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
2024-05-06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彭健辉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彭健辉
创作背景:
手机因其强大的功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诱发近视。
传统的手机支架几乎只有摆放手机这一种功能,对自控能力较差的群体起不到实时监控和提醒的作用。因此,我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以保障用眼安全。
作品结构:
图1 作品外观图
图2 作品内部结构图
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由树莓派、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风扇、舵机和显示屏等构成。
超声波传感器能够通过超声波探测传感器与前方物体的距离;红外传感器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能够较为精准地测量物体是否靠近;舵机能控制部件以一定的角度转动;O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时间、屏幕与用户的距离、使用时长等信息;按钮用来控制电风扇风力,在天气炎热时加快周围空气流动,达到降温的目的。
制作过程:
1.3 D建模
我利用三维图形图像软件Blender进行3D建模,设计出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的外观和内部构造。在模型上开孔,方便连接电源和开关。在模型上加连接柱,用于固定器件。设计加强筋,避免结构变形。
我使用Creality Slicer切片软件对手机支架模型进行切片,并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手机支架各部件。
图3 3D建模图
图4 模型切片
2.搭建硬件
确定每个元器件都能正常运行后,我开始组装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我先将树莓派、按钮、OLED显示屏安装在模型内部,增加支架总质量。再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模型的外侧,更好地节省内部空间,同时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将舵机安装在手机支架上部,用于控制手机支架转动。最后安装红外传感器、电风扇等电子元器件。至此,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组装完成。
图5 3D打印模型
图6 手机支架组装及调试
3.编写程序
我使用古德微平台添加控件和图表,并进行参数设置,实现可视化反馈。
操作方法:
将手机放置在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上,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物体,向树莓派发送信息。树莓派接收到信息后,启动OLED显示屏、舵机、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同时,可以通过物联网向手机支架发送使用时长,以控制使用时间。
使用时,如果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人脸与手机支架的距离小于45 cm,舵机便带动手机支架转动,音响播放“太靠近了,请远离”。当检测到人脸与手机支架的距离超过45 cm,过2秒后,手机支架转回原位。这样,可以使用户与手机保持一定的距离,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在使用时间内,如果移走手机,则各电子元器件关闭。如果达到设定时长,则舵机带动手机支架转动,音响播放“时间到了”,以限制使用时间。
使用完毕后,树莓派向手机端发送使用时长、支架转动次数等数据,并形成可视化图表。
创新点:
1.可向手机支架发送“使用时长”指令,实现对手机支架使用时间的控制。
2.通过红外传感器的使用,提高手机支架计时的精确度。
3.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距离,并使用O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用户与手机支架的距离,同时配合音响播放指令,起到双重提醒的作用。
4.舵机带动手机支架转动,实现强制护眼的目的。
5.使用完毕后,手机支架通过网络向手机端发送本次使用情况的文字、图表等数据信息,让用户及时了解本次的手机使用情况,以达到纠正错误用眼行为的目的。(指导老师:周婷)
专家点评
彭健辉同学的交互型智能护眼手机支架,是一件源于自身兴趣的创客作品。这是因为就其相关关键词查新的结果表明,涉及智能护眼的手机支架专利,如“智能手机支架的设计”和“一种电子智能的手机支架”等已分别于2019年、2022年公开。彭健辉同学依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产生了类似的创意,并将其物化与大家分享,充分体现他的创新热情,以及对3D建模、搭建硬件、程序编写等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
这里应指出的是,作为青少年学生来说,在以项目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素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题的原创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原创能力,以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