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法自然”与“道由心悟”(上)

2024-04-30徐良

关键词:道法自然中国哲学本体论

[摘 要] 庄玄禅葆光互照,在中华文化史上释放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它们的本体论思想,突出地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会通深度与思辨高度,三位一体构建并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主导了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自由主义、心灵主义及个体生命精神,展示了中国哲学丰厚的内在底蕴和壮阔的思想境界。其互相传承同构的“本体论根据、形而上理念、思想方法、实践追求、社会价值、人生安顿”等诸多领域,凝聚代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成就,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风貌和价值取向,闪烁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光彩,推动中国哲学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 自然;心悟;道;本体论;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2-0035-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哲学根深叶茂,庄玄禅一脉同构、繁荣昌盛,谱写了中国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的篇章,并由之成为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老子崇本息末、庄子齐天任我、玄学幽思通物、禅宗弃彼乘心,以此为代表形成庄玄禅三大哲学体系,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就是以一为根、以道为宗、以无为本、以心为上,物我同德、体用自然,凝结成旷然卓绝的本体论,推动中国哲学不断攀越新高峰、开辟新天地,并以无可比拟的丰硕成果,积淀汇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思想源泉,光照千秋,万代传承。

一、“一”的本体根据

“任何哲学问题都追问整体。”[1]15“一”即是对整体与整体性最好的概括和表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类文化史上,对“一”的思考和追问,成了古典哲学特别是本体论的主题,人们对万有的起源、人和自然、人和神灵的关系进行追溯和思想时,无不以“一”作为终极归宿,这既有原始思维的特征,也是本体论哲学的标志。

万物的本源是一。[2]20

我们把叫做“万物”的东西,解释为“一”。[3]85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4]171

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5]117

一,让万物意义的“多”涌现出来,但也重新把它们收回。[6]213

?ν[一]和π?ντα[一切、万物]的关系称为世界关系。[6]213

上述论断,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克塞诺芬,还是古代中国的庄子和王弼,或者是现代德国的海德格尔,这些思想家代表了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把“一”作为整体,把整体的“一”作为依据,把“一和一切”(即一和万有)谜一样的依存关系作为世界的本源关系。这种整体或整体性的把握,“一即一切”的本源追问,就是本体论意义的把握和追问,而这样的哲学就被称为本体论哲学。所以,海德格尔说:“本体「ο?σ?α」的特质是:它不仅表达出了一个存在者,而且表达出了一个按其存在之如何存在者。”[7]29

很明显,对“一”的思考和追问就是哲学本体论的思考和追问,而“一”也因之成为本体性的依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一产生一切”“从一切中产生一”,“一”因之具有了本体论的本质属性——同一性。具体说来就是,这“一”具有本体性的“一即一切”“存在—存在者”“是—是什么”“存在—思想”等诸多的同一性。这样,“一”就成了本体、整体和整全的代表,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代表。因此,人们把“一”又叫做全有者、整全者、超强者、主宰者,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称之为宙斯和统一者,老子和庄子称之为“大、朴、根、至”等,而以王弼、何晏、郭象、僧肇为代表的玄学家则以“寂、绝、冥、妙、玄”称之,以达摩、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以“真如、涅槃、境界、佛性”代之,他们站在各自思想体系和哲学立场上对此进行了丰富多彩的阐述,极大拓展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空间和内涵,使“一”闪现着熠熠生辉的东方智慧。

然而,无论如何,“一”的本体论属性,即万有(万物)的“根据性”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并稳固地主导着一切哲学和形而上学的发展,从古至今,未曾改变。所以,海德格尔指出“这个[一],贯穿整个哲学”[6]41。

“没有什么是没有根据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以任何方式而存在的东西,都必然有根据。”[8]21“一”作为万有存在的本体论根据,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形而上作用,引导着人们在哲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一”是哲学的开端,而且是第一開端

从本体论的立场和观念来看,所谓开端就是指哲学思想大门的开启,本体论把握的起步,意味着“一的一切”都要从这里入手并展开,除此外并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这个开端既可以是宇宙论的,也可以是人生论的。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最早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追问: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而推行是?[4]205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9]508

庄子的答案是清晰的,那就是立于本而通于神,同于道而归于一。即大一主之、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没有大的境界、道的胸怀、“一”的视野,本体论的任何追问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庄子的本体论探究和追问是系统而纲领性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为他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坚实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很明显,“一”就是开端,并且是第一开端;唯有以“一”的整体方式把握,才是本体论的把握。所以,海德格尔说:“一旦为真正的哲学方法赢获了一个真正的开端,则方法就显示出它对新的问题域的可以说创造性的揭示。”[9]20

(二)“一”具有“同一性”,但不是简单的“统一”

