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国之大者”,她们在科技攻坚中展示智慧和韧性
2024-04-29甘肃省妇联宣传部本刊采编中心
甘肃省妇联宣传部 本刊采编中心
从企业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施工现场到勘探一线,处处活跃着女工程师的奋斗身影,处处展现出鲜活的创新创造,她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横空出世,震惊世界,彰显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国家科技实力。这些令人振奋的成果,得益于无数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贡献力量的科学家、工程师。这其中,女性科学家、工程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示出不同凡响的智慧和韧性。
在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表彰大会上,81名来自不同机构的优秀学者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荣誉,其中就包括5名女性。她們秀外慧中,才能出众,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材料与冶金专家 丁文红:创新思维解决传统冶金难题
现就职于武汉科技大学的丁文红教授,是国内材料与冶金领域的知名专家。她曾先后就读于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而这些均为国内材料和冶金相关学科的强校。
丁文红曾在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多年,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2016年开始,她进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长期从事异质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成型过程残余应力控制、材料加工过程工艺等领域的研究。
李文红从事学术研究细致严谨,善于用创新思维解决传统冶金难题。她的研究成果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专利奖2项,以及省部级大奖5项。2024年1月,她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信息与通信领域专家 李平:引领中国智能铁路发展时代
今年53岁的李平,是国内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现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李平长期致力于智能铁路的研究,在铁路大数据平台、智能高铁体系架构、轨道交通安全应急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她主持提出雅万高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案,相关成果被应用到世界首条智能高铁—— 京张高铁建设,以及智能城际、重载、城轨、管网等领域,是中国高铁信息化系统的成体系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力。
从业多年来,李平主持了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铁集团等重大重点课题50余项,获得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国际奖2项。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4年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
庞大复杂的铁路网高效安全运行的背后是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李平长期主攻智能铁路理论、总体架构与大数据创新应用等前沿性研究,是智能高铁体系架构、铁路大数据平台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她带领团队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关键技术、系统研发、工程实施等多方面推动智能铁路技术发展,构建起涵盖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基础平台的智能高铁成套技术体系,并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重大工程中被采纳应用。
京张高铁作为世界首条时速350千米的智能高铁,其发展成果不仅受到国内的广泛关注,而且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是在智能高铁体系架构1.0标准指导下建成的第一条智能高铁示范线。
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指导下,李平所在的铁科院集团公司课题组创新提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已被发布成为国铁集团技术标准,以及国际铁路联盟(UIC)的白皮书,为世界铁路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此外,课题组形成的智能高铁顶层设计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向重载铁路、城际铁路、管网运输的辐射应用;牵头编制的bSI两项国际标准,已初步实现了标准的国际引领。
据李平介绍,其所在的课题组团队正在参与智能高铁2.0的规划。李平表示将持续深化智能高铁基础理论和标准研究,优化智能高铁体系架构2.0,提出智能高铁成套标准体系;攻克智能高铁2.0核心关键技术,在数字孪生智能建造、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更高速度智能动车组、MaaS+全行程服务、车地一体化智能运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
耐火材料专家 李红霞:推动高温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自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李红霞专注于冶金耐火材料研究30年,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系统性研究成果:创新研制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用高承温新型热障涂层;创建高温热密封材料热回弹、热泄漏评价方法及设备;首次揭示连铸时浸入式水口及钢中Al2O3夹杂物的荷电特性;创新低温热处理的低碳绿色滑板材料新体系……
李红霞现任职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曾两次成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凭借在耐火材料上的研究,李红霞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如今又斩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奖”。
数年来工作在科技创新一线,李红霞深刻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意义重大,谁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我和中钢集团所属中钢洛耐院创新团队加大力度,对制约国之重器的高温材料实施创新攻关。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促进了冶金、煤化工、环保等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解决着制约高温材料‘卡脖子问题。”李红霞说,“创新攻关实施进程中,既收获了可喜成果,也培养壮大了科技人才团队,更为企业专业领域的拓展开辟了新思路,凸显了‘科技、人才和创新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在冶金绿色新技术用关键功能材料、现代煤气化装置用绿色关键高温材料,以及燃气轮机用热防护材料、热障涂层材料、火箭发射装置用特种耐烧蚀材料等领域,李红霞和她的团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也将努力推动我所率领的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合重组,在基础前沿、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奋勇争先,努力取得新突破,解决一批制约减污降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及国防军工等新技术用高温材料‘卡脖子的问题,推动高温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助力高温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李红霞说。
