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章句》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2024-04-30苏崇光

中国故事 2024年3期
关键词:天人章句格物

苏崇光

【导读】《大学》被誉为“四书之首”。对《大学章句》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儒家思想的脉络。朱熹虽然提出了“理学”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来源于“理”,但其思想仍然没有脱离人与天地合为一体的逻辑。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梳理经朱熹注释过的《大学章句》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阐释程朱理学的道德原则及其来源,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思路。

自汉代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以来,“天人感应”一直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天人以类相感,以气相动”,也就是说,天是有意志的,并且天的意志是善的,所以它可以赏善罚恶。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但“天人感应”理论不但没有受到动摇,反而继续占据统治地位并持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因此,天人感应理论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条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即使到了宋代,程颐、朱熹等儒者为弥补儒学在世界观和本体论上的缺陷,提出了“天理”“理气”等概念,但本质上依然是对“天人感应”的天人关系论的新诠释,没有跳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框架。

在儒教发展至新阶段的理学的最新纲领——《大学章句》中,朱熹深刻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理学视角下的“天人感应”思想。

一、修身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几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被朱熹升格为“经”的《大学章句》中,这几者甚至可以被称为是充分必要关系。这一立场和朱熹的理气关系理论以及儒家整个的“天人感应”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在朱熹的理论中,“理”不生不灭,先天先地。符合“理”的人或事物能获得地位、能力和智慧,从而可以治国、平天下。这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宗教和神学元素,特别是吸收了佛教禅宗的佛性论。佛教禅宗经典《六祖坛经》中道:“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禅宗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成佛的关键在于摆脱执着,显露出内在的佛性,朱熹在注释《大学》时也吸收了这种思想。朱熹在注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时写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当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意为人人都有上天赋予的天命之性,但是由于后来的气质之性的束缚,使得天命之性表达不出来。而学习圣贤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圣贤的言论使先天的天命之性回返出来。这一点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朱熹又在本性之上加了一个“天理”。人们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把符合“天理”的“天命之性”启发出来。

必须指出的是,在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之初,教材只有《诗》《书》《礼》以及音乐。当时儒者的主要目标仅仅是做官以及恢复周初的政治秩序,对修身等事情虽然也有所提及,但并非重点。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概念,这主要是对统治者的一种约束,尚未形成关于个人修养以及人生终极目标的系统理论体系。到了宋代,儒者们意识到自己被佛教、道教冲击的原因在于缺乏对宇宙观的认识以及哲学上的探索。因此,以朱熹为代表的儒者开始吸收佛教佛性论的思想和道家道生万物的思想,从中抽象出一套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修身思想。并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这反映了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的事实。

二、治国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的目的是齊家、治国、平天下。如前所述,修身的核心在于使自己和天命相符的本性显露出来,从而展现出治理天下的能力和德行。而在修身之后,治国的理论同样体现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理念。

《大学章句》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古代的生产力落后,不同的村落都可能互不知晓对方发生的事情,但《大学章句》为何仍然强调“一家仁能导致一国兴仁”“一家让能导致一国兴让”的局面呢?这种观点与儒家的理论,特别是天人感应的理论密切相关。

儒家思想脱胎于中国商周时期的原始宗教,是诸子百家中继承原始宗教最多的学派之一。在中国原始宗教的理论中,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均被视为“上帝之子”。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由上帝统领四方的社会环境,人间的君主治国应当遵循上帝的旨意,提倡并实践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在上帝的帮助下,君主可以引导全国上下实践儒家的美德理念。这种想象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秩序以及风气,但从根本上忽视了法制建设,导致中国古代的法治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形成了以人治和君主专制为主的政治格局。

既然治国的目的是遵循上帝的旨意,实践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那么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治国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在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治国者和教育者的角色是合一的,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夷陵,风俗颓败,时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而行其政教。”也就是说,从孔子之后,教育逐渐从治国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因此,单独探讨教育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就成了必然。

三、教育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从孔子、孟子到后来的韩愈、朱熹,儒家学者们最初都试图运用先王的理论来治理当时的社会,但均未获得重用,因此最终他们转而致力于讲学和兴办教育。因此,在儒家的教育实践中,天人感应的思想也自然地融入其中。

朱熹在注释《大学章句》的时候,曾在《大学章句序》中详细论述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上古帝王能成为帝王的原因。他们之所以能被称为帝王,是因为他们能够“尽其性”,所以“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意指上天会选择那些能够顺应“天理”的人做人民的君主和老师,引导人民恢复本性,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于“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后厌然”,朱熹解释说,小人在见到君子后会“厌然”,是因为君子的行为与“天理”符合,而小人的行为则与人欲符合。小人见到君子后,他们内心的不正之风会被君子的德行所归正,从而达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俨”的效果。