统一往往是不分区别地归置、聚集和整合,很容易消灭差异,形成千篇一律的单调统一体。相反,同一则是从区分的聚集而来,是有区别的东西的共属一体。唯当我们思考区分之际,我们才能说同一。因此,同一并非相同,“在相同的东西中区别消失了,而在同一的东西中区别显现出来”[10]51。这即是“同一性”的本质。

庄子说:“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9]421物不同形相禅,事不同理相映,在本体的意义上它们都同归于“一”。以一视之,不同而同,不德而得;以一通之,同而不同,得而不德。这即是通于天地,行于万物的“一”之大道和大德。

在庄子的基础上,郭象认识得更为确切。他说:“物皆自是,故无非是;物皆相彼,故无非彼。无非彼,则天下无是矣;无非是,则天下无彼矣。无彼无是,所以玄同也。”[11]34玄同为一,一即同一。这样,中国哲学本体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扬弃与升华,显现出耀眼的智慧光芒和思想魅力。

(三)“一”为“自然”,自然天成

在中国哲学史上,“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哲学地位。一方面它是根据、是本体,另一方面它又是开端、是方法;一方面它是整体、是整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念、是概括。总之,这“一”以丰富的“二重性”特征显现出丰厚无限的生命力和波澜壮阔的思想动力,为中国哲学开辟了傲然卓绝的本体论前景。

何谓自然?“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12]9老子所谓法自然而为,庄子所谓循天而行,王弼所谓随物而成,郭象所谓玄同自得,都讲的是自然之道。这里的自然,不是一个具体的自然物,不是万有的“这一个”,而是“自然之整体”,即“整体的自然”。这整体自然的“唯一属性”、也即“最根本”的特性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唯如此,才能“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12]144-145。反之,天地不宁,万物群夭,天下大乱。这也是老子竭力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3]114的根本原因。

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4]232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4]351

万物万形,同于自得,其得一也。已自一矣,理無所言。[11]43

由之看出,在本体论意义上,自然者、泰定者、自得者皆已为一。自然天成,并生为一;万物合德,玄通为一。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四时之自序、万物之自生,皆在自然。这是永恒的法则,也是玄同的归宿。万物由它产生,也必然复归于它。这是本体之“一”的至妙之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开门。”[13]1209

总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本体根据,是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开端,也是中国哲学的本体集合。“一”的理念贯穿中国哲学的全部进程,“一”的精神也代表着中国哲学的终极追求。庄玄禅本体论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庄子“万物之所一也”,王弼“万物万形其归一也”,僧肇“统之者一也”,郭像“道通为一”,达摩和慧能“万法为一”等思想,不约而同地将“一”视作绝对的基础。在中国哲学道路上,“一”是永远绕不开的主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始终是哲学的崇高境界,其最终指向和结论就是“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二、“无”的形而上学

何谓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如何发挥作用?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认识和把握“无”?“无”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些问题,是准确把握中国哲学的关键。

形而上学是整全的追问活动。[14]36

哲学的概念,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作为整全的概念而产生——整全,在其中被追问的始终是整体、整全,把握者由之一道被包含在问题之中。[14]36

形而上学的主题是,位于存在者之上的东西——存在者之整体。[15]37

这里的判断和答案非常清楚,形而上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形而上学面对的是万有、万物、万法和万相,它以万有之整体、万物之整全为对象,追问并思考这“整体之有”和“整全存在”如何存在,以及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形而上学,明显带有本体论的意义和特征,因此被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论或根据律的形而上学。很明显,这是一种有根的形而上学,而不是简单空洞的抽象思辨。“‘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被我们视为第一位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16]21海德格尔的这个世纪之问,关切的就是哲学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无”是形而上学的核心。之所以说“无”是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首先指它是最广泛的问题,其次它也是最深邃的问题,最后它还是最源初的问题。因为“无”覆盖了“一的一切”,它不会为任何“物”所限制,它包含了世界之“万有”。不仅如此,它还包含了以往曾在的有、现在的有和将来的有,它的疆域和边界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有和非有”,还是“无和非无”,都落入这个问题,最后还包括无本身。因此,解开“无”之谜,就能给出哲学之形而上学的最终答案。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呢?或者说,我们该如何理解“无”呢?中国古代思想家是这样思考的。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4]188

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4]354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17]296

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18]195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18]117

上述庄子、何晏和王弼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他们是中国哲学史上“以无为本”形而上学思想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何晏的《无为论》短短50余字,以鲜明简约的语言和深邃凝练的思想,将“无”的本质和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中国哲学的绝唱,为历代所称颂。

