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守护“舌尖”安全
——湖北省恩施州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纪实
2024-05-06袁辉杨勇
|文/袁辉 杨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3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喜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字招牌”。
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当作经济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自2021 年3 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单位以来,恩施州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2023 年10 月27 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恩施州榜上有名。
谋划有高度
长期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工作。成立由州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下辖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统筹。州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的实施意见》《恩施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恩施州农业生产全域绿色化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与此同时,2021 年和2022 年,州政府分别安排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专项资金200 万元和170万元。各县(市)人民政府每年都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创建工作需要。
通过强化调度督办,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工作被列为州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各县(市)乡村振兴考核,权重不低于5%。州委督查考评办对创建工作落实情况一月一调度。
创建有深度
创建过程中,全州8 个县(市)均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照创建方案抓落实,“各做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乡镇人民政府每年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少于2 次,所有乡镇速测情况实行一月一汇总。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加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其人员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目前,全州90 个乡镇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恩施州在全省率先规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将工作细化为责任体系、主体台账、日常监管和检验检测等4 类,建立“一名协管员、一张网格图、一个服务室、一个记录本、一块宣传板”的村级协管员工作机制,全州共落实乡镇监管员289 名、村级协管员1551 名。90个涉农乡镇全部配备酶抑制速测设备,80 个乡镇配备胶体金快检设备。2023 年,全州开展速测逾51.1 万批次,合格率为99.99%。
随着检测能力不断提升、执法能力不断提高、监管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监管有力度
“我们的莼菜能够成功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离不开州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咸丰县星斗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光清感叹。这是恩施州通过强化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缩影。
恩施州政府出台恩施州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动态更新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建立健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全州大力推广和使用监管App开展产地巡查,强化风险排查,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州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1 个,制定、修订一批地方标准,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目前,全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及名特优新农产品企业261 家,认证面积359.8 万亩,认证产品747 个,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应开尽开。
宣传有广度
“大家要科学用肥用药,生产更加安全的农产品。”这样的话语,在全州许多乡村群众会、村民代表会上常常听见。
恩施州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专题培训、普法宣传月活动、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方式,组织各类培训4300多场次,培训16 万多人次,不断提升全州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组建1200 余人的科技服务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等技术培训。
据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全州实现品牌培育新突破。2023 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公布,“恩施玉露”“恩施硒茶”“鹤峰茶”“利川红”等4 个茶叶品牌总价值超85 亿元;“鹤峰葛仙米”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与此同时,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恩施州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由创建前的25.16%提高到66.36%,认证产品个数和基地面积均居全省第一;“利川红”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州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6 年负增长;建成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284 个,推广面积421.4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