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砖幕墙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24-05-02梁金山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5期
关键词:砌筑幕墙砂浆

梁金山

真砖幕墙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非结构主体构件,其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选材、砌筑、质量控制等方面。在当前建筑领域追求绿色、环保、立面效果的趋势下,真砖幕墙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因此,深入剖析真砖幕墙施工过程的关键技术,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1 工程概况

以北京市昌平区霍营地区新干线住宅小区三期(A、C、D、E、F、G区商品房及E 区回迁房)项目(D1#住宅楼等30 项)住宅楼外立面装饰工程为研究对象。项目东至霍营东路,南至黄平东路,西至霍营西路,北至霍营北路,总建筑面积231655.96 m2。本项目包括18 幢住宅楼以及配套公建,总体设计标准严谨,结构复杂。为确保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了科学的工程各项指标和标准。工程设计充分考虑地震安全性,采用8 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g代表重力加速度,值约9.8 m/s2)。同时,建筑的地面粗糙类别为B 类,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正常使用年限为50 a,这些标准的设定旨在确保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项目建筑类型为二类高层/多层建筑,共有18 栋住宅建筑,涵盖地上6 ~10 层,地下2 层,建筑高度为23.70 ~29.60 m。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差异为项目带来了独特的空间设计,使其在整体布局上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建筑美感。在外墙外饰面设计上,采用柔石饰面、仿石涂料饰面等多种材料,为建筑外观增色不少,这种多样化的外墙装修不仅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感,而且符合现代建筑对外观设计的多元追求。

2 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2.1 砌筑质量要求高及应对措施

在新干线住宅小区三期项目的真砖幕墙施工中,砌筑质量要求高是其技术难点之一,其涉及幕墙的稳定性、垂直度、平整度、观感质量以及整体装饰效果等。为应对这一技术难点,应制订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确保砌筑过程中质量目标的实现。

为确保施工质量,成立了质量创优夺杯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全面领导实施。该领导小组不仅具备决策权,而且能协调各方资源,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总工程师直接负责,为质量管理提供了高效的决策保障。同时,可充分认识到项目的特殊性,在砌筑前就组织了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及各分包商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技术培训与交底。通过系统的培训,使项目参与人员了解该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措施,提高施工人员对砌筑质量的认知水平。在保障砌筑质量方面,物资采购非常重要。除了按照公司内部材料采购招标程序采购物资外,对主材和直接关系到质量的材料设备进行了择优选取。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与材料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合作,从源头上保证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此外,建立严格的质量制度和创优计划制度,并强制执行。在该过程中,实行计划管理,砌筑前必须坚持“样板先行”制度(尤其是窗台、洞口、大面、包柱、阴阳角、圆弧段等部位)。对所有质量问题坚持“质量会诊”,确保每个工序都保质保量完成[1]。

2.2 砌筑异型砖的加工及砌筑难度大

在新干线住宅小区三期项目的真砖幕墙施工中,针对砌筑异型砖的加工和砌筑难度大的技术难点,需要在分析难点后,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异型砖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在砌筑异型砖时,结构平面的凸出部位较多,同时伴随着较多的破砖现象,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手段解决。此外,挑檐竖向砖的“L”形状较多,这也增加了砌筑的难度,不仅需要精准的计算,还需在实际操作中保证“L”形竖向砖的准确性,以确保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为解决结构平面凸出部位较多的问题,在施工前期,应组织技术人员提前熟悉排版图,详细了解异型砖的砌筑位置,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放线,准确统计异型砖的数量。通过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更好地应对凸出部位的复杂情况,降低了砌筑难度。同时,在面对“L”形挑檐竖向砖较多的情况下,选择有经验且信誉良好的厂家直接加工订货,保证异型砖的生产过程更为专业化和标准化。此外,对于异型砖的砌筑,在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加工棚,并采用台锯进行切割,以保证异型砖在实际施工中的准确性,提高异型砖的加工效率。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加工区域,更好地满足了异型砖的形状需求,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2]。