(一)“无”是整体,为万有之根据

所谓根据,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它指的是一种最终和最极致的东西,存在物因它而出现,存在物又因它而消失。有它,存在物就在;无它,存在物就不在。它是一种整体、整全的存在,它也是一种由此及彼、物我玄同的存在。它让万物出现,但同时又隐藏了自身,所以它存在又不存在。因此,海德格尔说“根据本质上属于存在”[15]303。

“无”的本质就在于——它无形,但让存在物显形;它无言,但让存在物代言;它无名,但让存在物成名。无,是“无”的本质,也是“无”的全部特征。“无”不依赖任何存在物,但它有赖于“无”的理解者而现身,可一当现身为某物,它立刻又将自己隐藏起来。从本体论的意义来看,无无,则无有;无有,也无无。有无,不一定有有;有有,也不一定有无。“无”是有和无的共同体,或者是有和无的同一性存在。所以老子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有无相生,不自见也不自是,微妙玄通而深不可识。

(二)“无”无象,而让万有有象

“无”的本质在于囊括万有,尽揽万物,包容天地,给一切存在物提供依据,让一切存在物成为它所是的样子。但是没有一个“有”,没有一个“物”能和它相提并论,更不可能与它相同或相似,所以“无”无象。这样,让万有有象而不现身,让万物出现而隐身,就成了“无”的另一个本质特征。老子非常清晰地揭示了“无”的这一特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12]89-90。

(三)“无”无名,而让万有有名

名,是有的规定,也是物的指称,是万有之象和万物之状的符号。因为有物、有象、有形、有声,名随之而出,物随之而成,有随之而定。但开物者、成务者、定形者、命名者并未因之而有名,也并未出现在其物、其象、其形、其声之中,反之却以无的方式将自己隐藏起来。所以,庄子说:“天下幽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4]124得而不德,形之不形,体尽无穷,这即无的本体归属。

王弼指出:“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出乎我。故涉之乎无物而不由,则称之曰道;求之乎无妙而不出,則谓之曰玄。妙出乎玄,众由乎道。”[19]197这就是说无和玄、道同一,或者无和玄、道具有“同一性”,它们玄同为一,玄通万有,玄奏妙理,玄拥道德,共同主导了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形而上学。

三、“道”的核心理念

中国哲学是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中国文化也是以“道”为中心的文化。“道”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灵魂”,“道”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总纲”,无道不道,无道无论,中国哲学离开道寸步难行,立刻会失魂落魄、褪去壮阔豪迈的生命动力。因此,中国哲学之构建必不能缺“道”,更不可失“道”。

那么,何谓道?道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认识和把握道?道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些问题,是准确把握中国哲学之灵魂的关键。

道者,万物之奥。[12]194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4]476

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95-96

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4]202

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15]541

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19]2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20]176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论述,对“道”得到确切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道”绝对是中国哲学的第一理念,牢固地占据着中国哲学的核心地位,不论理性深度还是思想高度,不论本体论把握还是形而上学建构,不论实践论还是人生论,在三千多年中华文化长河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回响,推动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一次次聚变升华,积淀凝聚了丰厚的思想底蕴和智慧力量,成为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传承。

(一)道是万物之由

有不生有,物不生物;物由道生,有从无出;德配天地,玄同为一。这是庄、玄、禅本体论的一致立场。其中,“道”始终居于中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从无,无从一,一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哲学尽人皆知的理念法则,但关键是道从何而来?又因何而起?甚或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道的命脉?避免陷入概念的谜团而纠缠不清。

中国哲学的“道”,类似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海德格尔说,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也是不可定义的概念,还是人人自明的概念。表面上看,人人都知道存在,都看到存在,其实人们看到的、谈论的都是存在物,而非存在本身。对那存在,或者存在本身,仍然未曾接近,也不能把握。而哲学要追问和思考的恰恰是存在,而不是这个(类)或那个(类)存在物。因此,他说:“存在才是哲学真正的和唯一的主题。”[21]13他认为,只有进入“存在”——那真正有待思想的世界,我们才算是展开了哲学的思考。海德格尔严肃地指出“哲学必须去追问存在者之存在”[15]21。

与之相类似,人们日常津津乐谈的道,往往是某些道的概念、或关于道的替代物,并非道本身。而这些道的概念或替代物,通常由所谓的知名人士给出和设置,人们却为之争论不休,甚或背道而驰,离道越来越远。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一样,道既不可定义、也不可替代,世界上没有任何概念能跟道同一并论,也没有任何存在物能等同于道。由于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寂然无体,所以道根本没有适合的“名”来称谓,也没有对应的“象”来代表,如果一定要给出,那也只能是“无名”之“名”、“无象”之“象”,老子勉强用“道”这个字谓之,哲学家们也用自然、一、大、玄、天、冥、寂、绝、朴等而代称。中国哲学史上,庄子对此阐释得尤为清楚,“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4]336。

