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4-05-07马轶男寇蔻秦立
马轶男 寇蔻 秦立
摘 要:在文化育人背景下,文章对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的育人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以“《论语》的智慧”课程为例,从精准定位课程育人目标、合理提取课程育人元素、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不断创新课程评价等方面不断拓展课程文化育人的科学方法和实现途径,以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效果,为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文通识类课程;文化育人;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062-04
新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为大一学生设置了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并配置各种专项服务小组,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过渡。通识课程的设置便是其中重要一环,借助于课程主渠道,实现跨学科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张家口学院明德学院集中负责学校一年级普通本科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获批于2017年,2021年开始运行。学院面向大一学生开设了五大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这是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所接触到的首批课程,其中人文通识类课程占据了很大比重,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精神塑造、心灵启迪、思维拓展等具有关键性的奠基作用。
一、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校开展人文通识类课程的初衷是为学生夯实本科教育基础,从应试思维逐渐转变到素质拓展思维,在学会学习、表达、行动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深植爱国情怀。[2]但在实际课程实施中,课程预期和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偏差:一是一些教师不理解“通识”理念,对如何区分通识课和专业课没有界定,把通识课当作专业课进行讲授,不同学科的学生接受效果参差不齐,无法很好地实现课程育人;二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面对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以“满堂灌”为主,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质疑精神,无法建立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传输带;三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教书和育人的联系不紧密,致使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不足,没有很好地从课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
二、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文化育人的理念和思路
(一)文化育人,贯穿全程
人文通识类课程育人不是指文化育人在某一教学环节、某一教学章节的阶段性融入,而是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包括确定课程育人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提取课程育人元素、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课堂授课、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研讨、设计作业、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环节。当进行完一轮课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反思与总结,完成课程文化育人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持续性改进和提升课程育人的质量和效果。[3]
(二)不同学科,达成共识
人文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大一学生,要想文化育人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对授课对象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这是有效育人的关键一环。如此接下来的课堂讲授、学生活动、互动测验等环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文化育人的每个教学环节与步骤,使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广泛参与、深刻思考、积极行动,感受课程所具有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可以体会到文化育人的温度。[4]
(三)多管齐下,打通内外
人文通识类课程文化育人的教学规划和效果之间,需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教学活动,以保障规划得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学活动紧密围绕课程文化育人目标,有层次、有步骤地层层深入,围绕讲授内容开展,同时联系当下社会、国家时事,尤其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考能力和行动自觉。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在一次次活动中,主动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己与他人、个人与国家的隔阂与界限,在意识形态、精神面貌、价值追求上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追求。[5]
三、高校人文通识类课程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以“《论语》的智慧”课程为例
(一)精准定位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育人目标是确定课程育人内容、展开教学活动、制订课程评价方式的出发点,是课程開展文化育人活动的核心所在。“《论语》的智慧”是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人文科学模块。该课程以“以文育人”为落脚点,通过对《论语》核心思想的解读,使学生熟读经典,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准确理解和把握《论语》的思想价值及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课程的立德树人目标为通过指导学生研读《论语》,学习儒家经典文化,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感悟儒家以仁为本的思想精髓;学习儒家的思维模式、待人态度和处事方法,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全面提升人格修养。
(二)合理提取课程育人元素
在课程育人目标的统领下,教师有效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不仅与课程内容紧密贴合,还与当下社会融会贯通,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各个章节提取出的育人元素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课程育人目标形成有力的支撑。“《论语》的智慧”围绕育人目标,精选了七章内容,每一章对应一个育人主题:第一章孔子和《论语》,重点围绕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深化育人主题——坚守初心;第二章仁义之道,重点围绕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展开阐述,深化育人主题——宽仁为本;第三章快乐之道,重点围绕孔子及颜回等弟子安贫乐道的一生,深化育人主题——抱朴守真;第四章为学之道,重点围绕孔子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化育人主题——博学笃志;第五章交友之道,重点围绕儒家择友观,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深化育人主题——明辨损益;第六章尽孝之道,重点围绕儒家孝道文化,深化育人主题——尊亲敬老;第七章《论语》的传播,重点围绕儒家文化的现代影响,深化育人主题——珍惜当下。以上七章内容,从原典中提取而来,密切结合大一学生的现实问题与心理困惑,从做人、处事、待人、为学、修身等方面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打通古今、旁征博引,使学生把儒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前引领,打好基础。一是经典阅读,读懂弄通。