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护城堤、镇河铁犀与于谦治黄
2024-05-07李树友
李树友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和开封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封人每当登临护城堤或者抚摸镇河铁犀时,往往就会想到于谦在开封治黄的丰功伟绩。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凡是造福人民的人,人民都不会忘记他。至今,开封人民没有忘记于谦:城北黄河游览区建有于谦治河纪念亭,城东铁牛村有镇河铁犀真迹,城南禹王台水德祠有于谦的牌位,城西还保留有回龙庙村名。500多年过去了,于谦的名字依然在开封大地闪闪发光,其忠心义烈、勤政为民、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影响千秋万代。
忧国忘家 忠心义烈
于谦,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河南考城(今属兰考县),曾祖一代定居于杭州。幼年的于谦聪慧好学,15岁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23岁中举,24岁中进士。初入仕途的几年里,于谦任过山西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御史等职,并曾随宣宗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初显干练的才能与廉明的作风。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朱瞻基提升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河南、山西。受命之后,于谦立即轻车简从赴任。
于谦履任后,冬春两季在山西,驻太原;夏秋两季在河南,驻开封。他曾在诗中写道:“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山川元不改,节候自相催。”“马足车尘不暂闲,一年两度太行山。”于谦像候鸟似的一年两度穿行太行山,往来于河南、山西。
于谦任河南巡抚期间,十分注意了解民情。他的抚院门前立有两面木牌,一面写着“求通民情”,一面写着“愿闻利弊”。
于谦从政期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畏强暴、不贪私利,将一世清白留在了人间,深为后人称颂。于谦在青年时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明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三杨”去世后,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我带有两袖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在河南任职期间,总是轻装简从,并禁止沿途官吏迎来送往和宴请招待。有时,他宁愿夜宿简陋的邮亭或山村的破房里,也不在府州县衙安歇,防止各地官绅借机送礼献媚或者刮民肥私。饥荒灾年,于谦看到农民衣食无着,痛苦不堪,便采取“贫者为宽征,饥者为发粟。善良加抚摩,豪强使慑服”方针,奏请朝廷调拨了13万两白银救灾,打开官仓赈济饥民,还带头拿出自己的薪俸,号召官吏富户捐粮捐款,以解民倒悬,并设“惠民药局”,为百姓免费治病。
于谦勤政爱民,人人称赞。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凶年饥岁贫无粟,处处人民皆枵腹。儿女卖与富家翁,一男止换六斗谷。……忽闻巡抚至此邦,开仓赈济饥与荒。大家小户皆得食,顷间面色生容光。鳏寡孤独俱有养,医药调理救灾伤。召父杜母今复见,天遣恩官拯二方。”
于谦在河南10余年,任上不带家眷,老父老母在故乡杭州,他让儿子于冕在家侍奉;妻子董氏居北京,他每次到京师奏事才得相聚。他在任上不纳妾,不置媵,忙于公事。他豪迈地吟出了“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的詩句。
宦海昏暗,政多弊端,于谦虽洁身自好,仍免不了受到权贵们的攻讦。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到京师奏事,荐举参政孙原贞、王来二人代巡河南、山西两省。王振借此唆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于谦被下狱。
河南、山西绅民听到于谦冤狱的消息,纷纷赴京请愿,为他申辩,明廷不得不将他释放,但降职为大理寺少卿。两省官绅又上书,请求仍命于谦巡抚二省,皇族藩王开封的周王、太原的晋王也要求于谦返回原任,明廷只得将他放还。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瓦剌军进逼京师的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坚定地组织与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对北京的进犯。这不仅挽救了明王朝,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所以,无论对明王朝来说,还是对国家、民族而言,于谦都是有大功的,不愧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明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朱祁镇复辟的“夺门之变”后,于谦无端被诬“谋逆”而惨遭杀害。于谦死后,遗骸归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西湖的青山因为埋葬了宋代的岳飞和明代的于谦这两位爱国英雄,更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清人袁枚赞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明弘治二年(1489年),孝宗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并赐在墓地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在年节拜祭。万历年中,改谥号为“忠肃”。
