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润童心: 小学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24-04-30朱家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剧课程评价校本课程

朱家浩

摘要:目前学校心理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内容“零散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忽视化”等问题,由此以校园心理剧为育心载体,积极建设“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为此,学校架构了“主题化”课程内容、“进阶化”课程实施与“三全化”课程评价的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心理问题的精准追踪,真正转变学生认知、行为与心理上的问题偏差,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评价;心理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1-0018-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见心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实中发现,当前心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对学生心理问题转变的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零散化”,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零散,导致学生的感悟不深;二是课程实施“浅层化”,部分教师直接传授调适方法,学生的内省不强;三是课程评价“忽视化”,不能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容易反复。

基于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积极建设“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既是对学校心理课程建设的补充,又是学生心理辅导的全新实践。因此,学校架构了“主题化”课程内容、“进阶化”课程实施与“三全化”课程评价的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心理问题的精准追踪,真正转变学生认知、行为与心理上的问题偏差,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一、建设“主题化”课程内容,促进心理素养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结合对学生真实心理问题的分析,我自主建设了“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包含“调适型”“交往型”“应对型”三类校本课程,课程各单元均设计了理论学习(1课时)与剧本实践(4课时)的学习内容,培育学生的心理自助意识与能力,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

(一)建设“调适型”校本课程,促进积极情绪

卡尔·门宁说:“情绪是思维的驱动力,但我们要学会掌握它,而非被它驱使。”我围绕焦虑、暴躁、自卑、恐惧四类消极情绪,自主建设了“调适型”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让学生深度认知消极情绪的危害,实现自我内省,引导学生生成积极情绪。(见表1)

(二)建设“交往型”校本课程,促进积极关系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为此我依托同伴、教师、家长与社会人四大交往主体,自主建设了“交往型”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不同交往主体的沟通技巧,协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的障碍圈,促使学生产生持续的、正确的人际交往动机,获得积极人际关系。(见表2)

(三)建设“应对型”课程,促进积极品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当前小学生校园欺凌、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且学生无法正确、自主地应对,由此我自主构建了“应对型”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让学生明白此类心理问题的危害,掌握一定的调适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建设的自主性,促使学生生成積极的心理品质。(见表3)

二、通过“进阶化”课程实施提升心理自助能力

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依托“剧润童心”校本课程群内容的开发,我积极构建了“仿学”“创学”“展学”三条进阶化的校本课程群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校本课程群的学习与实践,实现学生对校园心理剧的深度感悟,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

(一)构建“仿学式”实施路径,提升自助积极性

校园心理剧引导学生以特殊的戏剧化方式,将自己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烦恼、困惑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校园心理剧形式活泼,具有艺术表现力,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基于学生对剧情排演不熟练的问题,我采用“借鉴剧本—观看视频—模仿学习—展示成果—内省评价”的“仿学式”实施路径,为学生创建参与校园心理剧的实践阶梯,促使学生在模仿实践中获得自我感悟,由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实践“同伴交往篇”时,我直接借鉴另一位教师创作的校园心理剧剧本“我的青春不迷惘”,此剧本讲述的是“乖巧听话的小张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对异性产生好感但无法正确处理的故事”。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再指导学生根据视频自主开展仿学式的剧本分组实践,然后各组开展集中性展示与分享,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自评与行为上的互评。

(二)构建“创学式”实施路径,提升自助主动性

创造力是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之一,也是学生必备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为了促进校园心理剧资源与学生心理问题的精准对标,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发、排演与调整校园心理剧内容。因此我采用“查阅资料—创编研讨—排演调整……内省评价”的“创学式”实施路径,通过教师与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心理自助主动性。

如在实践“厌学厌校篇”时,一个小组创编了剧本“学习让我变更好”,其中设置了一个主角——被两种极端想法困扰的小丁,借助热爱学习与厌恶学习两种想法的拉锯战形成鲜明的对比,全面展现小丁的行为表现与内心独白。该剧充分反映小丁真实的内心挣扎与学习渴求,同时通过小丁对父母、老师与同学等旁观者真情声音的聆听,让小丁感受到爱的无声无息与无处不在,促使小丁在爱的包裹下实现心理的主动转变。