盡管道无为无形,不可见、不可言、不当名,但道仍然无可怀疑,仍然真实地存在着,并期待着召唤。我们可以借鉴海德格尔把握“存在”的办法来把握“道”。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向来是存在者之存在”[21]21。存在总会通过某种存在者现身,其中有一种存在者——此在,最接近存在,经常以存在者的方式领会着存在,并敞开存在之大门,遨游于存在世界。这个此在,它的使命就是“为它的存在而存在”。[22]129而人恰恰是能够成为“此在”的唯一预备选手。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这一资格,仅仅是那些追问存在、思考存在,且超越存在者自身之存在,并进一步跨越存在之大门、进入存在世界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这个“此在”。可见,“此在”具有“同一性”,“此在”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存在者,它超越一切存在物、也超越自身而进入存在领域并把握着存在,它的使命就是呈现存在。

中国哲学史上,能够成为这个“此在”,实现“由此—及彼”的跨越,并进入“道”之存在世界的人,类似于庄子推崇的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天人。真人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天人无物,只有他们才能放德而行、循道而趋,理解并把握这“万物之由”的真实存在。同时,道之哲学的确立、思想的发扬光大,主要在庄玄禅三大体系,其集大成者的代表就是老子、庄子、何晏、王弼、僧肇、达摩、慧能等人,正是他们使“道”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拥有了无穷的思想魅力。

(二)道是思想之极

不同于科学,道之思是本体之思,即形而上之思。“科学不思想。”[23]11海德格尔的这一论断深刻地划清了人类思想与科学的界限,即本体论哲学与其他一般科学的界限,保障了哲学的独立性和纯粹性。“这一论断意味着科学只是一种理性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无论其有多么突出的贡献,它永远不能解决存在物存在以及如何存在之问题,存在问题归属于形而上的本体思想。”[24]

海德格尔的研究告诉我们,科学只关心存在物,科学从来不关心存在。科学思维只沉迷于存在物之物的属性,探究存在物如何为我所用,而从不关心存在物的存在性及相关问题,更不关心存在物的本体命运和整体关怀。恰恰相反,关心存在物之整体、关心存在本身,是哲学的主要使命。而哲学只有当它关心存在和存在物之整体,并对此进行形而上的追问时,才能称之为本体论的或严肃的哲学,而这正是道的终极思想和终极追求。

道之思总是把目标指向最深和最终的根源,并且以极尽的方式表达出来。道之谓道,就在于道的存在是无形、无名、无声、无味的,因此对道的思想和把握也必然要与之相适应,这即是形而上的、本体论的、同一性的思想,而此种思想乃思之极致、思之巅峰。这种思想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整体性和整全性,它致虚至一,无内无外;它无我无彼,超越有无。因此,致道的最好方法就是无问、无应、无思,问道不知道、应者失道;论道而非道,知者不知道。“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4]323。

僧肇的思想非常有代表性,他说:“玄道在于绝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大象隐于无形,故不见以见之。大音匿于希声,故不闻以闻之。”[25]167所以,一以视之、无以体之、悟以识之、天以得之,是道之思想的极致追求,这是中国哲学的思想标志,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三)道无为而无不为

道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中华民族最有影响力的哲学精神,也是中华文化引以自豪的思想原则,在中国思想史上拥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深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东方印记。道无为而无不为,在哲学实践上,一举突破了本体论和实践论、形而上学和人生论的界隔,互补互成,交相辉映,谱写了丰富精彩的中国思想文化篇章。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4]188无为是道的总体要求,也是道的内在属性,更是道的本质规定。无为而无不为,给处于社会压迫下的人们预留了广阔回旋的思想余地,使生活困顿窒息的人生拥有了更多自由选择,让中国哲学的智慧绽放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贡献出非凡的智慧力量。

无为出于道,道源于自然。老子最早给出无为的本体依据,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本体特征就是无为,郭象的概括非常有代表性,“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11]9。以自然为正,以无为为始,无不为而成,天地是杰出的榜样和代表。为何?因为天地无私,无私是无为的基本前提。“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4]191天地无私,才能化阴阳、序四时、成万物、载山河、行风雨、明日月;圣王无私,才能德配天地,聚民心、服万众、归天下、定四海;个体无私,才能玄通万物,无是非、破对待、同内外、释生死、畅无极。总之,唯无私,才能德充于内,应物于外,外内玄合,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自然之大法,天地之大德,道德之总纲。

四、“心”的整体把握

中国哲学本体论的主题是“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4]191。道之乾坤、无之本体、思之宗极,都要求相适应的主体能够拥万里情怀而思接千载,齐日月光辉而心映天地,感通应物而瞬对四海,实现物我同一、玄鉴洞照式的把握。庄玄禅的共同立场就是寄心托物、心映世界,通过“心”的整体把握,完成本体论的玄通升华。

