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成长型思维
2024-04-30洪清玉
洪清玉
关键词:成长型思维;思维转化;学习动机;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1-0028-05
【活动理念】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我们的能力和才能在刚出生时就固定下来了,他们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他们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更倾向于专注成长的过程。
基于此,若能引导初中生用成长型思维进行思考,转换部分固定型思维,辅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以训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愿意接受挑战,沉着应对挑战,不怕犯错或难堪。
【学情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初中生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三观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剧烈的波动,同时也面临学业上的诸多困难,包括升学压力、知识获得障碍等,以及由学业困难导致自身持续产生的困惑、迷茫、自卑和挫败。
因此,本课将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帮助学生觉察自己现有的思维模式,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同时,学会将固定型思维转换为成长型思维的方式方法。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锻炼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积极地应对变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意识到每个人都具备这两种思维模式。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成长型思维的积极影响,在觉察、交流中初步体验成长型思维带来的力量,激发其转变固定型思维的动力。
3. 行为目标:学生初步学会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的转换方法,尝试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重难点】
认识两种思维,体验不同思维模式带来的心理感受,初步学会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换的方式方法。
有意识地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建立成长型思维。
【活动方法】
观看视频、团体活动、小组讨论、课堂活动单。
【活动准备】
活动任务单、《Mindset》视频。
【活动对象】
八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纸杯塔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心理课堂,上课之前我们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参加挑战。桌子上的三个纸杯中间都隔着一张纸,挑战者在手不触碰杯子的情况下抽掉纸,杯子不倒即为挑战成功。每位同学有30秒的挑战时间。
师:(针对挑战失败的学生)在刚才的挑战中,你尝试了几次?有什么感受?
生1:嘗试了3次,都用了同一种办法。本来以为能成功,结果还是失败了,我感到有些沮丧和懊恼。
师: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愿意再尝试一次吗,为什么?
生1:感觉这个任务太难了,不想再尝试了,根本实现不了。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个任务完成不了,还有其他同学想来挑战吗?好,有请这位同学。
教师转向第二位学生,他可能挑战成功也可能失败。若挑战成功,教师会这样接着问。
师: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2:很开心,非常激动。
师:若是给你更短的时间或者增加难度,你愿意继续尝试吗?
生2:愿意,我想不断挑战自己,这非常有意思。
师:听起来,你对于挑战有很大的兴趣,真不错。
师:(提问第一位挑战失败的学生)看到有人挑战成功了,你想再试一下吗?为什么?
生1:本来我以为实现不了,一定是因为杯子太轻了,容易倒。但是看到有人挑战成功了,我心里痒痒的,想再来一次!
如果第二位学生挑战失败,教师会接着问。
师:刚刚第一位同学挑战失败了,为什么你还想继续尝试呢?
生2:我感觉可以多尝试一下,肯定会有方法完成任务的。
师总结:失败多次,觉得自己完成不了这个挑战任务,很难,想放弃,这是固定型思维;
失败多次,继续尝试,挑战成功——我是可以做到的,可能中间需要一些小技巧,多试几次我就不信不成功,这是成长型思维。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种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纸杯塔的活动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结合活动过程引出两种思维模式,学生切身感受到两种思维。
二、转换阶段:认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一)思维模式初了解
表1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作业单上,如出现过该想法,则在旁边的空格上画一颗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
教师现场做调查:
(1)两列思维打星数量分别是多少?
(2)是否有重合的,同一行两列想法你都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两种思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戴上不同的思维帽子,要么是成长型的,要么是固定型的。接下来老师会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大家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分享以下两个问题。
(1)你在什么情况下拥有这两种思维?
(2)不同的思维所带来的感受一样吗?
生3:我同时拥有过第5行的两个想法。英语一直是我的薄弱科目,背单词更是令我头大。刚开始学习新单词时,一看到一长串的字母,我就会想太难了,记不住,放弃吧。但脑子里又会跑出另一个声音:再背一会,多花点时间,总能够记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两种声音的斗争下坚持背完了单词。
师: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生3:有些懊恼和挫败,又不想直接放弃,内心很纠结。
师:那么当另一种声音出现时,你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生3:慢慢地有了干劲和自信,想多尝试一下。
师:哪一种想法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些呢?
生3:好像是后一种,所以这可能是我的英语还不至于太烂的原因吧。
师:听起来你戴上成长型思维帽子的频率好像更高一些,让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分享吧。
生4:在考场上遇到拦路虎时,我的脑海里会同时出现第6行的两个想法。
师:出现不同想法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4:我的第一反应是放弃,心里想,尝试也可能做不出来,还浪费时间,但又会有些焦虑、自责。等我做完其他题目时,我又想尝试一下,办法总比困难多,说不定能解出来。这时候我又充满了干劲,跃跃欲试。
师:听起来你的心路历程很丰富,经历了想放弃的想法后,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努力积极尝试。那你尝试以后的结果大多数时候是什么样的?
