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
——以“表格规划与应用”为例
2024-05-06张慧霞
文| 张慧霞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初中生而言,信息科技的学习和应用不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还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表格规划与应用”为例探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
2.初步学会建立电子表格并输入数据。
3.初步学会对电子表格中数值的计算。
4.学会利用电子表格来处理复杂的数据,实现数据处理的高效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意识。
5.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规划并制作电子表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表格的建立。
2.数值的计算。
教学难点:设置条件情况下对数值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
目标驱动,讲练结合。
四、教学活动
●活动一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同学们知不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学生?
生:当然知道,这些数据入学的时候就统计过。
师:自己班的同学人数我们很容易知道,那大家知道我们年级人数是多少吗?
生:大概人数知道,准确数字就不清楚了。
师:那要想获取准确数据,有哪些方法呢?
生:把每个班的总人数相加就得到了。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虽然正确,但不够便捷,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全校学生或者更大范围内学生的信息,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工程就会很庞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Excel 表格的创建与数值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示范操作启动Excel。
2.建立新文件。
3.演示并介绍窗口的组成、作用。
4.进行数值的输入,输入完成后,保存文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Excel 文件的建立、表格的简单规划和创建以及数据的输入,通过对字体、字号的调整熟悉工具栏中一些常用的工具。)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Excel 表格的建立以及原始数据的输入和存储,但这些并不是学习Excel 的目的,Excel 的功能是对数据的处理,如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大小数据的自动排列等。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探讨这些功能。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班里的总人数,从下面电子表(表1)里哪部分能获取到以上信息呢?
表1 某班学生信息统计表
生:组别前的序列数就是人数。
师:对,这个信息的获取非常简单,在上面的表格中,我们想要知道一、二、三组一共有多少人,除了看序列数,怎样通过表格的自动运算来得到结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教学点拨: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计算机中的运算符号,运用键盘展示,打开数字键盘开关,+、-、*、/,编辑栏内输入计算公式,在运算中,必须用=,它同样是遵循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优先原则,强调在计算机中“×”“÷”用“*”“/”表示。)
师:现在我们想要知道一、二、三组一共有多少学生,应该怎么计算?我们在工具栏的右上方找一下,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自动求和符号,现在我们一起来操作,将鼠标放在统计结果的目标单元格上,然后点“∑”符号,选中所要求和的区域,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合计一栏里会出现=SUM(C3:C14)的公式,点回车,就会显示求和的结果,非常方便。
师:那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三组共有多少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是否可以呢?同学们实际操作一下吧。
生:不可以。二组的数值在一组和三组之间,没办法进行区域选择。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一、三组人数如何求和。同学们将鼠标放置在一、三组求和的目标单元格里,输入“=C3+C11”,然后回车,结果就出现在目标单元格中。有谁知道,公式中C3、C11 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一组数值所在的单元格位置是C3,三组数值所在的单元格位置是C11,所以,一、三组人数求和公式可表示为:=C3+C11。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那同学们能总结一下刚才两种求和的不同之处吗?
生:第一种自动求和方式,不需要输公式,选定区域即可,方便快捷,但求和区域仅限于连续区域内;第二种求和方法是需要输入公式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所需数值,应用范围更广。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大家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区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具有实际应用背景和问题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避免了知识的简单灌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活动二
师:刚才我们利用两种不同的求和方法,进行了人数的统计,接下来再看下面的一张表格(见表2),在表1 的基础上多了性别和身高,现在,我们想要了解这三组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处理就能快速得到我们想要的数据呢?
表2
师:我们还是将鼠标放到目标单元格上,然后在工具栏的右上方自动求和处点击下拉箭头,点击平均值,这时目标单元格中出现了公式=AVERAGE(F3:F14),点击回车,结果就得出了。
(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练习。)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所有学生的平均身高,但实际上,调查报告中更常用到的数据是男生的平均身高、女生的平均身高,在Excel 表格中,这样的求平均值称作“单条件求平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大家还是将鼠标放在要求值的目标单元格中,单条件求平均值的函数为“ AVERAGEIF”,首先选定性别区域,这时出现E3:E14,用逗号隔开,再选择女生,函数中出现E3,同样用逗号隔开,我们要计算的是身高的平均值,选定身高区域,函数中出现F3:F14,用反括号括住函数=AVERAGEIF(E3:E14,E3,F3:F14),点击回车,女生的平均身高就计算出来了。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一下男生的平均身高。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后,教师提问。)
师:有谁能说一下男生平均身高的函数怎么表示呢?
生:=AVERAGEIF(E3:E14,E5,F3:F14),唯一区别就是女生是E3,男生是E5。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完全正确,我看了一下其他同学的操作,也都没有问题,看来同学们对求平均值、单条件求平均值都已掌握了,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不同条件的组合以及其他数值的计算,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五、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究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和探究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让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有关实际问题的案例或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信息科技工具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和处理。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与沟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思路、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估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与评估。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解决思路、方法和策略,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教师可以提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评价,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路径
解决问题往往有多种路径和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路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思维,让他们意识到问题有多种解决方式,并且能够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将更加重要和紧迫。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促进信息科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践操作,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