3 真砖幕墙施工的材料要求

砌块砖的要求。砌块砖是真砖幕墙的主要构成材料,应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在施工中,砌块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抗压强度平均值≥20 N/mm2),以确保其在承受压力和荷载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砂浆强度等级≥M10,符合《预拌砂浆》(GB/T 25181—2019)、《预拌砂浆应用技 术 规 程》(JGJ/T 22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11/T 696—2016)等规范标准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

砂浆的要求。低碱砂浆在真砖幕墙的施工中同样重要,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以确保整个墙体的牢固性。此外,要对砂浆使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超过规定时间的砂浆会导致粘接不牢固,影响墙体的整体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5 min;且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3]。

水的要求。拌制砂浆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规定,不得采用含碱量高的水源。

拉结筋的要求。在真砖幕墙中,拉结筋是连接墙体结构的关键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拉结钢筋网片须采用工厂加工的方式,事先下料,放置于作业面随砌随用。竖向穿砖钢筋的要求是采用三级钢10 mm 钢筋,而横向钢筋网片则采用φ6 mm。此外,拉结筋的表面要求进行镀锌处理,确保其具备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对镀锌层也有具体规定,镀锌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 μm。

4 真砖幕墙砌筑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真砖幕墙的砌筑工作时,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最终质量达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样板墙的建设。在正式施工前,务必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砌筑一个样板墙。特别是外叶墙,应按照排砖图砌筑。该样板墙将作为指导工程的典范,大样图待设计、监理和业主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完善。

2)拉结件的固定。采用后植钢筋法固定拉结件:第1,植筋前应根据外墙砖排布位置进行放样,拉结筋布置间距不得大于400 mm(水平及竖直方向)。第2,进行外墙打孔,打孔深度满足植筋深度要求,且不应小于15d(d为钢筋直径)。第3,φ6 mm镀锌拉结筋植筋前应对钢筋锚固范围内镀锌层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拉拔效果。第4,已固定好的拉结件不得再移动。拉结件在外叶墙上的部分应全部埋入砂浆,端部应弯90°,弯折段长度不小于60 mm;与墙体水平钢筋网片搭接焊连接(搭接长度≥60 mm),以确保其稳定性。

3)留槎和预留洞口的设置。砌筑过程中,不允许留槎及洞口预留。施工前,先绘制整堵墙面排砖图(深化图),明确细部作法。如遇设计不明确部位或未准备充分,不得开始该墙面砌筑。

4)清理挂灰和清扫孔的设置。在脲醛发泡夹心墙砌筑时,每砌一层砖应清理两侧挂灰。每层底部宜留有清扫孔,通常设置在内叶墙上(蒸压加气块墙上)。清扫孔用于清除空腔内的砂浆及杂物,然后封堵清扫孔,可以确保墙体内部的清洁和整齐。

5)泄水口的设置。外叶墙在底层墙体底部每层挑檐处的墙体底部设置泄水口,泄水口间距宜为500 mm。其设置应在竖缝内埋设麻绳,以保证脲醛发泡保温材料灌注后能够顺利将麻绳抽出。

6)灰缝处理和勾缝。在砌筑过程中,水平缝和竖缝应随砌随刮平,防止砂浆和杂物落入两片墙之间的空腔内。外叶墙应随砌随划缝,深度宜为8 ~10 mm。勾缝阶段要使用专门的勾缝剂,颜色一般为深灰色,以勾画出整齐而美观的灰缝。

7)勾缝的施工。当清水墙砌筑完成时,应使用专用勾缝剂根据建筑要求统一勾缝。在勾缝时,需要用平尺板对齐灰缝,确保灰缝没有空虚和不齐之处。然后,使用溜子顺着平直板在灰缝上耕压出缝子,先耕横缝,后耕竖缝,缝深度按照设计说明进行。