(三)构建“展学式”推进路径,提升自助内省性

游戏、竞赛等形式是增强小学生实践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我建设了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的“展学式”实施路径,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的引入,搭建了“班级—年级—校级”的校园心理剧三级遴选与展示路径,让学生经历多次感悟与反思的实践过程,促使学生全员、全程与全方位地对标内心世界,以此提升学生心理自助的内省性。

如在实践“暴躁调适篇”时,遴选出“再见,暴躁君”优秀作品,在“10.10”当天进行全校性集中展示。此剧本分为四幕,第一幕:呈现日常暴躁、不分青红皂白的小李,同学们逐渐疏远他;第二幕:小李遇到困难想找同学帮忙,看到别人快乐玩耍,没人愿意帮助他,呈现小李沮丧的内心独白;第三幕:小李哭了,班主任找他谈心后召开班会课,小李上台承认错误,呈现小李释然的内心独白;第四幕:再次呈现小李遇到困难想找同学帮忙,结果有很多人帮助他的情境,呈现小李激动的内心独白。

三、通过“三全化”课程评价追踪心理变化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基于此,我構建了“三全化”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成长册”“问卷单”“测量表”评价载体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心理全程、全员与全面的追踪,展现了心理变化的可视化、综合化与精准化。

(一)通过“成长册”全程评价展现变化的可视化

“成长册”评价是指学生对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学习与参与过程的记录性评价,清楚地展现学生心理变化的全过程。“成长册”评价的设计从单元视角出发,包含“认识心理问题”“参与剧情过程”“表达内心感悟”“抒发心理情感”四大模块,串联起学生参与校园心理剧辅导前后的真实表现。与此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与参与情况,通过“写—涂—画”的方式填写成长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转变内驱力,实现学生心理的正向发展。

(二)通过“问卷单”全员评价展现变化的综合化

“问卷单”评价是指通过多元化的主体对象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综合性评价,由此我设计了自我问卷单(见表4)、同伴问卷单、家长问卷单(见表5)与教师问卷单四张问卷单。各问卷单均包含了“有分要评”与“有话要说”两个评价模块,通过自评与他评全面聚焦学生人际交往、情绪表现、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的变化情况。勾连式的评价模式让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显性化,显性心理问题具体化,促进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全方位判断与掌握,有效地协助学生转变心理问题。

(三)通过“测量表”全面评价展现变化的精准化

“测量表”评价是指借助心理测评量表对学生能力、心理与人格等方面作出科学与精准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心理评价更具信度与效度。因此,我在课程各单元前后均设置了心理测评量表,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真实地展现学生心理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地反映问题转变与课程实施的关联效果,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程的实施或介入其他辅导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如在实践“校园欺凌篇”时,采用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对“剧润童心”校本课程实践干预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检验。问卷数据分析表明,干预后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可见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调适有着积极作用。

总之,面对学生频繁出现的心理问题倾向,学校通过“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的建设,精准对接学生的真实问题,使得学生产生自主的感悟与内省,促进心理的自助式成长,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幸福成长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庄续玲. 具身认知视角下“课—剧”融合的心理课教学新范式[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5):19-22.

[2]田晓莉,杜志瑶. 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前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2):63-65.

[3]赵媛媛.“悦动童心”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小学生“生涯启蒙”主题课程的实施为例[J]. 广西教育,2023(13):62-66.

[4]张怡婷. 校园心理剧:赋能小学生心理成长的新尝试[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3(11):15-19.

[5]成蒋钻. 校园心理剧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2023(27):84-86.

[6]孙琼. 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阳光少年说”校本课程为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4):30-32.

[7]阮惠英.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校本课程创新实践[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4):82-83.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心理剧课程评价校本课程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