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时空下的科幻电影叙事特征
——以《回到未来》为例

2024-05-06蔡心若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2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马丁时空

蔡心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1 《回到未来》的影史地位

安德鲁·图多曾说:“当人们把某部电影描述成‘科幻’电影的时候,也就是在说它跟其他那些被叫作‘科幻’的电影具有某种共同——一种无法定义的‘x’。”这类电影尝试着以未知的事物——即无法定义的“x”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并通过更深层次的科学的幻想,调和现实社会的冲突或完成对未知时空的想象。

早在1902年,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就已将科幻电影的雏形搬上了银幕。但早期的科幻电影往往围绕着外太空的冒险进行叙述,强调对外太空中未知生命的想象,如外星人、外星球、星际旅行等。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外星探索的主要活动不再发生在遥远的星系,而是回到了地球上[1]。比如本文所分析的《回到未来》就将视野放至地球上的时空穿梭,通过多重时空,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勇气的故事。该片是20世纪80年代科幻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作品,从商业层面来看,导演选择了以男性英雄为主人公,通过麦克弗莱的形象,使影片打入了家庭观影圈内部,成为20世纪80年代大受欢迎的家庭科幻电影中的成功之作;从文化层面来看,男主角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科学极客,不同于传统科幻电影中具有战斗力的形象,他在影片中的魅力多来自共情力和头脑聪慧;从精神层面来看,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回到未来》的讨论主题与时代精神中压抑的部分存在着某种无意识的共通。话题的强烈探索兴趣,都通过时间旅行的形式,表现出对以上话题的一再回访。

在《回到未来》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幻影片开始采用时空旅行的概念。而“回到未来”这一元素的受捧,也让影片迎来了续作,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观众对多重时空的想象。

2 《回到未来》中的多重时空

《电影语言》中提及电影有权成为时间的艺术,它同时也能绝对地控制空间[2]。因此,对“时空”的解构成为电影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叙事方法,尤其在科幻电影中,对时空的解构能够帮助影片完成幻想部分的创作。

在物理学范畴中,“时间”与“空间”都是单一且连续的,这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在其他类型的电影中,往往也遵照这一“唯一、单向且无法停止”的时空观,时间恒定向前流动,空间的移动需要实际过程。而科幻电影不同,其时空观建立在影片需要向观众传达的信息之上,完全消解了物理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时空观,如穿越、循环、倒溯等在现实中未被证实的推论,都在特殊的拍摄剪辑手段和特效的运用中搬上银幕。由于科幻电影时空无须遵循现实,其中的时空设计便可以根据影片的主题而转变,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这些情境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并不会引起观众的不信任,反而成为一种存在于电影世界里的独特元素。

作为早期运用多重时空的电影,《回到未来》对重构时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时间穿越上。时间穿越,即电影人物(身体或灵魂)回到过去,或者穿越未来,人物在一条时间线上进行不规律的时间活动。这一灵感来源于人类对于掌握时空的渴望,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这一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梦想被搬至银幕,最终完成了人类对于时空的想象的闭环。《回到未来》的诞生,昭示着电影对穿越时空这一想象的尝试,并将非线性时空观造成的多重时空渐渐带到了观众面前。

3 《回到未来》中多重时空的叙事特征

《回到未来》是叙述时空穿越故事的早期作品,讲述了高中生马丁通过时间机器意外回到过去的故事。在1955年,马丁遇到了自己的父母,因为正义感爆棚营救了被霸凌的父亲,他的母亲竟然爱上了他。为了阻止自己的消失,马丁必须在一切还没有失控的时候回到未来,并让父母像在原来的时空一样再度相爱。

电影的叙事文本可以划分为里外两个层面,具有多重时空的电影在两个层面上都有着特殊的叙事特征。里层故事是影片的表达对象,指影像故事讲述了什么;外层讲述是影片的表达形式,指影像故事是如何讲述的。

3.1 里层故事

因为穿越的设定,主人公的时间线上出现了单一的跳跃,造成了影片的多重时空叙事,并为故事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情节。

3.1.1 人物塑造的唯一性

在以时空穿越主导的科幻电影中,主人公需要通过特殊的手段去往过去或未来,并在异时空中进行活动。而当主人公“着陆”后,时空差异将为他与当地人创造巨大的鸿沟,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不同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让他在异时空中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并非人物的自带属性,而是一种来到异时空才会具有的排异。