心,无论是道家、玄学、还是禅宗,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人体器官,或者孤零零的抽象存在,在庄玄禅思想家那里,心原始地与道互构互成、玄同为本体,这是它们共同的哲学态度和一致的形而上学立场。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4]55

目将荧之,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4]50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4]416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26]181

心者,是总持之妙本,万法之洪源,亦名大智慧藏。无住涅槃,百千万名,尽心之异号耳。[27]200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20]98

通过上述思想家对心的定位和论述可以看出,心能载道、也能成物,心可持本、也可生法,心有皆有、心无皆无,心虚道存、心通德合,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心无所不有,无所不成,无所不能。由之形成的心斋、心本、心源、心成、心知、心法、心持、心妙、心量、心识、心彻、心藏等概念,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中国哲学独特的思想资源。

(一)心源为本,万法同根

心是万识之源,心是万慧之本,心是万法之根,无心则无识,无心也无得。心在何处?心不在我,亦不在物。庄玄禅所谓的心,不是我之心,也不是物之心。我之心偏而不正,往往以自见代正见,以自念代彼念,以自识代共识,所以真正的本体之心、道德之心、天地之心、般若之心,一定不能是“我心”,我心非心。同樣,物之心也不是心,因为物之心被欲望主宰、被功利捆绑、被需求控制,欲望之满足、功利之达成、需求之实现是它的根本目的,这样的心不能本万有、序四时、同道德、一天人。

庄玄禅所谓的心是天地之心、有无之心、般若之心。这样的心,非彼非此,物我同一;无是无非,玄同道德;不去不来,智慧光明,所以被称之为天地之心、有无之心、般若之心。所谓心源为本,万法同根,其本质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4]30。

与我并生者是天地,与我为一者是万物,这样的我就完成了本体论的更新与超越,可以游心于物、游心于天,可以乘云气、骑日月、驰风雷、挟宇宙,完成华丽的蝶变,转身跨越进入至高至大至广至远至一的涅槃境界。天地其根为一,万物其本为一,有无其法亦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亦一;一之所起,一心所成,万物皆生,大放光明。这一就是整体、整全、整一;一的把握,一的一切,就是“心”的整体把握,也即本体论的把握。

禅宗大师弘忍告诫慧能:“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20]88本心何在?在天不在人,在道不在物,在无不在有。唯天人合一、道德同步、有无相生,本心才能得到安顿,并释放出智慧的光芒。我之本心就在天地有无之间。这里,“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20]101。

(二)心知为知,神通妙识

中国哲学中,知分为大知和小知,内知和外知、无之知和有之知。大知、内知和无知之知,是心之知,心之知知天地之德、万有之本、有无之宗。小知知物、知有、知是,谓人我之知,感官之知、肉体之知。大知知远、心知知本、无知知道,小知知近、外知知物、有知知是,大小、远近、有无之分根本上是本末之别。

心知为大知,大知大德,神通妙识,玄鉴万有。所以庄子要人们“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钧,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4]385。在老子和庄子看来,大知者必是有德者,即执大道者,也是神游宇宙的至尊者。他们往往远忘天地、近遗万物,外揽宇宙、内体己心,旷然无累而畅耀无极,与物俱往而无所不应。畅无极则玄同死生,无不应则无所不知,无不知者则大知大彻。心知知一,神知知天,大知知道。

心知是大知,大知致道。心知无内外,大知无物我。从根本上说,心之知是致道之知。而道总是远离于有。所以,老子要我们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摒礼远教,而圣、智、仁、义、礼、教等,都是有知之知,是有害于大知大道大德的负累,是违背自然天地人性的绳索,必须抛弃。因此,庄子要我们知忘是非,洒心去欲,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直入无有之乡,与自然同体,与万象同观,与日月同光,与山河同在。很明显,心之知也是主体的自由之知。唯自由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无限的发扬光大,在此庄玄禅哲学已经通向人的生命哲学,极其珍贵。

心知是大知,大知知无。有知是小知,小知不知。僧肇指出:“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28]147无知无不知,世外之知即是根本之知,心知者玄鉴,大知者同一。

(三)心持为持,内外鉴照

持,是人的行为方式,也即实践过程。中国哲学自古就将持分为二种,一谓心持,一谓物持。心持持心,同一、致道、合德;物持持物,物物、物我、物心。心持者智慧观照,内外明彻,神通纵横;物持者物形障目、物欲塞心、物累负身。在通向大道的路上,加持得越多,负累就越重,迷惑也更多,因而离道就越远。

