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创新 传播
2024-05-01施艳梅
施艳梅
基于传统,在体验中传承
抓住疑惑点,链接传统
因民间游戏具有流传性,幼儿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前期经验,但是其经验往往是零散、模糊的。在课程实施之初,教师可通过观察游戏、交流讨论等方式找出幼儿对于传统游戏的疑惑点,采用采访、调查等方式,让家长共同参与课程设计,让幼儿在体验中链接传统,激发其对于民间游戏的兴趣。
在“跳房子”课程中,幼儿对于“到底怎么玩”产生了很多疑惑,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用不用沙包?……带着这样的疑惑,孩子们和家长共同进行跳房子游戏,聆听老一辈人跳房子的故事,在多样的活动中不仅了解了跳房子游戏的规则,而且感受到了传统游戏的乐趣。
紧扣关键点,提升能力
不同的民间游戏可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提升,如童谣类游戏“摇啊摇”“虫虫飞”等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益智类游戏“翻花绳”“七巧板”等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体育类游戏“跳皮筋”“跳山羊”等可增强幼儿的体能……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民间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不同的能力提升。
跳房子游戏最核心的能力是“跳”。在中班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房子里单脚跳呈现出站立不稳、踩线等现象,特别是加了投掷物后更是难上加难。对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指标,根据民间游戏规则灵活性的特点,我们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挑战卡,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挑战。与此同时,孩子们还制定了练习计划,通过“每日单脚跳打卡”“我与爸爸妈妈比一比”等活动不断增强自己单脚跳的能力。
多元融合,在探索中创新
多样创新,让游戏“趣”起来
一般而言,民间游戏材料简单易得、玩法灵活多变。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游戏的材料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让游戏变得更有趣。在“跳房子”课程中,孩子们对材料进行创新,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搭建出不同的房子,如轮胎房、呼啦圈房、乐高积木房、A4纸房等;对房子的形状进行创新,在场地上画出了萝卜房、火箭房、爱心房等;对游戏规则进行创新,将不同的房子连接起来,增加“手脚协调跳”“小青蛙跳跳跳”等多种运动元素。多样的创造让原本单一的游戏变得丰富多彩。
幼儿的创造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孩子们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放手中激发活力,在观察中理解幼儿,采用适宜的方式给予他们支持。如孩子们在造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房子太小不能跳”“材料太少不够用”“没有计划实施难”“没有分工矛盾多”等各种问题,教师通过提供材料、鼓励团体讨论、给予绘本支持、在情境中及时协商等多种方式鼓励幼儿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多元融合,让思维“活”起来
分析民间游戏的教育意义,充分挖掘隐藏其中的教育元素,链接幼儿的兴趣点,可有效地拓展民间游戏的方式,让单一的游戏丰富起来,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发展。如,我们结合跳房子的特点,将跳房子主题延伸至各个区域。
在益智区,将房子与数、量、形、空间等元素联结起来,创造了“水果房”“超级网格棋”等游戏,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数学核心经验的发展。
在美工区和建构区,教师带领孩子欣赏颇具特色的“四汀宅沟”,让孩子尝试绘画、制作各种各样的老房子。
在读写区,孩子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游戏故事记录下来,自由地与同伴、老师分享他们的游戏故事……游戏的不断推进促使幼儿思维“活”起来,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项目推进,在行动中传播
链接生活,策划展示
文化的传承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教师可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鼓励幼儿策划特别的展示活动,让他们在行动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在“跳房子”課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幼儿共同参与“跳房子游园会”。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加入各个项目小组开展活动。宣传邀请组写邀请函,作演讲;游戏策划组共同商量,设计丰富的游戏路线;后勤保障组寻找材料,布置场地……每个孩子都根据自选任务,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协商、交往与表达。多变的游戏体验,多样的人际交往,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用行动让传统游戏得以传播。
记录成长,整理成册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可以积累大量的绘画表征、影像照片等材料,在课程结束时,利用这些过程性材料制作属于幼儿的“课程书”,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回顾整个学习的历程,激发幼儿与大家分享的欲望,又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自己的成长。在“跳房子”课程实施后,师幼一起设计封面、确定内容、选择图片、尝试美化、学习装订……这本记录着孩子成长的游戏册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家长们也感慨“你们的跳房子玩出了花样”。
传承、创新、传播需要教师既能抓住民间游戏的特征,又能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幼儿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宜的课程,使幼儿的活动兴趣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升,文化也得以赓续。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乡韵印记:指向儿童幸福成长的‘培根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21/04/4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