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热点分析及展望

2024-05-07杨友露单春艳李建民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服务研究教师

杨友露 单春艳 李建民

(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基础教育研究所)

基于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迟的难题,2017 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2021 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通称“双减”)。自此,课后服务逐渐成为实现减负增效的“破局”之举。课后服务既是纾解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的路径,也是学校进一步强化和践行新课标理念,大力推进教学变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阵地。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关注我国课后服务相关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课后服务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我国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研究主要以期刊文献居多。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08—2023 年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为研究主题,以刊发在“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209篇文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课后服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困境对策、路径探索、价值归属与追寻3个研究范畴。

(一)基于困境对策视角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

基于困境对策视角的研究主要以课后服务存在的不足为基本出发点,是以问题为导向寻求解困的良方,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前期基于困境对策视角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对课后服务的研究集中在对现状问题的事实陈述上,强调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其研究质量和深度都相对较弱,且研究主题较为单一。近3 年基于困境对策的研究明显增多,开始出现实证和量化方面的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例如,李刚等以北京市131 所中小学的9741 名教师为数据来源,量化研究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现状;杨德军等以B 市大量的学校管理者和师生为数据基础,从整体性出发,系统地分析了课后服务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除此之外,研究主题也从前期单一的课后服务辐射到课后服务教师、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劳动教育服务、课后服务政策制度、课后服务非正式课程等方面。

目前,课后服务仍存在供给主体和形式单一、质量评估滞后、相关制度体系亟待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共性问题,其中学者对供给主体和形式单一问题尤为关注。王阿习认为科学教育服务存在供给主体与形式单一的现象,并且尝试从技术赋能渠道予以改善;柳立言等认为我国课后服务面临服务资源匮乏且服务形式单一的严峻考验,究其原因是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资源供给,导致学校课后服务类型覆盖面不广、服务形式趋于单一化。与王阿习不同的是,柳立言等试图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赋能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与转型发展。

(二)基于路径探索视角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

基于路径探索视角研究中小学课后服务占比较大,这类研究整体上以“双减”政策、高质量教育等时代重点任务为出发点,围绕课后服务的生态建构、治理管理、多元协同、课程建设等展开研究。实际上,路径探索更像是对国家政策和时代所赋予的课后服务任务的一种回应,具有更多的方向性和导向性。路径探索类研究主要运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共生理论,大多为质性研究,而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则较少。

首先,大部分学者都以“双减”政策作为研究背景和出发点。例如,裴娜等认为“双减”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基础教育领域课后服务生态构建带来机遇,亟须从教师、学生、社会力量3 个维度组建专职课后服务队伍,以此建构课后服务生态;吴开俊等深入分析了“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公益属性回归、提升素质能力的教育观念、延时服务的供给形式、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权责关系,探究课后服务生态逻辑的转变和重塑。上述均是基于“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生态建构的研究。除此之外,有部分学者围绕治理层面展开研究。例如,付卫东等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度出发,提出“坚持强化监管与服务引导并举,坚持分类管理与协同管理相结合,坚持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杨德军等同样在“双减”政策这一重要契机下,从关系、权力、内容、保障、教师、机制6 个方面提出了学校课后服务管理的新路径。

其次,高质量是路径探索研究视角的另一个核心要素。这类研究的逻辑在于将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作为理想目标,基于这一目标从不同视角探索其可能性。例如,付晓冰提出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作为建构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基本要求、目标追求和实践支点;汤芷诺创新性地把多元化、个性化、现代化学习空间作为高质量课后服务的重要支撑,提出建设新型学习空间是高质量课后服务的重点。

(三)基于价值归属与追寻视角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

基于课后服务价值归属与追寻视角的研究在数量上并不算多,但是在研究意义上却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类研究比较集中于国家颁布重大的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后,基于这些政策而对课后服务本质、价值、定位的再思考。例如,杨莹等指出价值是实践导向,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失序造成了课后服务目标、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课后服务价值秩序至关重要;钱洁通过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对象的差异取向、主体的多元取向、内容的素质取向、模式的“普惠+个性”取向和保障的公益取向等。在不同时空和语境下,深度剖析课后服务何去何从,明确其价值理性和顺序有助于避免实践偏离的困境。

二、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趋势分析

(一)研究方法趋于多样

课后服务研究方法逐渐趋于多样化,从早期的质性研究为主转化为质性与定量研究并重。

质性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使用历史研究法梳理我国课后服务发展脉络、定位和特点、价值归属、功能体系的基础之上,针对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二是使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课后服务实践进行比较,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课后服务模式。

