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特征
2024-05-07田冬
田 冬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新指标,而是对新时期教育发展模式进行迭代升级。从办学实践的角度看,学校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融合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就是具有高度成熟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及其配套的执行标准和执行方式。因此,将广义的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工作高度融合,为课程的高效实施提供导向、护航、后盾,是当下学校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二是具有引领社会教育观的专业影响力。当今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基本上都与教育观的冲突有关。部分家长、社会对办学质量的评价倾向于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为扭转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学校教育应坚持素养导向,以科学的教育观引领家长、引领社会,不断提升专业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实现从内容特色向模式特色的转型。历经多年探索,现在每所学校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身特色。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应该如何定位办学特色,一两门课程建设得好是不是构成特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学校课程有特色是理所应当的事,因为基于内容、超越内容提炼出稳定且可持续的课程模式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
四是推进教师发展从融合化走向持续性。对教师而言,当今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是如何实现学科融合,目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以学科为本位的,对教师跨界融合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这为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个实践命题:以横向的融合化专业发展带动纵向的持续性专业发展。
五是提供具有选择性的课程内容和技术手段。信息化时代,智慧校园下的“以人为本”普遍是为学生提供精准高效、可自主选择的课程服务,这也是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因此,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技术模式的便捷性就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新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应从“有没有、行不行”的指标体系和实践模式中走出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区情、校情的特色发展之路,在追求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师生的幸福体验,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上引领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从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