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界定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06王喜峰

中国水利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水利

王喜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00732,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从生产力理论出发,结合水利的特点,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定位进行辨析,对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创新、人才、产业、要素四个角度对加快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建议。

一、水利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定位

1.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极强的时代背景。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但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形成,并且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有强大推动力的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具有高质量的特征,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特别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形成的。

由于水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定位,水利新质生产力具有复杂的内涵(见图1)。在横向维度上,“水利”作为行业来看。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成果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以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牵引,将数字孪生、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水利行业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水利行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垂向维度上,“水利”作为部门来看。水利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实现水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水利颠覆性技术突破,建设能够优化战略全局的“颠覆性”工程,以基础性部门支撑和撬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在纵向维度上,“水利”作为要素来看。水利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从生产力优化布局的角度,对劳动者(人)、劳动对象(地、城)、劳动资料(产)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生产力的跃升。

图1 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

2.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定位

水利新质生产力有三重定位:一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应用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水利产业发展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水利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二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部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需要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部门的支撑,可以说没有这些基础部门,就不可能有新质生产力。水利部门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要求下,应以创新引领,加快形成颠覆性水利技术及基础设施,形成新质生产力型态的“新水利”。三是优化组合生产力三要素的重要要素。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四水四定”为制度基础,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

1.促进水利自身强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建设水利强国、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首先,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水利行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动力。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要求实现水利工程科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全面提升水利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其次,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快实现水利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对于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利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有着积极的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势必大幅度提升我国水利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水利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和水情实际,总结在工程论证、工程计划、工程施工方面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建设中国特色水利标准体系是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最后,水利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利新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科技水平,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推广和转化,势必培育出一大批行业优势企业。

2.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本身就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内容。此外,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将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水利建设中,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优化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加快提升区域、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而且能够以水为链,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区域之间的整体协调,保障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在水电能源方面,能够为国家提供优质稳定的“绿电”,大幅度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促进开放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国内外水利科技创新互动交流,提升水运能力实现内陆地区通江达海。比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升水运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内陆地区的开放能力。

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促进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促进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3.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决定着未来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水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对于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水利新质生产力需通过水的基础要素作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对城市发展、土地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产业结构进行约束,促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发展,形成先进生产力质态。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顺畅流动,使得水利新质生产力通过构建统一水资源要素大市场决定水资源的配置,让优质水资源向更先进的生产力产业中配置,避免资源的错配。

三、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1.大幅度提升水利创新能力,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动力

紧紧把握创新在水利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地位,以水利行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强化水利基础研究,推进人水关系“质”的变化。一是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必须紧紧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水利发展需求变化,以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指引数字孪生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水利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强化数字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在数字孪生水利中的基础性应用。必须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推进水利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二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的水利科技自立自强。对标世界最前沿和最顶尖的水利技术,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把握国情水情,聚焦关键水利科技问题,加快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攻关。开展水利前瞻性战略性谋划,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三是加快建设世界级水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按照世界前沿标准,提升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推进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心和水利的结合,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水利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2.强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

水利人才是水利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强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深层次促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要加强水利人才的培养能力。以培养创新型水利人才为目标,加快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水利行业的落实。加大与综合性高等院校、水利专业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加快水利行业科研院所建设,以水利行业的需求引领水利专业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水利人才。二要深化水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水利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瞄准制约水利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制度障碍,改善人才激励政策体系,以水利人才政策激励促进人才体制机制全方位改革,形成与水利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水利人才培养、使用和竞争机制。三要加大水利引才聚才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跳出水利发展水利,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前沿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与外部人才优势结合力度,配套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搭建跨学科交流人才发展平台。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增强动力,并逐步打造世界水利人才中心和水利创新高地。

3.推进水利科技产业建设,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

产业是人才和科技载体,没有相应的产业,就没有人才和科技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落脚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构建水利科技产业,以水利科技产业飞跃发展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水利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更好、更高效地发挥水利传统产业的效力和效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增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水利产业在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保障能力。二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水利领域的布局。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相应超前规划技术发展和应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与水利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应用引致创新。三要加强水利产业与未来产业融合。将水利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应用的主要场景,超前谋划,系统发展,主动对接,围绕颠覆性技术,以在水利产业的应用拉动未来产业的发展,促进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水利产业的应用。总之,虽然水利为传统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水利领域有很多应用场景,这些是水利科技产业的重要方向,是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4.强化水要素的刚性约束,夯实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要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水资源作为基础要素,是塑造生产力格局的关键要素。强化水要素的刚性约束,倒逼生产力绿色低碳化转型,是夯实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础。

强化水对城市功能的刚性约束,将水资源禀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性约束,塑造城市功能。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城市,限制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发展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强化水对土地使用的刚性约束,按照水资源禀赋,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强化水资源对耕地和绿地的刚性约束。强化水对人口分布的刚性约束,按照水资源禀赋,对不适宜人口大规模聚集发展的地区提出约束性举措。强化水对产业的刚性约束,加强水作为基础要素,重塑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促进生产力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

四、小 结

由于水利是传统基础性行业,水利新质生产力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从产业发展来看,水利产业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交叉融合,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应用到水利产业之中,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从部门发展来看,水利必须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实现水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水利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建设能够优化战略全局的工程,以基础性部门支撑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从要素来看,水利必须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基础,对生产力要素的不合理配置进行优化,以水要素倒逼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必须从创新、人才、产业、制度出发,形成“四位一体”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水利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