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路径

2024-04-29梁一红

新闻传播 2024年6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高质量

梁一红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 100700)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出版业所处的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各种挑战。但是,从现实分析发现,我国与出版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相关工作困难重重。对此,出版社需要深入研究,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问题的原因,适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增强出版业整体实力。

一、传统出版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行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信息通信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新兴媒体以方便、快捷、高效等优势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且和传统出版物相比,价格较低,电子书、电子期刊、数字报纸等新兴媒介对于传统出版物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1]。

另外,对行业内部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出版业已经实现了政企分离并进行了改制,但是部分出版企业仍在采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所用的出版管理、营销措施过于落后,不能及时更新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导致出版产业链各种的不完善,因此,无法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然无法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更无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

二、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对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形成充分认识,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是明确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出版企业必须将出版优秀作品作为核心,打造有实力的出版团队,并将现代化运营机制作为支持,在新兴出版技术的支持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必须保证出版作品质量

出版物的质量,不但可以为出版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是增强我国出版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出版社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借助于传播高质量的出版作品,无论如何,出版企业仍要提倡工匠精神,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当代文化,构建高质量出版物,才能确保其适应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构建整体实力强的出版人才队伍

构建整体实力强的出版人才队伍是确保出版企业能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传统模式下出版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知识体系、工作思维进行更新、完善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就很难适应新时期出版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所需。另外部分出版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能力薄弱、业绩水平不高,导致员工可获得的薪资报酬较少,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很可能会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收益而选择跳槽,也进一步导致出版行业人才流失。在新形势下,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对于出版业务形成充分认识,并打造出可以熟练应用数字技术、明确市场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团队[2]。

(三)对于现有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个企业的制度会对于企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对企业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让其更有序、更合理,才能确保相关制度被高效应用,为出版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虽然当前大部分出版企业根据相关制度进行了转制,但是从经济层面来看,与原本的主管主办单位联系仍较为紧密,仍然会延续原有的模式,导致当时转制时想实施的一些全新的企业制度得不到体现。出版业想要达成高质量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对体制机制进行优化,确保体制机制能够被充分应用,展现出应有的价值。

(四)运用现代化出版技术

出版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生产更加高效。因此,出版业想要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要大力专研出版技术作为前提。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对于传统出版行业造成的冲击较大,出版行业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读者对于阅读的喜好。为此,出版业必须要借助于技术创新达成高质量发展目标。

(五)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只有具备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才能够满足中国出版物走出去的需要,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优势,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出版业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力争获得经济收益,增强企业和出版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才是关键的关键,才能确保世界各国可以对我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充分认识[3]。出版物是推动社会进步、反映世界文明的关键载体,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增强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作为重点,使世界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直以来,我国出版业供需错位问题相对普遍:第一,出版品种较多、重复出版问题非常普遍,所开展的出版活动较为盲目、随意性很大,并且相关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第二,从需求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改善,对于优质文化也就有了更高要求,这导致出版业的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如果企业经济收益逐年减少,就必须要将调整结构、从多个角度出发提高生产效率作为关注的重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二)出版物质量不符合要求

对目前的出版工作进行分析中发现,我国作为出版大国,虽然出版物总量较多,但是存在着重复出版、大量公版等问题,甚至部分图书的质量不符合要求,这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背道而驰。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开始进行图书质量抽检,发现了诸多出版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如在政治、编校、印制等方面的问题。出版业是文化建设的重点,文化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传播真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大力度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反映出社会文明形态[4]。

(三)出版融合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地展开

随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为出版业走融合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相关工作明确了目标,让出版业真正认识到融合发展的关键点以及相关政策。近些年来,出版业虽然认识到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加强融合的重要性,并打造了数字化平台以及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团队,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比如说逻辑思维无法适应互联网技术要求,组织结构调整有待改进,传统出版体系无法构建真正有实力的复合型出版人才等,导致融合出版工作还只是浮于表面,过程中问题较多。

(四)整体实力较强的出版人才严重缺乏

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加普遍,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成为了增强出版业整体实力的关键手段。互联网+出版带给了出版业较大挑战,但与此同时,对于出版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较高要求,出版社特别需要在对于传统出版知识、技巧形成一定认识的同时,打造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当前,出版人才已经不再仅是文字运输载体的使者,需要在对应于出版业务形成充分认识的同时开展多渠道、多角度的创新。但是,从实际的现状分析发现,可用的出版人才是比较少的,还不能拥有大量熟练应用现代化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持,并且出版社采用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并不健全,以上诸多问题已经成了阻碍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推动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合理挖掘选题

出版质量对于出版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出版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确保出版的作品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因此出版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从原本的将出版物数量作为重点转变为将质量作为重点,调整选题结构、内容,确保作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扩大出版物的内涵,确保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可以被落到实处。

(二)构建整体实力较强的出版团队

在新的历史时期,原有的出版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出版企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5]。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现实情况以及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吸引更多具有较强整体实力的专业人才愿意参与其中,同时聘请一些能够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开展企业管理的人才,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三)对原有的体制机制进行完善

在传统出版业中所用的运行体制机制相对固定,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出版企业经营运转工作的高效开展,很难对员工进行激励并形成团队,很难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出版企业要从设置组织机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对相关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打造公平竞争的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满足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四)增加资金投入

当今,互联网技术已在各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将互联网和出版业相结合已成了当前出版行业主要发展方向,为电子书、电子期刊等数字出版物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版业的价值链也得到了延伸。上述新生事物的出现对传统模式下所运行的出版发行模式造成了明显冲击,导致读者数量减少,因此出版企业要增加资金投入,做好研发工作,并对于现有出版业态进行更新,确保人民大众的不同阅读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五)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近些年来,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中国出版业图书出口量明显上涨,但是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图书出口量进行对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导致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存在一定滞后性,效果和预期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中国出版企业必须要增强自身整体实力,构建专门的海外编辑部,并借助于宣传中国理念打造文化强国。

(六)做好监管工作

出版保障体系通常被分为国家、行业两个层面。从国家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评价体系、奖惩制度等,可以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从行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各项流程,是确保出版质量符合要求的必要条件。只有坚持质量优先、将质量放在首位原则,才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上级单位也需要加大力度对行业进行监督管控,确保生产企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具有相关依据。做好出版物的内容策划、编校、设计、印刷等工作,确保其质量可以符合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为考虑到企业现实情况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出版社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工作:第一,要明确相关流程,达成全面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二,要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检查;第三,要对于出版单位所用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七)对于出版业产品进行有效延伸

当前,出版业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除了要开展纸质读物、数字读物的生产,进行数字化运营,还需加强出版各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即加强出版企业与邻近文化行业、相关行业的联系,使内容产业链得到有效延长,将出版业融入到影视、动漫、餐饮、旅游、文化等行业,确保产品具有较强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对于相关出版内容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并开展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平台管控、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运营等,延长现有产业链,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而将运营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科技含量,有序进行延伸,将核心文化元素和内容作为关键,主动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AR 技术、VR 技术等与出版业之间有效联结,为出版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支持,确保出版业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获得发展。

总之,出版业要将内容作为重点,文化价值比较高,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供求结构、产品结构,塑造精品;还需要对于现代化技术进行应用,确保出版业可以绿色、稳定发展[6]。

除此之外,推动出版业的发展也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支持,不论是从内容、产业还是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都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只有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才能够满足出版业发展需要。并且,对于法律法规进行应用,还能够明确出版业的行为准则,并营造适宜范围,确保出版业各项经营活动可以有序推进,确保出版生态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对各行业都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便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出版业也不例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关注数量,还需要推动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从而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真正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