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性问题

2024-05-07唐琳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差异

[摘要]《语用学》所要研究是在不同语境中话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为了使维吾尔语学习者和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两种语言,使交流更加顺畅、人与人的相处更加融洽,本文以汉语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语言与生活相结合,再将语言置于语用过程中与语言的交际问题加以分析比较,以对比和比较为主要方法使语言意义得到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解释[3];并通过日常学习、资料查询以及个人所见所闻等,对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汉维日常用语;语用;差异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60

一、研究概况

语言学家莱文逊《语用学》(1983)关于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所要研究是在不同语境中话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为后面的深入探讨指引了方向[1]。

何兆熊《语用学概论》(1987)指出:“在语用学定义中,意义和语境这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写作思路[2],陈桂琴的汉英语言跨文化语用对比(2005)对汉英两种语言语用做了简要分析[8],古丽努尔·吾不力卡斯木的浅析汉英维三种语言的数词对比(2021)从词汇结构和语法功能对数词进行了对比分析[7],毛兴国的汉维语熟语对比研究(2021)[5],崔有为的汉维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2015)[4]。在这些文献中,研究方向大概相同,都不同程度的对汉维两种语言差异性的某一方面的结构、句法、语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了研究考察或对比。

二、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分类

两种语言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为了更好的区分理解,本文将从意义和语境两个方面分析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性问题。

(一)意义类语用差异

1.称呼语语用差异

某一种称呼方式在汉语中被认为热情、得体,但在维吾尔语中可能被认为唐突且无礼;与此相反,另一种称谓在汉语中被认为唐突、无礼,但在维吾尔语中却被认为十分真诚;在汉语中一种对他人的称呼,而维吾尔语则没有相关的说法。

例如:

(1)姑姑,婶婶    ki?ik apa

(2)老人家,您来这坐。(老人)    ya?an?anla ?o?lar.

例(1)是维吾尔语的词义缺失,对于不同的称呼只有一种表达方式。

例(2)是汉语中一种对老人的称呼,主要在给老人让座时使用;但直接用于维吾尔语中则会带有不同感情色彩,对于维吾尔语中老人所对应的词为“qeri”,但在这种场景中使用则对老人具有一定贬义的词语便不能使用,而必须使用如“ya?an?anla”“?o?lar.”等词来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另外,两种语言中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

2.原型物语用差异

以动物为例,在两种语言发展过程中均会根据所处生活环境去赋予动物新的内涵,对某一种表达会有不同的动物来代表,对同一种动物也会有不同的使用意义。

例如:

(3)飞蛾扑火    p?rwanini? ?zini otqa eti?i

例(3)是相同的动物行为在两种语言中代表意义不同的经典例子,虽然都以相同的原型物为喻体,但是喻义却不同,在汉语中代表着不知死活、自取灭亡的意思,而在维吾尔语中则代表着截然相反的意义——比喻向往光明、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数字语用差异

从古至今,在汉语中非常喜欢6、8、9这些数字,因为这些数字的谐音所代表的含义符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

(4)祝你六六大顺,八八发

(5)长长久久,一言九鼎

(6)我今天跑了10公里!666啊

(7)999

例(4)寓意着财源滚滚的意义,是对他人良好的祝福语;例(5)对应着爱情方面的长长久久、九九同心,誓言的一言九鼎等;在新兴网络流行语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数字流行语,例(6)与(7)是都是夸赞他人简单、快速的典型数字流行语。

汉语在很多情况下忌讳使用3、4这些数字,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尽量避开这些数字,比如车牌照、电话号,出行日期等。

例如:

(8)有没有不带4的手机号?

(9)这个车牌号2和4连一块了,真是不吉利。

例(8)与(9)便是典型,因为2、8这些数字和4凑在一起可能使人联想到“儿死”“爸死”等忌讳词语;另外,3的谐音为“散”,也会让人联想到寓意不好的词语、句子。而维吾尔语却并没有类似的谐音,所以对于数字并没有明显的喜好和厌恶,也就没有此方面的偏爱与忌讳。

(二)语境类语用差異

1.问候语语用差异

在同一语境下,汉语和维吾尔语在问候语方面有时也会有很大差距[6]。

例如:

(10)吃过饭了吗?最近在干嘛?

(11)健康吗?过得好吗?您好

yaχ?imusiz  yaχ?iturdu?mu  tin?liqmu

在熟人碰面时例(10)为最常用的问候语,其意义并不是请你吃饭,一般为“你好”的意思;例(11)为维吾尔语常用的打招呼语句,一般为问候最近身体健康情况的意思。

在不同语境下,维吾尔语代词“你”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

例如:

(12)你好     yaχ?imus?n

(13)您好,您说什么?yaχ?imusiz  nem? d?wat isiz?

(14)您好(非常尊敬)yaχ?imusiili

例(12)-(14)表示对他人的问候,且对于“你”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根据普通人和值得尊敬的人、正式场合和外面相遇等,“你好”这个问候语都会有更多的变化;还有在一些极端语境下例(14)与你争执的维吾尔族都会无奈的告诉你:吵架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用尊称。而汉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使用“你”来指代,“您”则是对值得尊敬的人使用的代词。

在一些语境中,当事人如果就在身边,对于代词“你”,维吾尔语和汉语也有一些区别。

例如:

(15)这件事情他也同意了 umu bu i?qa qo?uldi

(16)这件事情麦麦提同意了 bu i?qa m?m?t  qo?uldi

如果当事人在场,例(15)汉语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使用代词来指代;但在维吾尔语中便不能使用代词,必须使用例(16)的格式将其名字说出,否则当事人会感到侮辱。

汉语和维吾尔语对于某一个职业的见面打招呼语也是不尽相同。

例如:

(17)林老师,您今天有课吗?

