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研究
——以I Can’t Study Without Technology 主题文本为例

2024-05-07杨晓侠

英语教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评文本目标

杨晓侠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虽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开始接触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但是《课程标准》提供了具体、细致的标准和指导,使教师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评价对于教学的意义。“教—学—评”一体化,一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学习的评价应具备目标的一致性;二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人(专家)的命题均应保持目标的一致化。本研究重点讨论的是前者。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即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学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评则是监控教与学、实现促教和促学的评价活动,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王蔷2022),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中,教师将评价融入教学,使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以及教师的教对学生可见。因此,评价不再孤立于教学和学习之外。评价不是发生在教师完成教学和学生结束学习之后,评价主体不再是听课教师或者是独立的第三方,而是发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由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部分可以看出,“教—学—评”一体化主要会受到课程领域和评价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影响。

在泰勒(Tyler)的课程目标论中,目标导向的课程理念启示我们:教师教学设计应从《课程标准》出发,通过选择适切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考查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评”一体化概念还吸收了评价领域的三个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与学习导向的评价,打破了传统教学与评价二元隔离孤立的局面,通过整合教学与评价,实现“课堂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例

(一)明确理念,落实立德树人

教师为什么教?本堂课外阅读课基于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4 School Life 的主题,在课内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形成“语言大观念”。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二)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基于课内文本主题,教师选择了主题为I Can’t Study Without Technology 的课外拓展阅读文本。该文选自Eyes Open 2。文本以一个小男孩的自述介绍了由于小男孩家住澳大利亚偏远地区,附近没有学校,只能居家上空中学校,即线上课堂。选择该文本的另一个原因是,线上教学越来越普遍。教师期待通过这一篇贴近学生实际的文本,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线上学习?如何看待各类信息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从而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基于班情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谁在学?本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语言表达欲望,好奇心较强。由于文本贴近时代,贴近实际,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与灵魂,也是判断教、学、评能否实现一体化的标准和依据。当然,目标的设立需要首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难度须为学生可达成,目标达成须可检测,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要可观察,整个目标的设定、检测都需要具备可操作性。

1.语言知识目标

掌握新词,增加词汇量,并运用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如technology、online、laptop、interactive、college、university、area、nowadays、pupils、latest)。

2.语言能力目标

通过速读、细读等阅读方法,进行文本梳理(如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速读,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培养他们分析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开放式、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如根据原文,引发学生结合自己线上学习的实际,进行拓展思考);从语篇的整体性出发,进行思维上的整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的能力。

3.思维品质目标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客观事物、辩证评价客观事物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其紧跟时代潮流、接受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用新技术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意识。

(四)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评价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反馈与评价,从而引导学习继续发生。例如,针对学生的错误,可通过重复、语调的调整,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进行自我纠正;鼓励学生再说一次,从而检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并订正了错误;以肢体语言的方式,表达对学生想法的理解,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学生想法中的负面因素,用巧妙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想法中的消极因素,并转换方向,创新思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组织小组讨论,并鼓励小组内部进行自评、互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要持续地融入教学、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在教学、学习终结后予以实施。因此,教师要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架”和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达成设定的学习目标,切实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魏惠、刘学惠、万红红,等2022)。

(五)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课堂实施

环节1:课前导入

教:教师展示信件和微信聊天图片,描述人们沟通方式的变革,引出技术对人类社会变革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延伸思考: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设置生活化的实例和情境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尽快熟悉文本主题。

学: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列举更多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

评: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实例进行实时点评,包括单词、语法是否准确,以及所举例子是否恰当等。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头脑风暴”,举出更多实例,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评价和总结:“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way we live,work and study.(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环节2:读前预测

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插图,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有意识地培养其大胆想象和细心观察的能力。

学:学生通过标题和插图,大胆预测,随即快速默读文本,验证自己的预测。

评:教师通过“Why can’t he study without technology?”和“Where do you think he has lessons?”两个问题,检测学生预测结果和他们通过速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环节3:阅读探究第1 段

教:教师一一口述下列问题,形成“When—Where—What—Why—How”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信息。

When does he get up?

When does school start?

Where does he have lessons?

What does he do before having lessons?

Why can’t he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like the boy?

学:学生齐读第一段,在问题链的帮助下,逐一寻找关于文中小男孩和空中学校的相关文本信息,并进行信息重整,回答教师的问题。

评: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并通过“How do you like the boy?”这一迁移性问题,思考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从而了解他们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

环节4:阅读探究第2 段

教:教师引用文中原句“Teachers and students do these things to make the school work.”进行新词work的语境指导,并提问:“What does the teacher do in class?What do students do in class?”