铁道工程师 梁建英:助力中国高铁驭风而行
文/阮文华
作为中国高速列车整车研制、系统集成创新领域的技术带头人,梁建英主持研制多种高速列车,带领研发团队攻克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和谐号”“复兴号”等,并且还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她现在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同时也是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她曾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如今又获“国家卓越工程师”荣誉。
1991年,梁建英报考了上海铁道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被录取后,她从吉林踏上了求学的火车。当时中国铁路还处在“绿皮车”时代,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8千米,买票也困难;而发达国家已经设计出了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列车。这样的差距对比让梁建英下定决心:“一定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1995年,梁建英大学毕业,来到中车青岛四方,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2004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了第一列时速200千米的动车组,虽然中方设计师团队积极追问,但外国合作方绝口不提设计原理。梁建英深刻地感受到,产品可以买来,但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她说。
她这样激励着自己,也感染着研发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2006年,中车青岛四方开始自主研制时速300千米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这是她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仅用两年时间,他们就完成消化吸收和国内制造,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千米动车组成功问世。
2008年,中国高铁进入全面自主创新阶段,梁建英再挑大梁,研发CRH380A高速动车组。累计长达两年的线路试验中,她和她的团队历经40℃高温的车厢、零下20℃的雪地……以及累计450多项仿真计算,1050多项地面试验,2800多项线路试验后,终于在2010年,CRH380A成功下线,跑出了时速486.1千米的“中国速度”,这是世界铁路运营试验的最高速。
2012年,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接下了研发时速350千米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的艰巨任务。复兴号350千米的运营时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2016年,梁建英带领团队又开始一项新的技术攻关—— 研制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列车。耗时整整一年半,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列车在全球亮相,被誉为“地表最高速”。
梁建英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将以全新的姿态和速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飞驰在世界的最前沿。让高铁技术不断造福于民,是我无悔的追求。”
环境工程专家 程芳琴: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道路上破浪前行
程芳琴出生于1964年,山西大学教授,同时担任山西大学副校长,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作为国内环境工程的学术带头人,程芳琴两次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还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卓越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20世纪90年代,我国硫酸钾严重短缺,对外依存度高,外汇逆差对内向农民实行补贴。国家“九五”期间,提出依托盐湖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她果断迎战,给自己立下了“没有退路,只能成功”的军令状。她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实现了芒硝法生产硫酸钾过程系统水平衡的突破,为世界低品位资源制取硫酸钾开辟了一条新路。该研究成果被清华大学金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同類研究领先水平,斩获了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倒逼硫酸钾进口价格大幅下降,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
心里有光的人,脚下就一定有路。“十一五”至今,她克服高原反应,带领团队在青海察尔汗盐湖、马海干盐湖的废弃资源中,开展氯化钾和氯化锂的提取研究与工程建设,建成235万吨/年高泥矿制备氯化钾和千吨级的氯化锂生产线,脱泥率大于90%,氯化钾回收率提高17%以上。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国家和山西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生于山西、长于山西的程芳琴,坚定地走在固废高值利用的攻坚之路上。从山西到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程芳琴用3年时间深入了解煤炭产业发展现状,聚焦国家及区域发展对煤基固废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大需求,迈出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步伐。
经过10余年联合攻关,她的科研团队开发出分质资源化利用—— 分类无害化填充技术,形成了煤矸石清洁燃烧发电、煤泥清洁型煤及配套炉具、灰渣高值化利用及协同矸石无害化处置等一系列成果。煤泥和生物质制备环保型煤和配套炉具,使煤泥燃尽率大幅提高,减少了硫高温释放和一氧化碳中毒。同时,建立了1800多个示范户,居民居住环境污染状况明显改善。这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填补了我国在煤矸石、煤泥污染控制和无害化处置领域的系列空白。
“实现低能耗、温和条件下煤基固废中铝锂提取的工程化应用,对保障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意义重大……”每天的清晨4点,她都会把课题组研究过程的问题梳理回顾,指导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在早会上厘清工作内容,这个在企业养成的日事日毕的习惯,她在带领团队的几十年中一直坚守着。
(责任编辑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