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的五大途径

2024-04-30孙岩

中国商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针对性考核

孙岩

自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后,各级地方财政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的机制与模式。因此,新时期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迫切需要探索一条更加卓有成效的优化以及创新之路,以使政府财政支出决策及资金使用更具责任与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是促使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配置,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重大民生工程、事关百姓生命健康的关键项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核心任务等等。这些项目、任务都应被列为财政资金投入的优先项。而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为缓解资金总量有限问题的应急手段,也是各地基层财政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将“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到实处的重中之重。

提升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品质效能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意义之一,就是提升公共产品、服务的品质效能。通过开展绩效管理,财政资金投入项目或任务的成效可通过专业技术逐一衡量,尤其是借助量化考评可更为直观地了解其中优与劣、高与下的巨大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导致缺陷问题的成因,绩效管理可以形成倒逼机制,以此督促、引导财政预算从规划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决策方案,从而提升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与效率,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推动预算规划决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又一重要意义,就在于推动预算规划决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尤其是对个别基层财政预算单位来说,传统模式下的预算规划往往较为粗放、随意,不仅极易导致财政预算管理失当、失控,更会不同程度制约公共服务项目落地实施。而绩效管理则通过专业手段回溯、倒逼预算决策修正、调整,从而以更高水平、更优策略提升决策执行的科学性、专业性、精准性,进而促使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发挥出公共服务效能。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应对问题的策略建议

充分细化考评标准体系 大幅提高可量化指标比率 基层财政预算加强绩效管理,特别需要细化考评标准体系。譬如,凡有申报的项目均需制定相应绩效考核标准;具体考评内容不仅需要包括资金数额、执行情况和管理成果,也要涵盖规划目标达成程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关责任方的落实情况等。更重要的是,需针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失职、失责情况形成一一对应的处罚或处理标准、方式方法等。充分细化考评标准体系不仅是为了确保所有预算规划项目的绩效管理均能有章可循,也是为了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粗放与随意问题开展源头治理。同时,精细化的考核标准体系也有助于划清责任边际,是最终落实考核评价结论、促进财政预算不断提升品质与效能的前提条件。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应尽快实现对定性指标的定量化转换。包括采用加权法在内,各种转换方法都可充分尝试应用。大幅提高可量化指标比率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量化考核更为直观、显性,也在于量化形成的指标体系可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客观性、针对性。

构建全覆盖、全过程、整体性的管理机制与模式 新时期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需要构建全覆盖、全过程、整体性管理机制与模式。比如,从预算规划设计伊始,绩效管理便需要充分发挥监督管控作用,需实现事前、事中、事后考核评价。只有从设计、执行到考评、回溯形成闭环,绩效考核才能促进基层财政预算管理不断修正缺陷、弥补缺失,才能推动财政预算在系统性、规范化进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又如,对于部分基层财政预算虎头蛇尾、只重分配不重效果的情况,绩效管理的重点就是落实对缺陷问题的回溯、整改与完善。在现有体系中强化考核结论的反馈效果,基于问题导向督促相关责任方有针对性地改正错误或优化执行。

厘清职责明细 强化责任监督落实 新时期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厘清职责明细,强化责任监督落实。譬如一些基层政府单位成立财政预算绩效中心,其职责包括拟定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与办法。然而,该中心却被赋予事业单位的編制属性,导致机构设置本身缺乏行政执法及相关权限。如此矛盾的状态势必阻碍绩效考评等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针对职责权限等权属工作的源头治理,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深入开展考核评价,并通过落实考评结论推进优化财政预算的各种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提升针对性、有效性 新时期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还要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提升针对性、有效性。比如,公开面向社会开展招标,选择具备资质、专业能力卓越、信誉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组织,由其选派骨干成员负责绩效考核与评定。这些第三方人员的加入不仅有助于大幅提升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也有利于防范内部人员干扰或暗箱操作等风险问题。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降本、提质、增效。一方面,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与模式。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需尽快打通业务、财务、审计等各方数据传输通道,确保各项预算数据能够在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上顺畅交互。这是实现绩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技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考核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算力支撑,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可通过后台预设程序自动开展实时监控。

总之,新时期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首先需要强基固本,也就是从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到人才队伍各方面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路径与手段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可靠性。只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才能在共性中突出个性,才能涵盖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每个项目与环节,进而不断促进绩效管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长春新区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针对性考核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内部考核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澳大利亚财政预算制度与议会监督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