(18)阿依努尔老师,去上课吗?aynur mu?llim d?rsk? baramsiz?

汉语对带有职业的称呼一般为姓加职业名称如例(17),而维吾尔语中最常用的对某人职业的称呼一般使用名加职业名称例(18)。但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维吾尔语对职业的称呼也出现了一些简缩现象,例如“买校长”“阿老师”等词。

(三)感谢、赞扬语语用差异

在汉语的感谢、赞扬语中,贬低自己、凸显对方是最富有汉语特色的文化习惯,当我们听到他人的赞扬、夸奖等一般会自我贬低来表示谦虚有礼,而在赞扬他人时也喜欢贬低自己来凸显对对方的尊重与感谢。

例如:

(19)哪里、哪里,不敢当,贻笑大方,绵薄之力。

(20)我根本没想到,你还有舞蹈方面的天赋。

这种自谦的词句,经常被其他人误认为过分自谦和言不由衷,特别是“我根本没想到”很容易被误解为是讽刺话语,所以如果对汉语中常用的例(19)与(20)等表达形式理解不够就会会产生一些笑话或误会。相比之下,维吾尔语则要求赞扬他人的同时也不贬低自己,虽然也有特殊情况下有类似意义,但大部分情况下在接受赞扬会时都会乐意接受并表示感谢。

(四)习惯用语语用差异

在汉维日常用语中,作为常用的习惯用语,两种语言在很多使用过程中逐渐有了其他的表达手法、形成自己语言的习惯用法、且词义本身并无差别,但是当词、句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则会带有自己语言的独特习惯。

例如:

(21)慢用,慢走。astiraq me?i?  astiraq y??

(22)看到篮球,我手痒痒。wasketbolni k?ryp b?k qiziqip qaldim

(23)手痒痒了是吧!qolu? qi?i?ip qaptu-d?

例(21)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单独拿出意义大致相同;但在送客、吃饭的语境下,汉语表达为“小心”的意思,而维吾尔语在此种语境下并无这种意义,如果维吾尔语学习者不考虑语境、语言习惯直接使用,便会使人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例(22)在汉语语境下不能把它理解为“手痒痒”,而是表达感兴趣的意思;维吾尔语在这种语境下则并没有这种表达方式。例(23)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共有的语境意义,在训斥他人时可以使用。由此可见,两种语言的语境意义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东西”这个词是汉语中较为常用的词,泛指各种抽象事物,在不同语境下代表意义也不尽相同。

例如:

(24)這小东西,真好看。

(25)真不是东西。

例(24)表达对某物喜爱之情,例(25)是侮辱他人的话语。“东西”在汉语中意义较为冗杂且抽象,在维吾尔语中译为“n?rs?”(物品),词义较为简单、具体,但也有表达侮辱他人的话语意义。对此类词更应该注意区分使用语境,避免造成表意不明等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汉语和维吾尔语的日常用语差异,虽然在使用上有一些差异,但需要保持包容的态度;在对待语用差异时,更需要积极努力学习、求同存异、正确对待、积极沟通。

三、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产生原因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生活环境就会造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汉语产生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内陆地区,靠近长江、黄河两河流域;而维吾尔语产生于西北地区,地形地貌以沙漠为主,依靠绿洲生活,所以造就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在词义方面的差异。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思维方式差异,汉语和维吾尔语在审美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致使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对于胆小的描写,汉语中以“老鼠”作为其代名词,以“胆小如鼠”等成语来表示某人的胆小;而在维吾尔语中,一般形容一个人胆小就将其比喻为“鸡”“兔”,认为这些动物是胆小的。

(三)语用习惯的差异

语用习惯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养成的一种语言使用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语言的特点,例如“轻重”“左右”“马后炮”“不是东西”等。虽然汉语与维吾尔语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恰恰是这些差异才是构成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需要正确对待差异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已有成果,以汉维日常用语做为基础,通过对两种语言在语境下的分析、对比找到语用异同、总结汉维日常用语在维吾尔语中的使用方式,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语境被定义为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在研究汉维日常用语的语用差异时,语境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语境可以看到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相同的词、句由于语境产生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是制约语言使用的一个主要条件;二是两种语言会因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情感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此类的日常用语差异应注意区别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意义,只有了解的更多才能做到恰当表达。

希望本文有助于维吾尔语学习者对语言的运用与理解,且在对待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时更要积极努力学习、求同存异、正确对待、积极沟通,语用问题终将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英]莱文逊.语用学[M].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

[2]何兆熊.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岑运强.语言学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崔有为,文且木·买合木提.汉维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27(1):45-49.

[5]毛兴国.汉维语熟语对比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4-116.

[6]王曼.汉维语语气词对比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0):160-162.

[7]古丽努尔·吾不力卡斯木.浅析汉英维三种语言的数词对比[J].大众文艺,2021(8):145-158.

[8]陈桂琴.汉英语言跨文化语用对比[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1-2..

作者简介:唐琳(2000.4-),女,汉族,新疆莎车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维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