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4-04-30王梓嫣

中国商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代币区块资产

王梓嫣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金融领域 区块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包括支付、清算、跨境汇款、证券交易和借贷等方面。许多企业和机构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简化金融交易。比如,中国银行与银联合作创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工商银行搭建中欧电子通,汇聚口岸企业、银行、监管机构、海关等主体。构建单证信息畅通的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生态圈流量和资金可追溯,提高了贸易结算中的业务处理效率。

供应链管理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利用区块链,企业可以跟踪产品的来源、制造过程和交付过程,确保所有参与方都能同步地访问相同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防止欺诈、假冒和其他问题。比如沃尔玛(中国)的区块链追溯平台,可以跟踪供应链上的食品。

物联网和能源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智能合约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从而实现自动化和可编程的设备之间的交互,包括确保来自相机、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的视频和照片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能源市场的监管和盈利模型的优化,比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碳交易平台。

中国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建设战略”等,为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技术创新 中国区块链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新的共识算法、隐私保护技术、可扩展性方案等方面。例如,中国的比特币挖矿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应用拓展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经涉及数字货币、供应链金融、医疗健康、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总的来说,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中国区块链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2020-2024年)预计可达54.6%,系全球最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在一份题为《2022年区块鏈白皮书》的文件中透露,中国拥有超过1400家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块链中心之一。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占全球区块链公司总数的50%以上。

区块链技术最初应用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交易中,但现在已经扩展到包括金融、物流、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未来,预计区块链将会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并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重大变革。

重新定义加密数字资产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普及,信息的交互流动从慢速走向光速,数据的体量从匮乏变为爆炸式增长,数理环境下的无限可扩展性、无限可复制性与多维可塑造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正在实现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迁徙。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体量巨大的数字资产,这类新的财富表现形式未来将和现有的财富表现形式共同构成财富新大陆。

新时代、新经济下的数字资产应该被重新定义,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首先,数据类资产是从法律层面明确确权的、主体参与社会活动所积累的、以数字化形式表示的、具有领域含义的数据集合,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基于数据所有权的使用权上,比如用户数据、位置数据、企业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

其次,数字货币类资产是在区块链上发行的、具有明确权属关系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流通的、具有变现能力的数字加密货币,其主要价值在于流通和使用。这包括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

第三,数字权益类资产是基于区块链发行的、具有可编程能力的智能股票、智能债券等权益类资产,如证券型代币、实用型代币和稳定币。

另外,其他类数字资产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具有娱乐性、社交性、稀缺性、收藏性等通过法币购买的数字化形式的商品,如游戏服装、道具等。

展望未来,加密数字资产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会实现世界资产的代币化。所谓代币化是指在区块链上创建资产或金融工具的数字代表的过程。这是通过将资产(知识产权、房地产或艺术品等)或工具转换为数字代币来实现的,可以在区块链上买卖和交易。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的安全性、速度和效率,投资者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投资资产。这将扩大投资者基础、增加流动性并降低转售风险。

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扩展性 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是可扩展性。 随着用户和交易数量的增加,区块链的规模也在增加,这可能会导致交易时间变慢和交易费用增加。例如,比特币的区块链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7 笔交易,这大大低于 Visa 等传统支付系统。

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因其安全特性而受到追捧,但它也不能免受网络攻击。事实上,区块链可能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目标,这是因为其去中心化的性质和识别肇事者的难度。如果区块链网络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出现数据泄露和其他网络安全风险,从而可能导致敏感信息丢失、财务损失以及区块链技术声誉受损。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是“51% 攻击”,即,如果其中单个实体控制超过 50% 的网络计算能力,将能够重写区块链的历史并可能出现双花问题。 此外,智能合约可能存在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

互操作性 不同区块链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也是一个挑战。不同的区块链通常有自己的协议和标准,这使得它们之间难以转移资产或信息,也可能会限制区块链技术的潜在用途,并导致生态系统内的碎片化。

关于区块链滞后性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区块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具有中心性、公平性、自治性与不易篡改性等特质,需加强前沿技术研究,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据治理安全,推进精准监管。比如,从规范区块链协议和智能合约入手,将规则和监管要求通过代码的形式提前嵌入Web3.0的生态和应用中,通过建立新型治理框架,提升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现行互联网内生治理能力。

另外,构建复合型人才培育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以计算机、数学、金融等学科为基础,在部分大学试点设置交叉课程体系,提供双学位,加强国际合作。与此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为区块链技术制定共同的标准。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猜你喜欢

代币区块资产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首次代币发行监管的行为经济学路径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