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传承 面向未来创新
2024-04-29苏鸿雁
苏鸿雁
人物简介
张立文(1935— ),浙江温州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和合哲学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的生命与生命的学术》等专著35部。主编《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学术通史》《国际儒藏·韩国编·四书部》等40余部著作。韩国学术信息出版社出版《张立文文集》(38辑)。
记者:张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请您谈谈在做好“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方面,中国哲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立文: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首先要是中国的才能称得上是特色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宝藏,中国哲学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华民族是善于思考的民族,是追求爱智的民族,为人类文化贡献了具有非凡才学的智者,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孙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伟大的哲学思想名家。中国哲学是“为道屡迁”“探赜索隐”的哲学,为世界哲学增添了光彩夺目的《周易》《道德经》《论语》《墨子》《孙子兵法》《四书章句》《传习录》等一大批经典名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从其诞生地来说,马克思主义最初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的欧洲,在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目前的学说体系。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可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外来文化要和中国本土文化相得益彰,就要有一个改造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运而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与马克思主义殊途同归。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等,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不谋而合。我们现在倡导的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张构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一脉相承。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奠定重要基础。
记者: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多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日臻完善,请您谈谈这其中体现了怎样的中国哲学智慧?
张立文:世界的哲学体系各不相同,没有一定的模式。中国哲学可依据中国哲学的实际,自己讲中国自己的哲学。中国自古以来有致广大、尽精微的自成系统的哲学理论思维逻辑体系,具有广泛的包容和开放性。因为哲学追求智慧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开放才能遨游于天地之间,包容无限广阔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以中国哲学为思想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思想资源。《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华文化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探索追求“世界大同”,创造一个人类平等、天下和合、四海一家的大同世界。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对天下观的思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智慧和精神支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这是中国哲学开放包容精神的最好体现。正是由于兼收并蓄,才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延绵不绝。“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然而世界并不太平,民族、种族、宗教冲突依然不断,动乱、战争时有发生,人类社会远未实现理想中的和平。若以邻为壑、破坏合作,将一事无成。互鉴就是相互学习、吸收,在借鉴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合作互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人类应该“仁民爱物”,热爱天地自然,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单边思维、封闭思维、保守思维等,施之以“和为贵”的天下和平思维,“以他平他”的相互平等思维,“己欲达而达人”的通达发展思维,开放包容的诚信合作思维,“交相利”的互利共赢思维,为世界打造新思维、新秩序,为人类塑造新理念、新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呼声、全球各民族的诉求、人类共同的愿望。“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华文明的智慧使得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集中体现,更是话语自信的体现,实现了“文化自觉”的思想转变。中华文化点亮了全球人民心里的明灯,照亮了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更开出了人类新时代的新生面。
记者:西方学界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张立文: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是认为东方没有意志的自由,而哲学是“理智的形而上学”,它与自由同在。因而,黑格尔就断言“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东方的思想必须排除在哲学史以外”“在这里找不到哲学知识”,后来法国解构主义的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亦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实际上,在中国的社会文明历史长河中,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开放的、自由的。在一些对“四书”“五经”一知半解,或面对“经史子集”望洋兴叹的人看来,中国古典文献中没有“哲学”这个词。但是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还是汉唐儒、道、玄的互辩互学、互纳互用,抑或是宋元明清时儒释道三教融突和合,各种讲论(如鹅湖之会)中哲学观点交流、频繁沟通,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智之道与自由同在。不仅如此,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具有奥妙而深邃的精神意味的境界,它是建立在主体自由的、普遍的、无限的中国哲学命根上。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朱熹注: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就明确地彰显人的主体自由神明的地位,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普遍的、无限的功能。
记者:您教书育人数十载,在为人治学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立德树人上您有什么心得?
张立文:这么多年,只要身体允许,我一直坚守教学一线,说一下个人体会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他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指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他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重视品德养成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特别是中国哲学中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文献都强调了德的重要性。例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等,这些是要求统治者所具备的德行,尤其后面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曾引用,他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作表率、打头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等,这些是教化民众要具备相应的德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的头脑如果不储备正确的观念那么错误的思想就会入侵,就像田地里如果不种庄稼就会长野草一样。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青少年培根铸魂,通过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培养青少年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在立德树人上,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您如何理解“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一中国哲学智慧?
张立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是虚体范畴,它是无规定的规定性。从体用关系的演变来看,体用从单一概念到有分有合,再到体用一源,与代数学的原理公式有某些相似之处,只要把其他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代入体用范畴,就可由体用范畴已有的规定性,而推演出诸范畴的规定性。《论语》讲“礼之本”“礼之用”;《道德经》讲“弱者道之用”;《荀子·富国》讲“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宋明理学在体用的探讨上有了更大发展。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士大夫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企图以此救国兴业。总体来看,“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体用关系的一种主张,体,即本体;用,即作用、效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是要把“体”和“用”结合起来而不能对立起来,这和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哲学不是西方哲学的二分法,而是讲究“和合”,“体”和“用”不二分。体用是本质与现象、本体与作用、实体与属性的融突和合,“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至著的象和至微的理,至微之体与至著之用,是即微即著,即体即用,无有间隔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成果,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和“用”的结合,“体”中有“用”、“用”中有“体”, 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认识论与实践论的高度统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您对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有哪些寄语?
张立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这就为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的起点上,承担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可以变化人的行为气质,教化道德、净化心灵、升华精神。文化工作者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的火热实践中获取最鲜活的灵感,才能创作出符合人民需要的文化作品,才能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文化认同。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这是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引以为傲和自信自立的坚实底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坚持自信自立对待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才能更好理解古代中国进而理解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文化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把握时代必须科学认识深刻理解这些时代问题,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工作者要以系统观念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辩证地而不是单一地、整体地而不是部分地看问题,努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华文化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兼济天下”为己任,在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方面,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工作者要举高望远树立世界眼光,要胸怀全人类,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气魄,既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又要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努力为世界文明的百花园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闫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