在《回到未来》中,马丁误用时空机器来到了30年前,而30年前的时空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可以将马丁想象为身在异乡的游子,意外闯入了新世界,他带着未来的烙印,在过去的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时光的流逝带来生活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经历过未来时空的马丁拥有与异时空中其他人不同的思维,他驾驶的穿越机(与现代汽车外形相似)与难以调整方向的马车相撞,他口中的高楼大厦与20世纪50年代的农场建设完全不同。当这些对撞的认知集中在马丁身上,他便在异时空中有了唯一性。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时空的“异客”,马丁已经对事件的未来一览无余;作为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先知”,他知晓应当将故事线如何塑正。如此将“异客”与“先知”结为一体的人物,在任何一重时空中都有着唯一性,从而将戏剧矛盾与叙事话语权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

3.1.2 强关联的因果叙事

在涉及时空穿越的影片中,主人公所在的原时空与穿越后的异时空存在着某些差异,即一种充满矛盾的“错时”,这种错位会由于自然时间(非叙事时间)的流动而在故事中构成强烈的因果关联。角色如何克服因果关联来完成任务的多种可能性,增强了故事的丰富性,使得叙事更为紧密、激烈。

在马丁通过时光机抵达的时空中,父母还没有相爱,而他的出现和无意中的英雄救美,竟然让父母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偏移,如果不能修正自己的穿越带来的新发展,马丁将无法诞生,从此消失在任一时空中。为了让自己顺利出生,让一切都回归正轨,马丁必须想办法让父母按照过去一样相知相爱。

作为一种“错时”人物的存在,马丁在异时空中被迫迎来了任务,即父母的结合,任务失败的代价则是他的消失。这样具有强关联的因果叙事,将马丁牢牢绑在异时空的世界里,而非异时空的单纯过客,一方面使得人物动机更加合理,从逻辑上有着需要展开行动的动机,另一方面使得使得故事情节连接紧密、时限紧迫,进一步推动了叙事发展。

马丁对异时空中父母两人的情感问题存在着信息差,他在过去作出的选择,都需要在回到未来后承担结果。这样的因果叙事,让故事逻辑形成了严密的闭环,推动着情节的快速发展。

3.1.3 重因果的叙事主题

“因果”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教义中定义事物关系的基本理论,强调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由此引起人们在前世、现世和来世三世的轮回[3]。

尽管《回到未来》是一部美国科幻电影,但其采用的多重时空叙事与“因果论”有着较强的联系。主人公穿越的多重时空,在穿越前后形成新的闭环,就仿佛一次“轮回”的发生。主人公在过去的行为,通过一系列蝴蝶效应的发酵,最终在未来时空中得到反映,遵循着“前世因,今世果”的理论。马丁在穿越后接触到了年轻的父母,而其带有未来属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状态无意中影响了他们。在马丁所处的原时空中,他们是一对木讷呆板、生活拮据的无趣父母,当马丁回到未来后,他们变成了一对风趣幽默、事业有成的伉俪。这一变化,为影片充满温情的主题更添一份深邃,“有因必有果”,珍惜当下的每一寸时光和每一个选择的机会,在时空流逝之间,人生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3.2 外层讲述

古典主义“三一律”被广泛应用在电影叙事中,即用对时间、地点、事件的叙述,就能构成一个简单的常规叙事。然而这样的叙述结构,已无法满足科幻电影的叙事要求。因此,借用对电影时空的解构和重组来完成故事讲述方式的重构,成为科幻电影表现其幻想性的绝佳手段。

“时间畸变是一切虚构叙事,尤其是电影叙事的中心环节。同时,我们也看到,电影叙事的时间畸变由于空间因素的渗透而变得颇为复杂。”[4]由于科幻电影无须遵循现实时空观,对于多重时空的书写,让非线性叙事能够被观众轻易地接受。不论电影人物是回到未来还是穿越到过去,都创造了新的时空。当影片视角跟随着主人公进入新的异时空,文本中的线性时空便受到分割,又随着主人公对原时空的回归形成完整闭环。如何叙述这个闭环,则是电影本身的重要叙事命题。

《回到未来》在多重时空造成的非线性叙事下采用了“三段式”的讲述方法,将电影分成了三段。“三段式”讲述多以时空的改变作为分割点,以开端描绘主人公所在的原时空,交代人物前史和故事背景,中段讲述主人公在异时空的任务和困难,尾段讲述主人公回到原时空的见闻。在影片中具体表现为:先介绍男高中生马丁的家庭状况,引出歹徒闯入实验室的事件,马丁由此穿越;然后叙事时空变为30年前,描绘了马丁试图恢复父母关系、想方设法回到原时空等情节;最后马丁重回未来,发现父母因自己的穿越发生改变,一切走向美满。

