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2024-05-07梁媛
梁媛
摘 要: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高等教育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列,经济学作为核心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授课方式、教学设计也应该顺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趋势,做出改革与创新。文章以经济学概论课程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核心通识类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教学闭环、分组考核以及全过程思政教育等具体教学举措,旨在提高育人为本的核心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核心通识课;课程改革;教学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43-04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度开展,社会各个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的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技术锐实力都需要靠人才来支撑与驱动,而孕育人才的土地是教育,教育同样面临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挑战,亟须创新与发展。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又势必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领头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使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增长率达到年均7.2%,在学人数超过4000万,位居世界榜首。[1]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征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发展类型由之前的高度同质化转向差异化,评价学校水平与人才质量的标准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正如原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从同质化向多样化转变,把“金字塔”变成“五指山”,把一个高峰变成多个高峰。普及化的第二个特征是个性化。目前在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们是见证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一代,他们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信、自立与自豪感,针对他们开展的高等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位同学,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2]
本研究以经济学概论课程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学模式、课堂模式,以及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经济学概论课程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所谓核心通识课,它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让学生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之前,首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通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核心通识课程的普及有利于高等教育从同质化向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土壤与突破点。虽然核心通识课程并不能直接帮助学生就业,但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他们的认知边界与视野。然而,选修核心通识课程的学生并非该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有的学生的确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人生经历更丰满,但也有不少学生是一时兴起,甚至仅仅是为了凑足学分,不同的目的让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出现诸多问题。
第一,思政教育与知识融合不够。在以往的经济学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使用的也是国际上流行的经济学教材,数据、案例大部分谈的都是国际或个别国家的经济现象,基本不涉及中国问题。因此,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有时并不能全然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原因,在这些教材中并不能找到,当然它更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独特性与创新性。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知识点上,由于缺乏中国案例、中国实践经验的支撑,思政教育很难与经济学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第二,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在通识课程的课堂上,由于学生并没有转变传统专业化教育的观念,认为是选修课,认为对未来找工作没有直接作用,所以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兴趣使然抵不过硬性要求,所以除部分对自己综合素养要求高,或是在学习上学有余力的同学会保持较高的学习专注度,很多学生都体现出热情度和专注度在开课之初高涨,而到期末就已经完全把注意力转向应付专业课程的考试上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没有专业教育的约束力强,致使不少学生没有完整掌握该课程的框架,更不能理解課程的精髓。
第三,学生个体性差异导致的课堂不协调。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以及选课的不同目的。首先,在创新前的课堂上,专业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思考同一问题的时候,思路大相径庭,各执己见,很难实现有效的互动。其次,高年级学生往往可以很快结合经济实践做出回应,低年级学生则对身边的经济现象了解甚少,难免出现因为不了解经济问题而难以理解理论用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再次,通过详细查看过往教学评价,发现有学生反应自己认真听课并做笔记,但性格致使其并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导致平时成绩欠佳,这种欠公平性有待解决。最后,秉着提升自己综合素养而来的学生,如果自律性强,便可专注于每节课程;而冲着学分来的同学,最多可以在起初几次课认真听课,之后就很难专注课堂。由此,带着不同目的走进课堂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态度完全不同,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可见,在经济学概论这门核心通识课堂上,学生的差异化导致了课堂互动效果、学生参与程度、课堂氛围等多方面的不协调。
三、教学创新理念与模式
面向全校范围推出的核心通识课程经济学概论,旨在助力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课程完善了新的课程目标:立德树人,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养。课程教学创新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3]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旨在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锻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创新理念
教学创新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持续参与课堂,提高学生课堂获得感。[4]总体创新思路是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持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即便是学生的非专业必修课程,也要通过课堂多元教学环节的切换持续调动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通过分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借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扬长避短,让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从中受益。
(二)教学创新举措
1. 以教学闭环提高学生过程参与性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配合,形成教学闭环。在课前,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下一堂课的教学提纲,方便学生在课前预习,并对讨论问题做出初步的思考。以“供给与需求”一章为例,给出的学习提纲包含:课堂知识点,即相关概念与原理;课堂提问内容;案例背景与相关概念;分组讨论题目与环节;课后任务等。当学生收到教学提纲之后,可以对下一节课要讲述的主要知识点进行预习。如对于价格上限,學生首先可以了解价格上限是一种政府政策,它是政府规定的可以出售某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然后学生可以了解课堂上会出现的提问环节与讨论题目,包括实施价格歧视的商品有哪些;按照规范和实证分析,如何评价最高限价等。在一些重要知识点,也补充了一些课后习题供同学们在课后复习。
[L.ceture2供给与需求1:市场如何运行(4)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基于供需与弹性理论,介绍三个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价格下限,税收归属
1.价格上限(最高限价):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提问:你的身边有哪些商品实施了价格上限?
·案例: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房东能向房客收取的租金上限。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帮助穷人租得起住房。
·分组讨论:
(1)你认为应该实施租金控制吗?
(2)你认为租金控制会给房东和租客带来什么影响?
讨论环节:
(1)教师代领学生了解租金控制实施的背景(2分钟)
(2)分组思考与讨论(5—8分钟)
(3)分组谈观点(10分钟)
(4)教师总结(5分钟)
2.价格下限(最低限价):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提问:你的身边有哪些商品实施了价格下限?