5 真砖幕墙施工过程技术分析

5.1 砂浆的拌制

砂浆拌制时,应确保砂浆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经过试验确定,并采用重量比进行拌制,以确保每批次的砂浆都具有一致的性能,从而确保砌筑质量。砌筑砂浆的拌制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确保砂浆充分混合,避免出现未搅拌开的砂石,影响砂浆性能。搅拌时间不少于1.5 min,确保砂浆达到均匀状态。拌制好的砂浆需随拌随用,避免放置过久导致其性能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盛入灰槽(盆)内的砂浆如有泌水现象,必须在砌筑前重新拌合。因泌水的砂浆会影响其黏性以及稠度,进而影响砌筑效果。

5.2 排砖撂底

坚持样板先行制度。在砌筑前,需要对关键部位(如窗台、洞口、大面、包柱、阴阳角、圆弧段等)进行样板制作。待这些样板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的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完善,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美观度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排砖撂底需要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进行。在该过程中,要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确保其长度符合排砖模数。排砖时需要全盘考虑,灰缝宽度根据实际砌筑尺寸经过排大样后决定,一般水平缝和竖缝的大小需要满足实际需求,砌筑时逐渐调整,但总宽不得小于8 mm、不得大于10 mm,这样可以确保砌筑出的墙面平整、美观,并且符合设计要求[4]。

5.3 盘角

砌筑前先进行盘角。每次盘角的高度不宜超过三皮砖,以确保盘角的精度和稳定性。新盘的大角需要及时进行靠平吊直,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避免问题的累积。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使水平缝均匀一致,这是确保墙面平整度和美观度的关键步骤。同时,大角盘好后要复查一次,确保平整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该步骤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避免因误差累积导致的问题。在盘角完成后,确认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挂线砌墙。挂线是为了确保每一块砖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砌筑,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墙面的平整度和直线度。

5.4 砌砖

砌筑时必须遵循上下错缝的原则。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满铺、满挤操作法,这种砌筑方法能确保砖与砖之间紧密结合,减少空隙,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有效减少砂浆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砖柱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避免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不得用水冲浆灌缝,以免影响墙体的牢固度。这是为了保证墙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清水墙部分不允许出现三分砖,同时,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以免影响整体效果。砌筑砂浆必须在4 h 内用完,避免使用隔夜砂浆,以保证砂浆的性能和稳定性[5]。

5.5 留槎和预留洞口

清水墙的砌筑过程中,必须避免留槎的出现。留槎会导致墙体在连接处产生缝隙,影响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绘制整堵墙面排列图,明确细部的做法,以确保在砌筑过程中对每一块砖的位置和尺寸都心中有数,避免因随意砌筑而导致的留槎问题。还应避免在墙体上预留洞口。预留洞口不仅会影响墙体的美观度,而且会破坏墙体的整体性,降低墙体的承载能力。因此,施工前需对整个墙面的砌筑进行细致规划,确保不必要的洞口出现。

6 真砖幕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6.1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真砖幕墙施工质量

真砖幕墙作为建筑外墙装饰的重要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外观、性能和寿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应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可靠。

在真砖幕墙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等。通过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标准,施工团队能在每个环节都精确把控。在实际操作中,设立专门的标准执行小组,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每位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程度,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标准盲区”。

为确保真砖幕墙的施工质量达标,应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质量验收,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工序的每个步骤,都要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和工艺,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不良材料和工艺无法进入施工环节。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超声波探伤、红外线测温等),提高质量验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是确保真砖幕墙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系统性的培训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在施工前,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真砖幕墙施工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砖块的选材与摆放、砌筑技术、墙体结构设计等。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培训,施工人员将能全面掌握真砖幕墙施工的核心知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组织团队协作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通过团队协作培训,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提高协同作战的效率。

7 结语

真砖幕墙施工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砖块选材、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影响着真砖幕墙的施工质量。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因素的相互关系,为真砖幕墙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推动建筑行业在未来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砌筑幕墙砂浆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