心持一持。郭象指出:“一者,有之初,至妙者也,至妙,故未有物理之形耳。”[11]9初始、至妙、无形,都是一的本体属性,持一就是本体的、整全的形而上的操持,类似于海德格尔存在物之存在的操持。“存在乃是本源。”[29]72这本源之一,其大无涯,其小无界,其高不可攀,其深不可及,其古不可溯,其远不可见,容万物万形,纳天地山河日月星辰,数不胜数,大不可及、小不可分,只能以一谓之,以道字之。对此,没有一个相应的“有”或“物”可以把握,心持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4]492

心持无持。道的存在,一的根据,无的形象,德的特性,并不是一无所有、毫不存在,而是因为这存在无以概括、无以描述、无以表达,任何有、任何物都难与之比拟并名之、形之,因此以庄玄禅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一致地以无称谓。无的把握,即是对万有之道、万象之根、万念之一、万法之源的把握,对此,只能通过心知、心持、心识的整体方式去神而通之、玄而会之、妙而识之、应而备之。所以,心持无持,则无所不持;无所不持,则大道大备、大一大成。在庄子看来,这不持之心,就是天地宇宙之心,也即大备之心。“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4]377

心持不持。持大备者不易,持大定者不为,持大成者不有。心不持之,以一持之;心不持有,以无持之;心不持名,以道持之;以道、以一、以无持之,无所不持。庄子指出:“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4]158一而不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持而不持的本质就是同自然,应天地,合道德,明日月,序四时,这即心持不持的至高法则。

五、“悟”的思想方法

“悟”,是中国哲学最根本的思想方法,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显著的文化心理特征。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完全可以称之为悟的哲学和悟的文化,“悟”不仅主导了中华思维模式,也陶铸了民族心理结构,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和中国意味。

禅宗六祖慧能“道由心悟”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不仅推动禅宗获得波澜壮阔的发展,也把“悟”氣象万千地升华为本体论的方法,犹如明亮的闪电,在中华大地和中国思想文化的天空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何谓悟?在中国哲学文化中,悟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以心传心,体悟把握;(2)以心印证,形象接物;(3)以心妙识,神通万里。

“悟”的方法,不是逻辑的方法,不以辨析推理为主,也不以抽象概念演绎为长,它是一种心有心得、心全心成的思维方法。根本上,它是生命情怀与智慧的直观感悟,让人的生命和心灵豁然明亮,跃然解放升华,畅通于天地万物。它的本质特点是以心传心、心印心悟,让天地万法,尽在我心;世界万有,皆为我得;并进一步将之凝聚升华为本体的万有之德、天地之德,直了大道、大一、大成之光明,直达天道、玄冥、真如、涅槃之境界。

“悟”的思想方法,发端于《周易》,源始于老子,形成于庄子,拓展于玄学,汇聚集成于佛学,脱颖放大于禅宗六祖慧能。《周易》谓卦不能原本、象不能穷道、言不能尽意;老子谓道之妙、徼、微、幽、玄、恍、隐、虚、无、一,等等;庄子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和“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等等;都需要人们一致本体而尽揽万有,解心释神而知会万端,用心去体悟、感通、迁想、静思、神照、妙识。这样“悟的方法”就逐渐成了中国思想的主要方法,并由之登上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

佛学西来、玄学崛起,进一步加强了以“悟”为中心的直观洞照而情理会通、形象把握而迁想妙识的系统思维方式。玄学玄引风流、玄对山水、玄思生命、玄析名理、玄畅本末、玄冥有无,禅宗悟印山河、悟照万相、悟接妙理、悟潜有无、悟觉般若、悟识真如、悟致涅槃,等等,不仅促进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以“悟”为中心的思想方法得到了波澜壮阔的发展,而且推动“道由心悟”的思想得到根本确立,并且获得巨大的生命力,谱写出灿烂辉煌的思想乐章。

传佛心印,道由心悟。[20]175

本心生万种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20]191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26]56

森罗万象,一法印之,所谓心也。心也者,寂然幽邃,廓尔冲融。[30]351

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31]157

事须理智兼释,谓之顿悟。并不由阶渐,自然是顿悟义。自心从本己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得者为顿悟,即心是道为顿悟,即心无所住为顿悟。存法悟心,心无所得,是顿悟。知一切法,是一切法为顿悟。闻说空不著空,即不取不空,是顿悟。闻说我不著(著下脱我字),即不取无我,是顿悟。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顿悟。[32]80

慧能和禅宗这里,心与道、心与法、心与万物、心与涅槃已经完全同构同一,具有了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顿悟也由此跃然升华破空而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发挥着积极的本体作用,顿悟后——同天地、通万有,悉本末、合天人,和内外、畅无极,泯是非、均彼此。可以说,顿悟即心,心即顿悟。我心我悟,顿悟见性,见性成佛。心统摄一切,悟成就一切;心通法通,觉悟成佛。心生万种缘,悟得真佛现;一悟见性成佛,一悟立地致道;一悟圆通一切性,一悟即识如来佛。这即“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31]650

