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识中的“理”

2024-04-29杨莹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事理谚语导语

杨莹

文题亮相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思路导引

文題要求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进行写作。在写作导语中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常识——“自然现象”“文化”“人生经验”。这提示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选材,当然也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只要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常识即可。写作导语中列举的三个常识,其中两个是从谚语入手的,启示我们可以从日常谚语中挖掘到一条选材的捷径。因为谚语必然是多数人听说过的,也是被人们所认可的,非常符合“常识”的定义。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圈定范围,尽量选择自己熟知的谚语。作为学生,可能对学习方面的谚语更加熟悉,可以着重从这方面考虑,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贵有恒”“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等。第二,在揭示谚语中所蕴含的事理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这样会更加生动真实。第三,题目要简明扼要,最好包含所说明的对象,也就是关键词;题目中用“谈”“说”等字眼,既可以标明文体,也可以点明重点。第四,安排好整体结构与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如果是写谚语的话,可以先追溯它的来源,再分析其中的道理,最后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说明顺序可以采用逻辑顺序,由浅到深,由原始含义到引申含义等。为了增加说明的生动性,可以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猜你喜欢

事理谚语导语
导语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语 丝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一语中的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