生4:有时候运气好,我居然把拦路虎解决了,那种感觉超棒。有时候只能写出一点点,拿到基础的分数,不过我也挺开心的,因为我努力尝试过,发挥出了自己正常的水平。
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时我们会使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有时我们则会使用固定型思维去思考,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它们就像两顶不同的思维帽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这两顶帽子。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来学习一下,拥有不同思维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二)思维模式再认识
教师播放视频《Mindset》。
学生根据视频了解两种思维,视频主要讲述了具有不同思维模式的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对批评的看法及对待他人成功的不同反应。学生看完视频完成作业单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派代表分享。
师:接下来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观点,分享的小组需完整回答出具有两种思维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哪一个小组先来?非常好,有请第6小组的同学。
生5: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积极地迎接挑战,努力尝试解决;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害怕失败,害怕被嘲笑,进而逃避放弃。
师:面对还是逃避,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着应对方式,看来思维的魅力可真不小啊。下面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
生6: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努力从他人的批评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他人的批评是在针对自己,很排斥、否定。
生7:成长型思维的人面对他人的成功时会真诚地为他人开心,有了努力和前进的动力。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觉得有压力,感受到威胁。
生8: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提升,他们会不断地寻找机会,获得成长,取得一定的成就。固定型思維的人认为,能力是改变不了的,努力了也没有用,习惯关注限制,最终停滞不前。
师: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但不同的人出现不同思维的频率可能有所不同。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了解了不同思维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不同的影响,成长型思维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转换成成长型思维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视频和小组交流讨论认识两种思维模式,意识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同一情境下的反应是不同的。
三、工作阶段: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一)思维转变的四步骤
师:我们以成成同学的故事为例,来探索在物理学习的问题上,他如何实现思维转变,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初二以来,成成的物理成绩开始有点跟不上了,他越来越害怕物理考试,害怕因为做错题被老师批评,碰到不会的题目也不敢向别人请教。
每个人都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混合体,从固定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德韦克提出了促进思维转变的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对话。接下来我们尝试如何通过这四个步骤来培养成长型思维。
第一步,接纳。拥抱固定思维,接纳它的出现而不是厌恶它,接受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固定型思维的现实。
成成同学可以这样想:当物理考差时,试着接受物理考差的事实,以及由此带来的烦躁、郁闷等情绪。
第二步:觉察。觉察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性思维模式,它是怎样影响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行动的。
成成同学的觉察是:当物理考差时,脑海里就会不断地出现噪声:“我就知道你根本不是学物理的料。”“你永远都学不好物理。”这些噪声让自己感到烦躁、郁闷,自我怀疑,想要放弃努力。
第三步: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起个名字,并试着描述一下它。它可能会让你习惯性地责备他人,以此来保护你的自尊心,也可能会让你有无力感,让你颓废、退缩。当它出现时,记住它。
成成同学这样命名:物理考差时,我会变得懒惰、无聊,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拒绝尝试。因此,我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取名叫“懒洋洋”。
第四步:对话。和固定型思维对话,邀请它加入成长型思维的旅程中来,告诉它你是怎样计划从挫折中学习并继续前行的。
成成同学这样对话:“我这次确实没考好,但不代表我以后都考不好。我可以先试着分析一下这次考差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通过这样的练习,成成学习物理时的状态渐渐有了改变。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刚刚学习的培养成长型思维四部曲来帮助一下固固同学。
师:当固固同学遇到难题想要放弃时,她可以怎么用成长型思维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生9:她可以先接纳遇到了难题做不出来的事实,接纳烦躁、郁闷的心情,还有甚至不想继续写作业的想法。
第二步:觉察。每当遇到难题时,固固可能就会出现固定型思维:“你不行的,别白费力气了,快放弃吧!”这会让固固心情烦躁,根本无法继续做题。
第三步:命名。把固固的固定型思维取名叫“臭胆小鬼”,因为它总是否定固固,让固固不敢尝试困难的事情。
第四步:对话。固固可以尝试与它沟通,想法说服它。
“你不行的,别白费力气了,快放弃吧!”
“臭胆小鬼,你又来找我啦!”
“是呀,主人,你做了这么久还没解出来,这道题太难啦!根本解不出来!”
“嗯,的确有些难,但是我们可以先休息一下,然后再去思考,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出来呢!”
“好吧,主人,看你这么坚持和努力,我陪你一起吧!”
师:通过這样的练习,我们就可以尝试把固定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进而,如果要熟练地应用成长型思维,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成长型思维计划,要具体到怎样实施,这将有利于我们在挫折来临时更好地对抗那些失败与绝望的感觉,更好地克服问题、迎接挑战。
(二)成长型思维计划
师:我们可以按下表所示制定计划。
我的成长型思维计划:
当学习中我遇到 (困难、挫折、挑战场景),
我的想法是: ,我的感受是: 。
我遇到的障碍是: 。为了克服障碍,我需要 。
我还可以这样想(成长型思维): 。
我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做些什么,比如: 。
以下的一些表现会让我知道我已有所成长:
-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习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四部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制定计划进一步强化成长型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阶段
师:今天的心理课我们认识了两种思维模式,也感受了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的。要转变固定型思维,我们可以通过接受、观察、命名、对话这四个步骤。通过制定计划能够更好地培养成长型思维,要熟练应用成长型思维,还需要制定成长型思维计划。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成长型思维计划。 “思维支配着行为,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未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遇见了成长型思维,也希望我们有更好的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强化和延伸课堂所学,学生通过实际的训练达到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的目的。
【活动反思】
本课的理论基础来自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及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四部曲。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三观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剧烈的波动,学业上也面临着知识获得障碍,学业困难导致自身遇到持续的困惑、迷茫、自卑和挫败等困难。本课以“更好地遇见成长型思维”为主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暖身活动,学生切身感受两种思维;通过思维自测题,学生了解了自己主要的思维模式;通过视频的学习与小组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成长型思维,也意识到了认知影响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学生在感受成长型思维力量的同时激发学习成长型思维的动力。然后,以贴近学生学习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固定型思维转变四部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是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的转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最后,在成长型思维计划的制定环节中,将思维训练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延伸课堂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学生认识了两种思维,了解不同思维模式对情绪、行为等的影响,感受到成长型思维的力量。同时也激发学生转变固定型思维的动力,学习了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科学方法,助力学生更好地迎接学习上的问题与挑战。
参考资料
[1]卡罗尔·德韦克. 终身成长[M]. 楚祎楠,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安妮·布洛克,希瑟·亨得利. 成长型思维训练[M]. 张婕,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