治疗组入组30例,完成29例,脱落1例(在疗程中妊娠试验阳性,疗程中断予以脱落)。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不满足Mauchly’s 球形假设检验(P<0.05),故需经Greenhouse-Geisser 法或Huynh-Feldt 法校正,结果显示:(1)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92.356,P=0.000),说明时间因素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随着治疗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故需进行单独效应检验;(2)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4.120,P=0.010),说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医症状积分随时间而改变,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4周,治疗4 周与治疗8 周、随访4 周,治疗8 周与随访4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4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04,P=0.000),表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存在差异,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4周、治疗8周及随访4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FS-14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FS-14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S-14 评分满足Mauchly's 球形假设检验(P>0.05),故结果不需校正。结果显示:(1)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48.069,P=0.000;F=16.913,P=0.000),说明时间因素对FS-14(躯体疲劳)评分及FS-14(精神疲劳)评分的影响随着治疗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故需进行单独效应检验;(2)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00,P=0.000;F=3.855,P=0.011),说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FS-14(躯体疲劳)评分及FS-14(精神疲劳)随时间而改变,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S-14(躯体疲劳)评分中,治疗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4周,治疗4周与治疗8周、随访4周,治疗8周与随访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14(精神疲劳)评分中,治疗组内,治疗前与治疗8 周、随访4周,治疗4 周与治疗8 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治疗前与治疗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84,P=0.000;F=7.117,P=0.010),表明两组患者的FS-14(躯体疲劳)评分及FS-14(精神疲劳)评分组间比较有差异,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8 周及随访4周的FS-14(躯体疲劳)评分及FS-14(精神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分)

3.4 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比较

治疗8 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GSH-Px活性升高,MDA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OD 活性较治疗前升高,MDA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比较

3.5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组无效者2 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无效者8 例,总有效率72.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4 讨论

CFS带来的严重躯体和精神疲劳、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全身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引起CFS 患者躯体及精神症状的重要病理环节是氧化应激[1-2]。研究表明,机体长期处于疲劳及焦虑抑郁状态时,外周血中脂质损伤的重要指标MDA 含量升高、抗氧化剂SOD 和GSH-Px活性降低[3,10],SOD和GSH-Px等抗氧化酶能催化O2-最终生成H2O,从而清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同时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11]。MDA 是氧化应激的终末代谢产物,可引起脂质、蛋白质和DNA 等生物大分子发生级联反应,是判定氧化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12]。SOD 和GSH-Px 活性降低会导致ROS过量,从而引起自由基大量堆积,对细胞线粒体造成直接损伤,同时无氧代谢增强,机体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影响ATP合成和代谢,从而出现肌肉疲劳及酸痛等临床表现[13]。此外,SOD、GSH-Px 活性及MDA含量与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认知缺陷等神经精神症状密切相关[3,14],而适量的运动能有效增加机体的抗氧化活性[15]。张舒等[16]研究发现,长期的太极拳训练能加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而本研究中太极康复六式训练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功效,能提升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加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从而缓解躯体和精神疲劳等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CFS 属于“虚劳”、“郁证”等范畴,《类经·疾病类》[17]中提到:“凡劳伤之辨,劳者劳其神气,伤者伤其形体,如喜怒思虑伤心……是皆劳其神气也。饮食失度则伤脾……是皆伤其形体也。”说明疲劳不仅包括饮食起居不慎等导致的躯体疲劳,也包括了情志调摄不畅引起的精神症状。《素问·厥论篇》[18]中提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水谷运化不利,则水谷精微无法布散濡养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所以周身疲倦乏力,肢体运动无力;此外,脾失健运,水液代谢障碍,痰湿流滞经络,阻遏气机,亦可导致头身困重,四肢酸痛。《素问》[18]中提到:“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气推动血液循行脉中,滋养全身,心气不足则无法推动血液输布至全身经脉、筋肉,导致机体疲乏,同时神依赖于心,也是心功能的外在表现[19],心神失养则可能出现精神恍惚、多疑易惊、喜怒无常等精神情志症状。心为脾之母,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离不开两者的相互作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20]曰:“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由此可见,心脾功能与人体生命活动、气血运行和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心与脾又相互影响,损伤脏腑功能,引起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疲劳症状,所以CFS的治疗既要改善躯体疲劳,又要注重心理调摄,要“健脾运湿”和“调心安神”兼顾。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归脾丸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FS-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归脾丸具有健脾益气运湿,养心补血安神的效果,这与欧洋等[21]的研究结果相同。

太极拳属于中医传统导引功法,能促进精气流转,畅通经络,有效调动气血津液运行至全身,缓解肢体疲劳及疼痛。此外,太极拳对精气交通不畅、阴阳失和导致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失常同样有确切疗效[6,22]。太极康复六式[23]较24式太极拳更简单易学,能提高短期内疗效,增加习练兴趣,避免训练难度过大引起的疼痛及跌倒等意外情况。本研究中,太极康复六式强调呼吸的作用,中医认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能调整呼吸,助肺宣降,与脾生成的水谷清气合为宗气,推动气血运输至四肢百骸,使肢体活动协调,躯体疲劳也能得到缓解[24]。太极康复六式训练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充分活动全身经筋与经脉,促进气血流通和周身水液代谢,其中野马分鬃、揽雀尾及玉女穿梭的基础动作一致,反复切换双腿重心,鼓荡下肢气血,加强经筋司关节运动的功能;而云手、搂膝拗步、倒卷肱重点牵拉上肢及颈部经脉,颈部经脉气血通畅,心神安宁,从而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25],此外,云手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26]。由此可见,太极康复六式训练能辅助心脾生成、运行气血的功能,能健脾运湿,调心安神,使全身气血通畅,缓解肢体疲劳和精神疲劳。本研究中,治疗组进行太极康复六式训练后,总有效率达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且中医症状积分和FS-14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疗效与治疗时长相关,在随访4周时以上两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太极康复六式对疲劳症状的缓解可能具有长期效应,该结果与张俊杰等[27]的研究结果一致。

5 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疗程为8 周的太极康复六式联合归脾丸治疗CFS 心脾两虚证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FS-14评分、MDA含量及提高SOD、GSH-Px活性方面,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归脾丸治疗,并且表现出长期效应,但该结果需要通过大样本、多中心、更长疗程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太极康复六式训练操作简单,对CFS疗效确切,为该病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猜你喜欢

躯体太极康复
太极
游太极洞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太极+』,未来可期
现在干什么?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搬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太极Ⅱ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