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装备制造类新工科建设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4-05-01王芸芸
王芸芸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价值也愈发凸显,已逐步成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我国专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用以推动该产业的创新发展,引领整个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不断优化产业体系,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毋庸置疑,产业的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装备制造类人才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但人才质量始终不如人意,使得产业的发展支撑力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必需充分认知装备制造人才的不足,对自身专业的教育工作缺陷进行整合,并紧跟时代发展提升对新工科建设的重视度,基于产业协同基础上开展新工科建设工作,优化现有的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产业人才需求,为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 高职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校企互动不足,协同育人工作过于形式化
校企合作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的手段,但如今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校企协作不够深入、互动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校企协作成效不明显,继续合作意愿偏低。如今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扩招,招生数量大幅提升,招生质量却无法保障,校企协同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由学校提供师资、企业提供实训场所与设备,看似校企间的合作已相对紧密,但人才培养效果却是不如人意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性极强的行业,毕业生通常需再次培训才可上岗,因而校企合作积极性偏弱,校企间的沟通渠道不够顺畅,难以构建利益共同体,因而相互间的合作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校企间沟通不到位,人才培养不符合岗位需求。院校内并无机器工厂,学生难以参与实训活动,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并不容易。校企间缺乏沟通,无法掌握行业最新信息,部分企业错误认知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因而人才培育参与动力严重不足,合作育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并未真正加入人才培养活动中。
1.2 课程创新性不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相匹配
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专业人才质量紧密关联,可见高职教育和行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技术发展日渐加速的今天,为顺应经济发展步伐,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装备制造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课程内容,紧密衔接产业需求,确保培养的人才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但如今装备制造专业教育安排科学性不足,专业理论课占比过大,企业实践机会严重不足,因而理论难以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学生只能纸上谈兵,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各高校有着大致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装备制造业多元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使得行业的人才缺口较大,发展动力相对不足。装备制造业壮大的过程中,也增加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培养规模相对较小,使得人才数量和产业规模扩张速度有着明显差距。单一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相符合,人才供需不匹配导致弱化了教育工作效率。此外,课程创新性不足,融入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指导学生提升岗位适应力,有效激发创新意识,但如今的课程设置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整体过于保守,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在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发挥极为有限。
1.3 重视程度不足,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够深入
首先,政府尚未发挥“中介”作用。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中介”,需要注重校企沟通桥梁的搭建,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指引与激励校企积极协作。但如今政府在此方面的参与相对不足,颁布的政策缺乏针对性,鼓励效用并不明显。其次,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非必要性的。企业在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时,缺乏利益支撑,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自然不会主动参与。最后,高职装备制造专业所受重视度不足。社会对装备制造业的关注度较低,高校在培育装备制造人才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实质上的建设严重不足,基本上都是由学校单独设定教学目标与内容,企业的参与严重不足,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并未开展社会调查,只是一味地追逐社会热点行业。而在装备制造课程设置时,尚未将产业发展实况、市场需求考虑在内,课程的岗位导向严重不足。虽然部分教学工作在企业完成,但也只是变换场所,并未改变实质内容,此种表面化的变化,对教学的改革无法发挥作用。在学生考核评价方面,并未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共同制定考核方案,评价科学性不足,难以为后续的教育调整提供有效参考。家长普遍不够了解装备制造业,不支持孩子选择该专业,缺乏家长的支持也会使得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发生变化,也会怀疑自身的选择对不对,这对后续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 高职装备制造类新工科建设的思路
为满足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应立足本校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知识获取及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岗位适应力提升为目的,对现有的装备制造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多元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2.1 依据新工科要求设置培养目标
紧密围绕着产业需求,促进新旧技术的结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新工科要求,让老专业呈现出新的特性。以产业现有特色为基准,结合新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对接新工科,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呈现提供有效支撑。
2.2 打造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消除专业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打造多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是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需构建多专业融合的平台课程,巩固新工科建设基础。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模块课程的不断优化,提升应用型课程的占比,加强实践训练。此外,应注重融入最新技术,增加拓展型课程,促进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2.3 适应新工科要求突显创新能力培养
新时代下的装备制造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已是必然之趋。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需突显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才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除了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外,还需要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积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并将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训练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实践锻炼,成为行业实际所需创新型专业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将企业岗位能力、企业文化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等纳入专业拓展模块,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缩短学生毕业后上岗的时间,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
3 高职装备制造类新工科建设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3.1 专业设置契合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必须契合市场需求,高职院校需对人才培养方向、目标、目的有清晰的了解,由此做好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工作,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指明方向。高校必须设定精准的培养目标,围绕着创新创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不断充实教育资源。装备制造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培养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所有高校必须肩负的重任。一方面,由校企联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并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切实合理的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促进人才职业水平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注重人才评价体系的优化。人才和实际的培养目标是否匹配,必须通过人才评价来判断,高职院校需协同企业制定公正的考核标准,打造多元评价机制,由校企师生一同加入人才评价活动中。此外,还需针对复合型人才制定激励制度,在技能评级、奖学金等方面给予此类人才合理的奖励,使其可保持学习的动力。总之,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学校、企业、教师三方积极配合,发挥协同效应。
3.2 调整装备制造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的紧密衔接
为使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打造完善的新工科专业群,必须结合人才培养实际需求,促进产业、教育、产业链的紧密衔接,使得产业集聚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基于此,还应借助机械智能制造学科的优势,带动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形成多专业协同的新格局。需要以成果为导向,在多专业协同的情况下,调整学科定位,凸显专业群的特色,并构建专家调整机制,确保新工科建设和产业发展保持同步,推动专业群的持续升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效益。
3.3 强化专业的顶层设计,促进专业内涵不断提升
由于产业发展、技术革新、职教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使得装备制造新工科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还存在布局不科学、专业内涵不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众多问题,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偏低,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难以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必须转变老旧的观念,做好装备制造专业的顶层设计工作,对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为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提升新工科建设成效。需要注重制度的创新,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缺陷,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匹配度的提升。针对教职工专门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人才的培养质量。
3.4 完善校企协作培养模式,积极融入工匠精神
校企之间的合作过于形式化,企业并未真正地融入教育培养工作中,自然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优质人才。新时代下的制造类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工匠精神,只有精益求精的专业人才,才能够胜任装备制造工作。一方面,需对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促进校企资源的充分整合,将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校内设置小型实习场所,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实训练习,在校内即可有真实的工作体验。企业可提供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岗位适应力。另一方面,高职装备制造人才培养开展过程中,应注重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但具体的融入是庞大的工程,并非阶段性的工作,应在教育工作开展全程体现工匠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可将企业的师傅引入课堂,促进职业素养的传播,使得学生对工匠文化有着更清晰的认知,从内心认可工匠精神的作用。教师到企业挂职,不单是学习技术技能,还可通过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将工匠精神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使得工匠精神无处不在,学生即便是在课后也可获得情感陶冶、道德引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工作中自觉体现工匠精神。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也需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来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改变人才需求,尤其是对创新性有着较高要求的装备制造类企业,更需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转型优化。纵观各高职院校的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虽然已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将其视作一项任务,校企间的合作过于形式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普遍较低。装备制造类新工科建设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必须对此形成正确的认知,转变老旧的教育理念,并着手开展新工科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校企协同的新路径,明确协同发展目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出的人才切实符合企业要求,才可减少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真正体现出新工科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