(一)一心之悟,直观妙得

心是悟之本,悟是心之体,心悟不二,本体同一。二者互为依存,互相成就,使心之悟跃然生辉,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禅宗祖师达摩说:“心即众善之源,心为万德之主。涅槃常乐,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26]190然而,如何起众善、本万德、通涅槃、潜三界、法轮回、觉般若、寻出世、求解脱呢?答案非常清楚,一心之悟,直观妙得。

所谓一心,包括三层含义:(1)专心,专一、专致之心;(2)本心,本我、本体之心;(3)同一、整体、整全之心。心之专致,在于弃绝功利、弃置是非、弃除各种知识杂念,让心专注于真如大道、般若涅槃;心之本体,亦即我之本心,源于本我,不离自性,不离真如大道;心的同一性与整全性,意谓心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整体性、统一性的,不是单向度和片面的。唯如此,三位一体才能一心悟之、得之、成之。一心之“悟”的关键在于“一”和“定”,身心不一,纯白不备;神生不定,大道不载。所以,慧能要人们坚守禅定。“何为禅定?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20]160唯如此,才能心开悟道,直观妙得,一通涅槃而无所不至,一致万有而无所不得。

“不离一心,悟之即是。”[31]156悟是佛学和禅宗的根本方法,无悟无佛、也无禅,佛学和禅宗的机要就在心悟。心悟的本质特点是直观妙得,其妙识、妙见、妙知、妙得,其妙音、妙有、妙想、妙理,全靠心的直观顿悟而来。直观而妙得真如,直了而顿悟涅槃,是一心之悟的最高追求。因此,贵直观体悟,轻逻辑推理;重感性把握,轻思辨分析;用整体的心灵和生命情怀,感悟天地宇宙之气象,把握社会人生之命运,洞悉本体存在之大道,洞鉴个体生命之真谛,成为禅宗哲学的根本精神。

(二)一体之悟,静默沉思

禅宗是静默的哲学,也是沉思的哲学,这已为世所公认。让主体心灵宁静而自由地绽放,幽思妙悟,感通宇宙本体、悟解生命真谛,融汇涅槃大乘境界,是禅宗哲学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追求。

“物我冥一,乃曰涅槃。”[30]209所谓一体之悟,就是体尽无穷,体尽生命价值,唤醒沉睡的自我,悟识宇宙人生真谛,在静默沉思中,让智慧如春天里的花朵遍地开放,让思想的灵光在天空中自由穿梭,让我之生命和心灵弥贯古今,与化日新。这里的一体,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万有之整体;(2)心灵之整体;(3)物我彼此同一之整体。

这里的一体,即“彼此同一”的一体或整体。我是缘起、彼是终极,悟是起始、识是归宿,我之清净心、如来心、般若智慧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一性的基本结构是在此为我、在彼是物,在此为心、在彼是道,在此为我之世界、在彼是宇宙鸿蒙,等等,由此及彼是它的根本特性。所以,唯我有鸿蒙,我心有如来佛觉,方能同为一体。慧能“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20]191,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一体之悟实质上就是宇宙天地之悟、生命情怀之悟、心灵精神之悟。

对静默体悟者来说,即使面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山一水,他们仍然能精微默探、玄鉴妙识,缘起开怀而达自然之性,体性抱神而畅万物之极,玄幽万古而寄生命之情。在静悟者眼里,一草一木系的是宇宙万物,一花一叶关的春夏秋冬,一山一水托的是辽阔鸿蒙,静默的是心,沉思的是我,体悟的是道,由此构成心灵和思想的交响曲,弹奏出优美的哲学旋律,汇入中华文明的千古浪潮而奔腾不息。僧肇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25]21天地万物一体观之,玄道有无一体悟之,则能纵横尽得,普见化身。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指的就是此种顿悟成果。这即是静默体悟的最佳境界。

(三)一瞬之悟,顿悟成佛

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这是神秀对慧能的鉴赏与评价,极为中肯贴切。慧能石破天惊般地横空出世,其最大贡献就是创顿悟之宗、弘大乘之旨,发扬光大达摩以来禅宗精神,极大拓展了中国哲学和中华思想的发展空间,促进中华文化跃上新的发展台阶、进入新的发展历程。

