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策略

2024-05-06林淑琴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驱动创设中心

林淑琴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区笏石中心小学

小学课堂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始终得不到提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前沿的教学理论逐渐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其中就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学习中心课堂构建这两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如何使二者融合发展,扩大彼此的作用效应,还需要广大教师深入探索。基于此,本文以二者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任务驱动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心课堂策略。

一、基础理论分析

(一)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在于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同时以探究式学习来保证学生维持积极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对问题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并不单单代表知识任务,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一项活动、知识资源,也可以是特殊的教学活动,但总体来说,“任务”是教师教学目标的具象化,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个的任务来实现对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而发展学生对学科知识认知、积累以及运用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结构的转变、学生定位的转变,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核心素养落地。

(二)学习中心课堂

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这一概念与教师中心课堂有很大区别。首先,教师在学习中心课堂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引导者和辅导者,并不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其次,学习中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进步,同时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类合作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活动等,充分发挥课堂“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勇敢追求自身发展。最后,学习中心课堂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学生中心课堂”,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又保障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紧密联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教师的辅助作用。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是育人方式转变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学习中心课堂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构建学习中心课堂是创立新型教学的最直接的抓手,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最实质的切入点。

二、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策略构成要素

将任务驱动和学习中心课堂充分融合,就形成了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二者融合使整体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教学要素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笔者将围绕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教学要素。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应当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将学习任务贯穿始终,而学习任务需要有序推进,因此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设计:一是创设大任务,可以称之为主任务,需要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整合学习资源以及真实情境来精心设计;二是分解子任务,需要教师细致梳理教学目标落实线索对主任务层层分解,从而形成子任务;三是搭建任务支架,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利用典型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通过验证式和体验式交叉的学习方法来创造性地使用资源,高效完成任务,进而全面落实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

(二)学习环境的构建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需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进行:一是推动主体地位的转变,将学生从课堂边缘拉回课堂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挖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带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任务;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此处重点强调有效教学情景和学习情景的构建,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景,创设与教学内容融合统一的学习情景,推动学习任务的进展。基于以上考量,建构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将有效改变课堂教学生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落实。

(三)学习过程的引导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习中心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引导的程度,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以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实施策略

(一)情境创设,提出任务

教师要想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应当加强情境创设,秉持任务设计的情境性原则,创设与当前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化、形象化。

创设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总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问题源于生活中的某种情境,离开了生活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打造学习“大任务”。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间的简单换算”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数学情境:“同学们,每年除夕大家是不是都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呢?你们知道每当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主持人和大家一起倒计时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吗?”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完成课堂导入。

(二)心智驱动,探究任务

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智水平,以提高学生心智为目的,打造任务链,提出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当在创设情境之后提出学习“大任务”,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打造完整的任务链,让学生抱着“抽丝剥茧”的态度来分解主任务,从而层层递进、阶梯式地完成环环相扣的子任务;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合理设置任务的难易程度,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为例,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如图1所示),并提出学习任务(如图2所示)。

图1                                图2

问题情境围绕“什么情况下,老师会派7个人参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这一学习任务,可以广泛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一任务难度不大,起点较低,每个学生都可以用写、画、算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学习任务设计的起点较低,参与度广,大多数学生有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但是这一数学任务也是有挑战性的,随着班级不同层次学生作品的呈现,生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地由具象作品抽象到韦恩图的过程,从而体会集合思想,在逐步递进中形成教学思维。

(三)交流提升,感悟任务

教师要想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应当提升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效果,使学生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可以通过搭建学习合作小组、开展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课堂交流效率。同时,教师在构建学习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共同发展,即学习小组应当具有共同的目标,学生在明确个体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小组合作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协商等多种方式来达成共同目标;二是科学分组,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水平以及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层级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均衡搭配、优势互补;三是明确分工,避免学生出现太大的分歧。教师应当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小组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为几个合作小组,来增进学生交流,共同进步。首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项目主题,设置以下任务:煤矿厂有两辆车要运煤,蓝色卡车一次载重2吨,红色卡车一次载重3吨,每次每辆车都要装满,怎样装才能恰好运完8吨煤呢?其次,让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探究装载运煤的规律。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汇报项目成果,教师在听取汇报之后一一点评,这样能够凸显实践性、思维性、自主性和教育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思维发散,拓展任务

教师要想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应当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创设具有拓展性质的任务,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思维逻辑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教师要梳理教材,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创设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任务,并呈现梯级上升,将探究性任务活动与本课教材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使用情境,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教师可以设计阶梯递进的学习任务,先提出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教师这里有个表格,分别记录了某小学六年级同学喜欢的体育运动,你们能帮助老师计算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学生完成计算之后,教师再抛出这样的问题:“在同学的帮助下,老师完成了这个表格,那么从这个表格中你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等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将任务升级:“通过这个表格大家是不是很难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数字与总量的关系呢?那么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吗?”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往扇形统计图方面思考,以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完成制作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大家画的扇形统计图都很正确,那么大家可以开动小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通过制作扇形统计图来解决的呢?”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并给予其鼓励,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五)学习反思,评价任务

教师要想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应当注重学习反思,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任务评价,构建多元化的学习任务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体现评价的针对性,又要体现评价的互动性。一方面,教师应当开展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民主性评价,除了常规的教师对学生進行评价之外,还可以拓展评价方式,积极开展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便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同时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优点,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

其次,教师注重评价内容的维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评价内容应当具有三个层面的维度:一是知识掌握层面,即通过评价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二是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即通过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学生在展示和汇报学习成果时的表达是否清晰、明确,从而重点进行强化和提升;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即通过评价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团结合作意识,是否能够发扬探究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任务驱动的学习中心课堂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围绕情境创设、心智驱动、交流提升、思维发散、学习反思等要点来构建学习中心课堂,充分发挥任务驱动的作用,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充满活力的全新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驱动创设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