因为课程涉及大量文言文原文,如果仅凭课上时间,不同专业的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所以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课程组通过在线课程,定期发布预习通知,通知中明确告知需要读哪些原文、理解到什么程度,而且还配有相关参考书目,引领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读懂原文,为有效课堂的开展打好基础。二是结合慕课,融会贯通。课程组邀请超星公司拍摄了一批生动形象的慕课作品,学生阅读原文后,结合慕课进行深层理解,将所读原文立体化、系统化。如讲到儒家的仁义之道时,学生对此理解只限于由来已久的知识积累和书面阐释,结合教学慕课《如何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由《论语》中关于“问仁”的师生问答逐层深入,剖析仁的本质、内涵与意义,使学生从固有知识藩篱中突破出来,接受新知识的冲击和重构,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能力。三是记录疑点,课中解决。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记录下疑点,以备在上课过程中及时解决,如“仁的向外视角和向内视角的区别和联系”,许多学生对此存在疑问,主讲教师会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课中互动,入脑入心。一是重点难点,课堂精讲。在课前做好原典预习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主题单元下的重点与难点,主讲教师会对照多家注解,对关键字、词、句放大放慢地进行精讲。二是专题研讨,答疑解惑。如讲到儒家的交友之道时,学生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产生了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三种看法,基于此,主讲教师把全班分为三组进行研讨,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借鉴名家注解、联系生活经历等进行探讨,以寻求最佳答案。三是分享交流,拓展延伸。如讲解颜回安贫乐道的一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抱朴守真,一以贯之”的精神,教师会让学生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进行交流与分享,很多学生讲到了张桂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事迹、许渊冲看淡名利执着一生为翻译事业的事迹等。
课后沉淀,总结升华。一是读书汇报,内化于心。根据课上所学所研所享,课程组会推荐与此相关的书目清单,以供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每隔一段时间,主讲教师会组织读书汇报活动,或是在线视频汇报,或是线下课件汇报,学生间相互倾听、彼此借鉴、共同进步。二是行动记录,外化于行。课程单元主题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的内容,如修身、求学、交友、尽孝等,基于此,课程组专门在在线课程中开設了“你的脚印”专栏,学生把自己的成长用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上传到专栏中,以此证实自己的探索与实践、努力与改变。
(四)建立健全课程管理
课程资源,适时更新。课程组精心选择参考书目,消化吸收后确定了单元主题,据此撰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练习题库等教学资料,并在超星泛雅平台建设了在线课程,形成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每经过一个教学周期,课程组定期召开课程运行研讨会,对课程方方面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对课程资源及时进行更新、补充与完善,这是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基础与关键。
主讲教师,分工明确。本课程组由三位主讲教师构成,课程负责人统筹管理课程的运行与实施,包括课程宣传、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是课程输出输入的总指挥。其中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主讲教师负责单元主题的确定、育人主题的提取、育人元素的挖掘与相关案例集的编写等。还有一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年轻主讲教师,专门负责《论语》的海外传播部分,将其放在世界文化背景中进行观照与审视,为学生打开一扇全新的研究视角。
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课程组课前通过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课中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检验,依据完成效果给予不同等级的加分奖励,未完成者酌情给予扣分惩罚,而且会将任务一直延续到下节课,直至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帮助学生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课下主讲教师会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情况定期布置主题分享内容,如分享你的兴趣爱好、分享你与朋友的故事或分享你的大学规划等等,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全员参与、深度参与,无形中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长期追踪,持续改进。课程组通过学习通对此门课程的学习者进行长期关注、追踪与反馈,如第一期和第二期学习者经过为期一年的通识课学习,已经升入大二,回到了各自不同的专业中,此时通过这批学习者的“回头望”,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通识课开设的意义和作用,于是课程组通过问卷形式从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收获、学习反思等方面对这批学习者进行调研,找到课程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作为课程持续改进的依据。
(五)不断创新课程评价
综合评价,贯穿始终。课程内容力争有效支撑教学目标,避免知识化倾向,聚焦到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培养上。学习能力培养通过课内外阅读、单元作业和音视频学习等实现。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堂展示,如专题研讨、分享交流和读书汇报等实现。行动能力培养通过按时出勤、章节学习次数、行动记录和第二课堂等实现。课程设置多元评价方式,重在打破课程论文或者一张试卷决定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从而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启迪、价值引领、能力塑造和素质提升。
师生评价,合二为一。课程打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如学生小组合作后,主讲教师、同组学生和其他学生会依据每位学生在组内的贡献和表现,分别评价和打分,教师评分、同组学生评分和其他学生评分按比例相加后为该生本次活动最后得分。或者学生在课上分享后,主讲教师会通过学习通设置投票环节,让全班学生为讲演学生进行投票,票数最高者获得课堂积分最高,按照票数以此类推学生的所得分数。这些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协作精神。
动静结合,不断发展。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包括一些约定俗成的项目,如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章节测试和课程论文等。动态评价指结合当下形势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特别重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壁垒,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合作项目,并将此纳入课程评价。
四、结语
该门课程自2021秋开设以来,已经连续开设了4期,课程组根据每一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和考核方式等,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在文化育人理念指导下,继续发掘该课程的隐性育人素材,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衔接起来,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崔莉. 文化育人: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2-15(08).
[2] 张立学. 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3] 钟秉林,王新凤. 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5):3-9.
[4] 丁灵芝.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39(05):98-104.
[5] 金晶. 高校文化育人载体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23.
(责任编辑:杨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