4 《回到未来》中多重时空的叙事价值

在《回到未来》之后,运用多重时空的科幻电影层出不穷,如《盗梦空间》《蝴蝶效应》等,都在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是高票房还是高观看量,都昭示着这类电影受到创作者与观影者青睐的程度。

4.1 解构“时”“空”,延展故事潜力

多重时空是电影在故事时空中产生的时空畸变,时空的复杂变化是对于传统单一线性时空的一种解构[5]。

在非多重时空的影像中,“时间”和“空间”都并非创作者笔下的可控变量,时间线需要按照自然时空观线性流动,叙事空间更加集中、单一,只能在自然空间的合理位置下进行改变,可变动幅度小。因此影片只能在外层叙述上对“时”“空”进行自由重组,采取非线性叙事的方式丰富影像的可想象“时”“空”,使电影叙事受到极大制约。《回到未来》的故事将会变成一部家庭教育与科普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影片,博士因为未能研究出时光机而变成不被俗世接受的科学怪人,马丁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最终成为现代社会充满压抑情绪的缩影。

多重时空则为叙事延展了更多潜力,让故事跳脱出单一时空的套路,使得影片在里层故事和外层叙述中都可以将“时”“空”当作一种变量元素进行处理。两个层面上的变化,如同乘法一般,为故事带来了成千上万种发展可能。这是多重时空拥有庞大叙事潜力的一种体现,不仅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延展创作者想象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和重塑的新鲜刺激。

4.2 人物关系畸变,引发戏剧矛盾

在非多重时空的电影中,人物关系难以发生因果关系以外的意外改变,必须遵循自然时空的逻辑发展。如一对恋人因为种种暧昧从陌生到熟悉,再因为种种矛盾从相爱到记恨,有着明确的“因”和“果”。但多重时空之下的时空畸变,为人物关系的转变带来了更多可能,有利于引发戏剧矛盾。

穿越时空能够让主人公从原来的人物关系中脱离出来,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异时空中,人物能够在关系网中完全独立,如当一个人穿越到过去,他原时空的家人将会变成陌生人。《回到未来》中的马丁就经历着这样的变化,当他回到30年前,父母只是和自己同龄的少年,他和家人的关系转变为同龄伙伴。而影片最令人震惊的戏剧冲突——母亲洛莲对马丁的狂恋与追求,正来源于这一人物关系的畸变。如果洛莲的爱慕只是正常青年男女间的悸动,并不会让观众对此感到吃惊,而人物关系的转变,启发了观众对于这一情节在人伦层面的思考,引发了令人记忆尤深的戏剧矛盾。

4.3 “游戏化”叙事,激发观影兴趣

在采用多重时空叙事的电影中,主人公必须在时空观的假定下不断完成任务以推进叙事,这使得电影呈现出“游戏化”的叙事特征。当影片的目标、情节等元素,被游戏化地呈现为“大boss”“主线任务”等意象,观众将在观影中形成游戏般的沉浸感,不自觉代入主人公的身份,以第一视角过关斩将、完成终极使命。影片的角色形象被不断取代,让银幕外的观众也能体验到任务成败的喜与悲,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在《回到未来》中,故事就以“让爸妈相爱”“拯救父亲”等目标作为“支线任务”,“回到未来”作为“主线任务”,编织了一场酣畅淋漓、惊险刺激的冒险游戏。马丁视角下的叙述,引导着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马丁的世界,并跟随他战胜“小怪”与“大boss”,最终迎来重回未来的合家欢结局。观众的情绪也在“游戏”中被放大到极致,先是“乘坐时光机”来到过去的惊喜,再是于陌生环境遇到各种突发状况的紧张,然后是“最后时刻被闪电送回未来”的喜悦。每一情节点都激发着观众想要参与其中的欲望,使得观众与片中角色的感情高度重合,在沉浸自我的同时,探索叙事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当运用多重时空叙述故事的科幻电影搬上银幕,科幻电影本身就拥有了更大的舞台。时空畸变为故事带来更多潜力的同时,也为科幻电影的叙事带来了更多可能。经过对《回到未来》这部早期科幻电影的分析,不难看出多重时空下的电影作品在故事和文本层面都有着特殊的叙事特征,并能够为影片带来故事潜力和戏剧矛盾,有着极强的叙事价值。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马丁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镜中的时空穿梭
神笔马丁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维马丁的诗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