随着研究者对课后服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定量研究逐渐纳入研究视野,研究主要围绕课后服务和“双减”政策的实施现状、课后服务满意度和参与水平、课后服务教育经费等方面展开,以可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建构与之相关的模型或指标,使用SPSS 等数据分析软件,对相互关联的指标和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多元化,包含应然探讨和实然分析,从而不断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二)研究视角不断丰富

课后服务研究涉及多主体、多层面、多理论、多学科,呈现出多视角的趋势。课后服务研究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政府,研究层面包括宏观政策、中观治理、微观课程,理论层面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论、委托代理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等,学科层面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策学、管理学、社会等。

(三)研究热点紧跟政策

课后服务研究发文量历经两次增长点:一是2017年《意见》出台后,研究大都集中于解决我国“三点半难题”、课后服务制度难题以及课后服务现实进路等方面;二是2021 年“双减”政策颁布后,研究大都以“双减”这一重大政策举措为背景和侧重点,开始涉及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课后服务减负增效、教育公平、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的价值和内涵以及全面发展等方面。从发文量和研究内容的变化能够得出,课后服务研究热点有紧跟国家政策的趋势,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四)研究内容创新多元

研究视角的不断丰富决定了研究内容的创新多元。课后服务研究内容跳出以往的“就课后服务谈课后服务”模式,研究内容创新多元,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课后服务的赋能问题,即通过技术、制度、组织、文化等维度突破现存困境;二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人本主义;三是深度剖析影响课后服务质量和服务实施的本质原因,即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供给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三、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展望

发达国家课后服务模式和政策体系研究,可以为我国课后服务提供有益视角,通过国内国际比较,有利于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提质增效,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点可行性建议。

(一)秉持“五育融合”课后服务理念

“五育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和谐发展,培养其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素养。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五育融合”是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关键点,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将“五育融合”贯穿课后服务目标、课程、平台全过程。

首先,“五育融合”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课后服务内容应涉及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育、艺术、劳动实践等方面,课后服务标准应体现在培养完整的人。

其次,“五育融合”要求打造融合化服务课程。学校应建设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共同发展;开发极具特色的课程群,填补长期以来社会情感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缺失;增加实践类服务课程,将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最后,“五育融合”要求搭建多功能融合服务平台。学校应建设多功能活动教室,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活动,依托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线上服务平台和虚拟化服务空间,以此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素质。

(二)推动课后服务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课后服务存在城乡间、东西部服务供给质量不均衡现象。一方面,课后服务供给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课后服务资源、师资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课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育部门应着重从课后服务教育经费来源体系、资源供给体系、课后服务软硬件设施入手,坚持发挥政策保障作用,精准对接相关地区和人群的课后服务需求,最大限度缩小服务差异,实现教育质量均衡提升。

在教育经费来源上,要扩大政府财政对课后服务的支持比重,引进社会、家庭力量,扩大社会集资;在资源供给体系上,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赋能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引入外部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依托数字化技术统整、创编新内容,实现课后服务创新发展;在课后服务软硬件设施上,要加大政策力度,保障农村偏远地区的课后服务场地建设,而对于课后服务已经开展较好的区域,应进一步增强学校和校外教育单位的力量,开发线上或线下特色课程,创造课后服务新空间。

(三)坚持发挥课后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作用

课后服务涉及政府、学校、家庭、教师、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课后服务现有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发展多元课后服务场域,协调教师、政府、家庭等多方积极参与。

政府维度上,应集中精力吸纳整合资源,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并对课后服务过程和质量给予适当监管。学校维度上,应扩大与外部服务场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外聘教师,避免课后服务的形式课堂化、内容学科化。家长维度上,应从思想上理解课后服务对于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行动上支持、配合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并对学校服务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企业维度上,应建立相关行业标准,督促行业自律,具体表现为健全与完善准入资格、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估三个标准。

(四)聚焦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课后服务供给质量。目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人数较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意愿,但是仍然存在缺乏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教师压力骤增、教师管理滞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完善课后服务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明确教师的劳动报酬权,保证教师劳有所得,保障其基本的生存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丰富激励方式,将课后服务的数量、质量、学生满意度等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增强教师的参与感、获得感。其次,要双向疏解课后服务教师压力。一方面,要切实推动教师的总体减负,开辟课后服务供给新场域,分散教师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教师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最后,要升级课后服务教师管理方式,加大对专业教师课后服务相关培训,充分挖掘教师潜能,扩大教师的自主权和参与权。

猜你喜欢

服务研究教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最美教师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教师如何说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