总而言之,《大学章句》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上天会任命那些先天已经“止于至善”“顺应天理”的人作为人类中的圣人,来帮助启发人民的本性和良知。圣人本身无须“修身”,因为他们即是天理的化身,而普通人修身的过程,实际就是接受“天之木铎”之称的圣人的教育过程,使自己完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四、格物致知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按照《大学章句》中的说法,修身的前提是知识。致知之后则需要“格物”。格物致知理论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格物致知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亦能为诠释《大学章句》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增添一笔画龙点睛之效。

乐爱国的《朱子格物致知论》中说:“在朱子的学术生涯中,格物致知思想的酝酿、形成、完善和阐扬贯穿于始终。”明代学者黄宗羲则在《宋元学案》中概括说:“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也就是说,朱熹获取知识的手段是通过探求事物的原理来了解事物的本源。

朱熹在注释《大学》时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推极也。知,尤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在朱熹的另一篇著作《朱子语类》中也同样写道:“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在朱熹的理论中,“物”的概念不仅涵盖自然界及外部的伦理道德事物,也包括了人心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事物。“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务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

无论是人还是事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可以被称为“物”或“事”。这些都是由“理”所派生的,反过来讲,这些事物中也包含着“理”。虽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物”和“理”的关系,但朱熹还主要把精力放在伦理道德与社会组织建设上。也就是说,朱熹认为格物需要有轻重缓急的次序,而社会秩序的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朱熹在《答陈齐仲》中写道:“格物之论,伊川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其饭也。”格物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自然界的某些规律,他认为格物更多是要穷天理、明人伦、通世故。

对于现代人而言,只有探索了自然界的状态,人们才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让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在朱熹修订的《大学章句》理论中,格物致知理论所“格”之“物”。主要是人伦世界中的“物”。在程朱理学的信仰中,天就是理。天、理、上帝、鬼神、神、乾,都是异名的概念。万物被认为是上天所化育,上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探索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人们应该专注于理解如何顺应天意,以建设改善人伦关系,使得“人心”和“天心”相符,以及使社会道德建设更符合上天的愿望。这体现在古代帝王在遇灾时修德,最终变灾为祥的各种实例中。

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被确立为官方主流思想,蕴含着“天人感应”理论的格物致知思想也成为宋以后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越发轻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对封建道德神学感兴趣,从而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埋下了伏笔。

五、正心诚意理论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大学章句》将获取知识和修身养性的过程称为“格物致知”,但基于天人感应和上天有意志的理论,理学家们如朱熹主要将精力集中在研究如何修养个人德行以及如何协调人际关系上,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如果上天是有意志的,那么在追求知识和修身的过程中,对上天以及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圣贤的言论持有的虔诚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获得知识以及修身的效果。

朱熹在注释《大学章句》“诚意”部分时说:“盖意诚而真无恶而实有善矣。”并进一步强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能达到心无旁骛——即正心的境界。在正心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理解圣贤书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就是“正心”“诚意”理论必要性的依据。如果对圣贤书没有敬畏之情,阅读时就无法真正领会其中道理。

六、结语

《大学章句》虽是一篇政论文,但是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仍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在宋代,儒家发展出独特的程朱理学体系。这一体系并未脱离封建神学的理论范畴,在其修身、治国、教育理论乃至这些理论的最根本来源——格物致知中,都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如果没有对上天以及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圣人的敬畏之心,没有在学习时达到正心诚意的标准,就无法获取知识。通过对《大学章句》等儒家经典著作的研究可知,儒家思想脱胎于原始宗教,尽管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演变,但其核心线索——天人感应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中。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宋)朱熹. 朱子语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李申. 中国儒教史[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4] 叶小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N]. 贵州日报,2017.

[5] 丁宝兰. 评程朱理学的神学特色[J]. 哲学与人文科学,1982.

[6] 释学诚.《六祖坛经》与佛教中国化[J]. 法音,2016.

[7] 刘付,华东. 朱熹“格物致知论”新论——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道德知识论设想[J]. 朱子学研究,2023.

[8] 乐爱国. 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M]. 长沙:岳麓书社,2010.

[9] (明)黄宗羲,全祖望. 宋元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祝安顺.《四书集注》的教材价值与生成性初探[J]. 教育学报,2023(3).

猜你喜欢

天人章句格物
刘玥辰
Data-Based Optimal Tracking of Autonomous Nonlinear Switching Systems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工夫、历史与政教:“学庸章句序”中的道统说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通”的哲学
论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天人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