《明史·于谦列传》结尾——“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样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创修护城堤 护城安民
明代初期,黄河为患甚烈,从洪武至永乐的50多年间,仅在河南境内就溃决16次,其中有12次是在开封或开封附近。最大一次是明永乐八年(1410年)秋天,“河决开封,坏城二百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没田七千五百余顷”。《英宗实录》中也说“开封患特甚”。
据《明史· 河渠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l391年),黄河于原武黑羊山决口,改道流向东南,距开封城北只有数里,“直逼汴城”。此后,明代的黄河河道在开封附近南北滚动,时而城南,时而城北,危害尤甚。每当汛期,不但附近的田园村庄常被水淹,贻害无穷,而且直接威胁到开封城的安全。黄河涛声如雷,民众惶恐,有时“一夜数惊”。
明宣德五年(1430年),勤政爱民的于谦出任河南巡抚,他轻装简从,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治理黄河,保城安民,作出了卓越贡献。
1431年,为解除黄河水患,于谦调集民工疏浚祥符至仪封(今属兰考)黄陵冈的黄河淤道,大大减轻了黄河在开封一带河段的灾害。明宣德十年(1435年),于谦采纳御史李懋的主张,疏浚黄河北岸封丘境内金龙口,使黄河水下泄畅通与运河交汇。明正统二年(1437年),于谦调集民工复筑阳武、原武、荥泽的溃决堤岸。
于谦治黄,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不仅深入灾区详细了解水患和堤防情况,还坐上小船,在风高浪险的黄河上观察水势,探视险情。
为加强黄河堤防,于谦责令沿黄一带州县加固堤岸,在堤上多栽种树木,以固堤基。在堤上“每隔5里设一座窝铺”,派专人驻守巡视,发现堤防坍塌、墟漏,及时补修,避免隐患发生。于谦还命令沿黄各交通要道加高路基,路边广植榆槐,在路边每隔三五里挖一座水井,井邊盖上草亭,既可通过水井观察黄河渗透情况,又可使行人乘凉饮水。
历史悠久的环形护城堤是开封的一大特色,也是开封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
据文献记载,开封修筑护城堤与黄河水患有关。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沉淀淤积,致使河床逐年增高,常常泛滥成灾。尤其是开封附近的一段黄河,据测量,河床的床底比开封的城墙还高,又称“悬河”。在明代,每当农历六七月份,黄河暴涨,浊浪滔天,冲出河床,淹没田园和村庄,直接威胁开封的安全。开封人民为了保家卫城,修堤筑堰,以御洪水。
在宋代以前,黄河距开封较远,对开封还没有构成严重威胁。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黄河南移,迁徙到了封丘县境,离开封仅20千米,已经影响到开封的安全。元延祐六年(1319年),人们开始在开封城北修筑护城堤。这条最早的护城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由于离城三里,又名三里堤,后被河水冲圯。这些护城堤规模虽不大,却为后来开封护城堤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于谦在河南巡抚任上,把修筑堤防、发展农业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据《明史·于谦列传》记载,为了遏制黄河水患,“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
于谦治黄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他增修临河大堤,培土加固;同时,他又创修了开封护城堤,为古城增添了一道新的屏障。经过周密调查和规划,于谦发动民工和兵丁,从开封城西、北、东三面修筑了一条长达20余千米的护城大堤,宽6丈,高2丈余,有效地保卫了开封城的安全。
筑堤工地上,由官军和地方百姓组织的筑堤大军,人山人海,不计其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数十千米的护城大堤初具规模,充分起到了遏制水患的巨大作用,此堤至今犹存。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七载:“护城堤,离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后被河水冲圯。国朝正统年间,巡抚于谦因河逼汴城,乃筑东西北三面以御之。” 东护城堤自城东南的横船湾,向北至城东北的刘寨,转弯向西;北护城堤东起刘寨,向西至城西北的辛堤头村,转弯向南;西护城堤北起辛堤头村,向南至城西南的刘寺村,转弯向东。
明正统四年(1439年),天下暴雨,冲坏护城堤500余丈,于谦派兵夫日夜守护,河堤在大水冲刷之下不断坍塌,险情横生。为鼓舞士气,于谦将皇帝赐予的蟒袍脱下投入水中,民工深受鼓舞,齐心协力抢险,终于化险为夷。
于谦在河南任巡抚期间,黄河在河南境内只溃决3次,而开封附近一次也没有,这和于谦重视堤防、沿堤广植树木、加固堤基、加强巡查是分不开的。
