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

2024-05-06杨良源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深度法治道德

杨良源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透过全局性思维和以任务为导向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大单元设计的意义,指出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设计基于大的主题或任务,对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判断分析、整合重组,构建一个目标清晰的任务情境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统筹课堂确保每个单元目标与总体目标相匹配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当今社会愈发重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以及全面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度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教学模式。其中,基于大单元设计的深度教学策略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强调整体性思维和任务驱动,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实践意义,致力于为教师提供更系统和实用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朝着更深入、更全面的发展方向迈进。

一、大单元设计的具体内涵

大单元设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方法。该设计理念强调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划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大单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其在德育和法治方面全方位发展。在大单元设计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整体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道德素养。其次,将这一整体目标细化为若干大单元,每个大单元侧重一个具体主题,如公民责任、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每个大单元内部包含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以形成有机的教育结构。再次,大单元设计注重多元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大单元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设定清晰而明确的主题任务,教师有机会引导学生深度探讨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概念,进而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任务中,学生将直面具体的伦理和法治问题,并权衡利弊,从而形成对道德价值的独立判断。明确的主题和任务使学生在情境任务中亲身经历,深入思考伦理和法治的重要问题,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而且使其更富有同理心,更加关注社会责任。这样的深度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道德层面得到提升,也为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正确行为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大单元设计所强调的整体性思维和任务驱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具有深远意义。相较于传统的知识点灌输,大单元设计以设定明确的主题和任务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大单元设计学习背景下,学生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零散的知识,而是被鼓励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不再死记硬背知识点。通过情境任务的设计,学生被引导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使其从被动的知识获取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融入一个整体框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其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学科,还能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单元设计所强调的深度教学不仅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还是一种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有计划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会、法治和伦理的深刻理解,超越简单的知识掌握维度,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入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拓展学科学习深度。同时,大单元设计注重整合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结构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面对大主题或任务时,需要将多个知识领域相互关联,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逐渐成为有思考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不仅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具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困境

(一)教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教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的困境在于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坚持以及对新兴教学方法的认知不足。一些教师可能依旧秉持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灌输更多的知识点是有效教育的唯一途径。这種观念的形成很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教育环境中,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递,而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整体性思维的培养认识不足。此外,一些教师对新理念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在快速发展的教育领域,涌现了许多关于整体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的理念,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深入了解这些理念的实质,可能难以转变过时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一旦形成,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转变,不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单元设计的深度教学。

(二)教学开展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开展模式相对单一的难题根植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传统依赖和长期形成的惯性。这一状况来源于传统教学范式对教育者的深刻影响,使一些教师难以摆脱以讲授为主、专注于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将教师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被看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单一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因为教育体系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偏好而形成了依赖模式,可能觉得传统方式更熟悉和安全,更容易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获取效果显而易见,却可能削弱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等深度主题上的主动学习体验。

(三)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源于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依赖和固有模式的延续。一方面,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机械性的应用,而较少关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反映了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对量化评价的偏重,强调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可能使课程评价体系在大单元设计的深度教学中显得相对薄弱。另一方面,评价體系的不足也可能与评价目标的定义和设计不够明确有关。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未能充分考虑大单元设计所强调的整体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评价体系可能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缺乏对深度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义,评价体系很可能无法顺利转变,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

四、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

(一)完善整体教学计划

为了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首先要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整体教学计划。教师要仔细分析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学科要点,确保主题的明晰性和目标的清晰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并设计合理的学科活动,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贴合整体教学目标。其次,在明确单元教学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计划内容。例如,制定详细的课时安排,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以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同时提供多角度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确立正确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以“崇尚法治精神”这一单元为例,教师要深入研究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学科要点,以确保“崇尚法治精神”主题的明晰性和目标的清晰性。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梳理,建立一个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并设计合理的学科活动,以确保整体教学计划贴合单元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教师可以融入“尊重自由平等”和“维护公平正义”两课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核心概念,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真谛、追求和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拓展单元教学内容

深度教学要求拓展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深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问题解决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在拓展教学内容时,注重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促使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记住知识点,还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道德原则和法治精神。

以“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为例,在“共和谐乐章”一课教学中,教师选择音乐作为探究媒介,学生不仅学习音乐元素,如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如何通过和谐的元素共创美好乐章,这涉及集体中的个体协作与和谐,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集体生活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领悟协作与共和的道德原则。在“美好集体有我在”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美好集体的向往和自己在其中的成长感悟。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集体中个体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个体对集体的责任和奉献。

(三)组织单元教学活动

在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单元教学活动是确保学生全面理解并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巧妙设计的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实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深化学生对公平正义概念的认知,可以组织一个模拟法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法官、律师、被告、证人等角色,通过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方式,深入了解司法系统的运作,同时运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辩论、表达观点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中。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些涉及道德困境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例如,走访社区,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这样的实地考察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而且培养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深刻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强了其对道德与法治概念的理解和认同。

(四)完善单元评价体系

深度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设计评价体系时,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项目作业、口头表达、小组展示等。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等深度主题学习中的理解程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首先,项目作业在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项目作业,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对道德与法治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形式的评价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掌握情况及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口头表达是一种直接展现学生理解深度的评价方式。通过参与课堂讨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学生能够表达个人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见解,展现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这种形式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小组展示也是一种高效的手段,用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还是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展示,学生可以共同呈现对单元主题的研究成果,展示在实践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小组展示过程和成果,评价学生在协作中的表现及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结语

以大单元设计为基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对单元教学主题的明晰、教学内容的广泛延伸、多样教学活动的有机组织,以及综合评价体系的系统建构,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策略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路径,为培养具备深度思考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深度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