学:学生细读文本,通过对关键动词的定位,锻炼在阅读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各自做的事情,理解和总结空中学校的运行模式。

评:当学生在寻找“What does the teacher do in class?”和“What do students do in class?”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时,教师给予指导,并通过关键词的提醒,提供针对性强的描述性评价和及时、准确的反馈。根据本段最后一句“This lesson is only half an hour but it’s tiring.”引发学生拓展思考:“为什么作者觉得这堂课他上得很辛苦?”这一问题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因此,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线上学习的实际,不断地拓展思考。通过这一问题,可以检测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情况及能力。

环节5:阅读探究第3 段

教:由于本段生词较多、难度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词义猜测。教师设置填空类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最后通过“Which one do you think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better,the radio or the latest technology?”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1)The School of the Air give lessons to_____.

(2)Students had lessons over________in 1951.

(3)Now students use_________to have lesson.

学:学生齐读本段,基于文本情境,猜测生词含义(area:part of a place 地区;pupils:children at school 学生,尤指小学生;nowadays:now 现在;latest:the newest 最近的,最新的)。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回答教师所提的三个问题,进行信息梳理和重整。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关于文中提及旧时收音机和最新信息技术,哪一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学习?

评:本部分叙述空中学校的发展历程,包含较多的客观事实性信息。教师通过生词词义检测和学生回答问题,检测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通过学生回答“关于文中提及的旧时收音机和最新信息技术,哪一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学习”检测其分析问题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最后教师以延伸性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技术的发展使得空中学校更好地运行。

环节6:巩固理解

教:教师首先以问题“Is it a real school on the air?”引导学生得出线上教学的结论,进而提问:“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lesson at the School of the Air?”并通过“The way students learn at the School of the Air is different from ours.They learn online.We now learn at the classroom.Can you find mo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alk with your partner and try to fill in the table.”引导学生思考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异同点。

学:学生在前面全文阅读的基础上,以教师的问题为指引,通过在阅读中生成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

评:教师通过下页表格,检测学生的理解与对比能力。

Lasting time30 minutes Placesanywhere online Tools(工具)laptop,computer Teachers douse,explain,save,share,ask and see Students doanswer questions,do a quiz After-school activitiesdo house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人际关系)near family Students’feelingstired but great Differences(不同点)Online learning Classroom learning

环节7:读后表达

教: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本中心:空中课堂,并抛开作者的观点,独立思考和判断线上学习的利弊。教师说:“Onlin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re two types of learning.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Write down the good and bad things of onlin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learning.”教师在学生进行习作分享后总结“Both onlin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learning have good things and bad things.They can meet our different needs.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ir good things in our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overcome their bad things,so that w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实现对其价值观的引导。

学:学生在本堂课所学的基础上,对比传统的线下课堂学习,全面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判断。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由探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缺点,先梳理重要信息,再在规定的10 分钟内写作,并进行自评和小组内分享。

评: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对于以上表格的填写,逐渐明确了他们的写作思路。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根据他们回答问题的情况组织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在组内进行自评、互评。通过生生互评,在语法使用、单词拼写、观点阐述等方面彼此批改、共同学习。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并培养全面分析客观事物、辩证评价客观事物的思维能力。从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他们紧跟时代潮流、接受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用新技术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意识。

(六)教后反思

虽然本堂英语课外阅读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七年级学生对技术这一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PPT 制作等方面,“技术感”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恰当的情境。遵循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学习活动观,力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现read for language、read for structure、read for thinking和read for writing 等目的,培养学生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比较和判断、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的能力。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两类评价性活动,一是应用实践类活动:对比线上学习和教室学习的异同点;二是迁移创新类活动:分析线上学习和教室学习的利弊,学会全面分析客观事物,学会以此之长,补彼之短。在教学最后环节,教育学生“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接受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并合理使用新技术,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结语

虽然目前很多课堂教学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评价,如师生共评、组内互评等,但是多因缺乏与教学目标匹配的评价工具而流于形式。真正的课堂评价旨在促进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学科表现,伴随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适时提供学生学习表现的证据,通过学习证据的反馈指导学生的再学习。因此,只有明确了“学什么”,才能有“学得怎么样”的客观真实考量。否则,越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越暴露出“生本”落实的贫弱。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整合到评价任务和课堂活动中,确保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猜你喜欢

教—学—评文本目标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们的目标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