案例: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法规定了任何一个雇主要支付的最低劳动工资价格。)
·分组讨论:
(1)你认为应该实施最低工资法吗?
(2)你认为最低工资会带来什么后果?
(3)课堂即时问题
讨论环节:
(1)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工资控制实施的背量(2分钟)
(2)分组思考与讨论(5-8分钟)
(3)分组谈观点(10分钟)
(4)教师总结(5分钟)
3. 税收归属
税收归宿:关于由谁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
·分组讨论并回答(须课前准备)
(1)政府规定,所有的公司都要替雇员缴纳养老保险,这笔费用实际是雇主承担,还是雇员承担?
(2)政府规定,卖房的人要缴纳房产交易税,这笔税金实际由谁支付?
(3)政府规定,在购买汽车时需要缴纳汽车购置税,这笔税负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讨论环节:
(1)提问
(2)分组思考并作答(8分钟)
(3)教师总结并拓展(12分钟)
·课后作业
假定某物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Pd=120-3Q,Pd=5Q。如果政府对该物每单位征税4元,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赋税?]
图1 教学提纲示例
在课上,教师可以按照教学提纲如图1所示,讲解理论内容,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对讨论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适时展开研讨,深化对理论及其运用于实践的思考。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分组讨论、分组汇报等多种模式相互切换,实现持续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的目的。
举例说明课中的互动式授课模式。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的两股力量,它们既相互依存,在一定情况下,又可以相互转换。在讲授需求部分时,分成需求的定义、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三个方面展开。于是,在详细讲解了需求部分之后,教师不在传统的讲授供给部分的内容,而是改为提问,引导学生定义供给,定义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这样一来,纯理论知识传授也可以生动有趣。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其理解与掌握的效果更佳。
在讲授价格上限的时候,会首先抛出两个看似违背常理的经济现象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学习过相关经济理论,学生很难突破常识找到正确答案。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理论学习。在介绍价格上限的概念和模型原理时,也不断用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介绍完理论后,又回到学生不明白的经济现象上,学生便豁然开朗。当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确实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时,就会产生对知识的向往,继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思考题或作业题,通常这些题目都与当节以及下节课程内容紧密相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闭环中持续学习如图2所示,并逐渐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解决日常问题。
2. 过程分组考核,关注每个学生
在课程初始,要求学生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为了避免同质化学生聚集一起,导致组与组之间差距过大,让不同特征的学生在一起,分工合作,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5]分组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课堂研讨中,学生可以通过组内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激发思维,并得出更为深入的观点与见解;二是同学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所长,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三是以小组为单位,圆桌会议,诱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主动思考。
在该课程中,教师每一次都会记录学生的参与次数,作为学生过程考核的一个项目。在此次教学创新中,把之前记录每位学生的参与次数更变为记录每个小组的参与次数,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又可以照顾不同性格的同学,扬长避短。团队分组实施组长责任制,在期末汇报与论文呈现中,须注明组内分工,如存在没有积极参与的同学,组长有权注明并作为考核依据。
3. 全过程思政教育,典型案例强化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无论在量的发展,还是质的转变上都有目共睹,因此,在经济学教学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政教育不应局限于个别知识点,要真正地让思政教育与经济学知识有机融合,做到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秉承“全过程思政教育”的理念,课程在内容上反复推敲,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把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重要知识点方面,教师讲解经典案例强化正确的价值观,让思政教育浸入学生思想。以科斯定律为例,教师首先介绍科斯定律的含义:只要产权明确, 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将产权界定给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然后,介绍交易成本的定义:交易成本是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在介绍完这两个重要原理与定义之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科斯定律。于是引入一个具体外部不经济的案例来说明产权清晰对于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性,即明确界定产权的重要意义。然后,又在案例中加入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说明不仅界定产权重要,而且产权界定给谁,在真实世界里,也会存在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进而引入由谁来界定产权也至关重要。政府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重要主体,而如果知道配置产权的有效方向,政府就应该把产权界定给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一方。在这个环节,教师可自然而然地引入思政教育,指出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则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强有力的政府来进行经济调控,才能把产权界定给最有利于广大老百姓的方向。重点案例的思政教育可以突显在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把思政教育实实在在落实到教学内容中。
四、教学创新成效与推广应用
(一)教学质量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无论从思政教育效果、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还是团队合作效果等方面,都得到了学生和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从课堂记录可以发现,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自不同年級、不同专业学生思想的碰撞,让他们在思考当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让学生有切实的获得感。本课程申请了电子科技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示范课,受到各位专家一致肯定,被评为电子科技大学标杆课程,成为该类课程的示范课程。
(二)教研教改成绩突出,发挥核心通识课的示范作用
改革后的经济学概论课程被认定为电子科技大学标杆课程“核心通识课”示范课,并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项奖励。每年任课教师都会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发挥示范作用。该课程也有充足的线上资源,线上预习、复习,线下翻转课堂,小班授课,教学效果优良。该教学创新也应用到其他类别的经济学课堂中,针对其他课程的要求,更新升级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岩.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22(11):21-29.
[2] 肖京林,王靖. 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语境与路径[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1(01):18-26.
[3] 秦敏燕.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路径选择[J]. 教育评论,2022(11):40-44.
[4] 李娜,苏刚刚,姚源.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70年: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107-109.
[5] 陈波. 如何讲授核心通识课“逻辑导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18(07):11-16.
(责任编辑:黄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