于谦从开封调往北京的第二年(1448年),黄河冲决荥阳姚村口,经过中牟县境、杏花营及陈留,继续东流,汇涡河而入淮,转而从南面威胁开封。这时,开封位于黄河北岸,城南变成了黄泛区,水灾时常发生。一到汛期,黄河咆哮,声震数里,开封人民又处于恐慌不安之中。明景泰二年(1451年),河南巡抚王暹效法于谦,为确保开封安全,又在城南续筑护城堤20余千米,东、西两端与原护城堤衔接了起来,成就了一条完整的环形护城堤,周长40千米。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七载:“景泰二年,巡抚都御史王暹補筑南面,与东西相接,凡四十余里,号大堤焉。”南护城堤西起城西南刘寺村,向东至城东南的横船湾,东西相接,四周合围。南大堤上主要种植柏树,远远望去,柏树茂盛,一年四季常青。这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开封环形护城堤的由来。
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开封附近决溢达46次之多。但由于护城大堤的防护,城内仅进水3次,其他危害不大,防洪大堤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治理黄河,大力修筑黄河大堤,并且修坝安闸,引黄灌淤,变害河为利河,造福于民。70多年来,黄河大堤一直未决口。开封护城堤减轻了抵御洪水、护城安民的作用,而成为一处名胜古迹供人游览。
铸铁犀镇河 顺乎民心
在开封城东北隅清水河畔,有一座白墙红瓦辉映、绿树红花相间的村落,名叫铁牛村。著名的镇河铁犀就雄踞在村北一座红墙灰瓦仿古院落、飞檐挑角小亭内,高大的杨树绿荫盖地,花木扶疏,环境幽雅。
镇河铁犀所在地,正是当年的开封护城堤岸。该铁犀坐南向北,背城面河而卧,由翻模工艺铸造而成,接缝明显。它身高约2米,体宽近1米,浑身乌黑,独角朝天,两肢前撑,威武雄壮,神态逼真。它双目注视着北边汹涌澎湃的黄河,犹如一个防洪护城的哨兵。
镇河铁犀安放在高约1米的青石墩上,下为方形须弥座,四周砌有80厘米高斧垛水泥围栏,东南西北四面磴道,北面磴道东西两侧各立有石碑两座,系清代河南巡抚阎兴邦所立。
镇河铁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黄河两岸广大人民要求根除河患、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记载了开封人民同黄河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业绩。
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古人为了制服兴风作浪的水妖,有在大江大河上铸铁牛、水兽的惯常做法。例如河南陕县城北的黄河铁牛,相传为禹所铸。(牛)头在河南,尾在河北,禹以铁牛镇河患。据说清代在黄河大堤上,每隔数里,就铸有一具铁犀,坐西朝东镇守黄河。那时,人们认为黄河屡屡泛滥,是由于有河妖作怪,只有铸一尊铁犀,才能镇服黄河里的妖孽。铁在阴阳五行之中属金,金为水之母,故金能制水。而犀即神牛,牛性耕田属坤畜,坤在五行之中为土,土能克水。
为了顺乎民心,祈求神灵庇佑,增强百姓的治黄信心,于谦下令铸铁犀镇河,并亲撰《镇河铁犀铭》,文铸于犀背,希望铁犀镇守堤防,捉拿水怪,保城安民,体现了他治理黄河、造福于民的一片诚心。
其铭文曰:
百炼玄金,镕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厥堤防,波濤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水怪潜形,冯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四时循序,百神效职。亿万闾阎,措之衽席。惟天之庥, 惟帝之力。尔亦有庸, 传之无极。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五月,镇河铁犀铸成,被安放在当时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铁犀当时为坐北向南,面城背河,并受到沿河人民的供奉。后来,于谦遇害,开封人民深感其治河爱民之德,遂在回龙庙旁又建了一座庇民祠(因为于谦官至兵部尚书,加少保,又称于少保祠),祭祀于谦和与他同时治豫的名臣年富,纪念于谦治河的无量功德。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灌城,开封百姓十之八九葬身鱼腹,回龙庙和庇民祠被黄河吞没,镇河铁犀也深陷于泥淖之中。
同年,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六月十四,农民军“千余人掘河,使逆流而上,水势缓,高不过五寸”。李自成决河淹城失败,以为是回龙庙镇河铁犀作怪,即派人“用万夫移犀”“千锤百煅”,镇河铁犀左肋被穿一洞。至今,铁犀肋洞仍清晰可见。九月,李自成“匝围困城”,开封岌岌可危。大水过后,回龙庙被洪水淹毁,镇河铁犀被淤埋于黄沙之下。
入清以后,黄河在开封一带危害不断。人们怀念于谦,为求解水患灾害,在开封城西七里墩重修回龙庙,幻想以龙王治水,以保太平。此后,庙宇附近渐成村落,便以庙宇为名称回龙庙村。清末,回龙庙遭洪水破坏倒塌,庙毁村留。现该村位于开封西郊,仍名回龙庙。
清顺治年间,镇河铁犀被掘出。康熙年间,巡抚阎兴邦治豫,三年中幸无大水患,自认为有神灵庇佑,遂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捐俸重修庙宇。
阎兴邦认为回龙庙面城背河,失其方位,所以,重建的庙宇共三进院落,改为背城面河、坐南向北之势,前院供奉着河神——金龙四大王,铁犀置于后院亭中,也改为面北而卧。阎兴邦亲自撰文,改回龙庙为铁犀镇河庙,并勒石记铭,即今日尚存的改建铁犀镇河庙碑和铁犀铭碑。
然而,虔诚的迷信和祭祀激发不了铁犀的镇河神通。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六月十六,黄河决祥符三十一堡(今开封水稻乡张湾村东),开封再次遭受水淹,铁犀镇河庙又遭水浸。至清光绪年间庙已坍塌,仅存镇河铁犀和一八角亭。
目前,这尊凝聚着黄河两岸人民血泪的铁铸怪兽,屹立在古城北边的黄河故道旁,与北边滚滚东去的黄河遥遥相望。镇河铁犀用它那坎坷的经历告诉每个游人: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根除黄河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