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重在细水长流
2024-04-29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3期
社区食堂已成一股热潮,据统计,2023年全国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而与此同时,部分社区食堂正陷入运营困境,记者在中部某省一街道走访时了解到,当地9家社区食堂有6家因亏损停业。
社区食堂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一些社区食堂在服务好老年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食堂,公共服务的便利进一步覆盖到年轻人,深受大家欢迎。所以,社区食堂不仅要办,还应该长期办下去。
但是怎么办,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社区食堂具有普惠的特色,标准过低过高都不符合其定位。相比于砸锅卖铁倾囊相助和一阵风一样的运动式福利,量力而为细水长流的运营更为可贵。有些地方的老年食堂比拼谁菜价低,比拼谁场面大、装修好,导致入不敷出,经营压力大;有些地方则靠拍脑袋决策,明明不具备条件的也开设老年食堂,布点不合理,导致来就餐的人不多,经营难以为继;部分较发达地区还存在政策攀比,导致“福利泛化”。这些是导致部分老年食堂出现亏损、偏离民生轨道的重要原因。
服务民生,不是看谁给出的补贴更多誰就更好。好的民生工程贵在可持续,如果只能坚持一阵子,最终形成巨大的亏空,老百姓又能享受便利多久?谁来收拾残局?
好的民生工程当然不能只靠补贴活着,最好能自己养活自己,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需要大量补贴才能维持,没有补贴便活不下去,变成了沉重负担,挤占了过多资源,反而不利于社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
从这个角度看,适当才是最好的,维持一个合理的菜价更为有效。摊子也不宜铺得太大,要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有需要才设立,要不然很容易造成公共资金的浪费。
用不计成本的投入换来的所谓口碑和美誉,却忽视了服务的长期性,重名声而不重实质,只是面子工程,而不是老百姓需要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