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见性,立地成佛。这是慧能一派与其他佛学的最大区别。慧能推古萌新,以稀世旷有的天才性卓见远识,推翻一切固有束缚、排除种种思想障碍,不立一切法,以无立心、以心传心,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纵横尽得、直入涅槃。顿悟之法由此冠绝天下、为世所称颂。慧能的哲学思想也因此跃然而出、独放异彩,并以前所未有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为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瞬间的领会顿悟,是一种电光石火般的智慧触碰与激发,是一种江河奔腾般的心灵会通和情感泉涌,刹那间出神入化、如梦如幻,顷刻间似火似焰、光彩无限,让思想的光芒辉耀世界,释放出巨大的魅力。揽无穷生命意蕴于当下,映万道心灵霞光于眼前;胸臆通千载而不动容,思绪卷风云而弘宇宙;同自然而体本末,观万象而入涅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顿悟者如凤凰涅槃重生,进入全新的生命世界。

慧能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20]120坚持般若无相、万法无滞、心念无住,为顿悟打开了万千空间,使顿悟者拥有了无限的自由,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可以得智慧到彼岸,获解脱向涅槃。他明确地告诉人们:“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若识自心见性,一悟即自佛地。”[20]102为何?慧能认为,心不着物,心地无累,无染无着无杂,来去自由,自在解脱是无念。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所以立无念为宗。外离一切相为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般若无相,般若无法,般若无知,所以立无相为体。一切处所、一切时中、一切诸法,念念不住,念念不愚,无缚无滞为无住,所以立无住为本。由于无念无相无住,由于无杂无着无染,由于无累无物无缚,智慧畅通而自由自在,所以瞬间即可顿悟成佛。这样,慧能就打开了面向顿悟之境的所有通道,使顿悟前景灿烂光明地呈现于人们面前,人人可尽得般若智慧,人人皆能内外明澈,并畅快地走向如来清净之地,这即大乘光明的根本意义。所谓“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20]106,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顿悟的本质是不着于法,也不执于相;不着于物,也不执于我;不着于有,也不执于得;不着于色,也不执于念。做到无法、无相,无执、无念,无物、无我,唯如此,才能识自本心,和光同尘,直至菩提。所以慧能说:“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20]150

很明顯,“悟”是中国哲学天然的思维模式,也是中国哲学独特的本体把握方法。无悟无识,无悟无知,无悟无思。体本末悉玄冥在于悟,畅万物通天地在于悟,达死生致无极也在于悟。悟而知之、悟而识之、悟而思之、悟而通之,唯有如此才能打开中国哲学的大门,并通达思想的绝域之境。“悟”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整体的、本体的把握,是饱含宇宙情怀的全身心直观洞悉,是倾注全部生命体验的智慧领会,它立于个体的精神境界和宇宙意识,通于主体的生命情怀和壮阔理想,并由此会通畅神、玄同万法、思接千载、幽赏妙理、同于大道。中国哲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构建和确立,并展开了源远流长的思想实践和波澜壮阔的文化创造,推动中华文化获得了气象万千的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傲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论人的自由之本质:哲学导论[M].赵卫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曹礎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海德格尔.讨论班[M].王志宏,石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7]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M].黄瑞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8]海德格尔.根据律[M].张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9]海德格尔.论哲学的规定[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0]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郭象,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刘安.淮南子·原道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M].赵卫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5]海德格尔.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M].赵卫国,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1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7]何晏.无为论[M]//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历代哲学文选·两汉-隋唐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

[18]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慧能.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21]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23]海德格尔.什么叫思想[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4]徐良.“同一性”与“玄同论”:海德格尔和郭象的本体论思想比较研究[J].学术界,2021(2):48-59.

[25]僧肇.涅槃无名论[M]//石峻,楼宇烈,方立天,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达摩.少室四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7]大珠禅师.大珠禅师语录[M]//石峻,楼宇烈,方立天,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僧肇.般若无知论[M].//石峻,楼宇烈,方立天,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9]海德格尔.基础概念[M].张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30]张春波.肇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1]释道元.景德传灯录[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

[32]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

“Tao from the Nature” and “Tao from the Heart Realization” (Part 1): The Ontology of Taoism, Metaphysics and Zen Buddh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bstract] The thoughts of Taoism,Metaphysics and Zen Buddhism maintain mutual radiance and shine brilliant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Their ontological ideas prominently represent the depth of understanding and speculative height of Chinese philosophy, construct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a trinity, leading the naturalism, liberalism, spiritualism, and individual lif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showcasing the rich inner heritage and magnificent ideological realm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s mutually inherited and isomorphic “ontological basis, metaphysical concepts, ideological methods, practical pursuits, social values, and life settlement” and other field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reflecting the unique styl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shining with unparalleled charm and brilliance, and promoting Chinese philosophy to stand proudly among the worlds ethnic cultures.

[Key words] nature;heart realization;Tao; ontology;Chinese philosophy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中国哲学本体论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