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教育理念与3D打印技术教学融合实践探研
2024-04-29郭景志
郭景志
(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大梁王小学,山东 滨州 251907)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注重STEAM 教育理念与3D打印技术教学有效对接,需要我们做好相关探研。首先要探索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的共通性,不妨从具体要求、基本作用、实施过程做分析。其次要从3D 打印教学实践过程展开研究,语文、数学、美术、科学、信息等学科教学中,都能够找到3D 打印技术实践内容。最后从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融合效果方面做分析,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素养导向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敢于跳出课堂,创新教学设计,STEAM 教育理念下的3D 打印技术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基本要求,其实践应用价值极为丰富,值得我们做深入探索。
一、S TE A M 教育与3D 打印技术共通
STEAM 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做统合关联,形成综合教学理论,与3D 打印技术教学有太多共通性,对小学学科教学有重要辅佐和支持作用,为学科教学提供支撑平台,不仅能够为教师学科教学带来助力支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要求相契合
小学学科教学包括诸多内容,STEAM 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有广泛应用,而3D 打印技术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新鲜体验,也为STEAM 教育理念落实创造物质条件。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基本要求高度契合,运用真实问题做引导,强调教学实践和反思,对各种学科知识做统合处理,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崭新教学实践模式。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带有跨学科特点,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为3D 打印技术的顺利渗透做好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落实STEAM 教育理念基本要求和目标。学科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操控能力,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意识,将跨学科教学进行到底。
(二)STEAM 教学宗旨与3D 打印技术作用相契合
STEAM 教育理念追求跨学科融合,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融合、合作、探索、归结等学习过程中成长学科综合能力。特别是跨学科学习和实践,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最重要追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思想观念,以便应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3D 打印技术是新型教育资源,学生感觉新鲜,自然有主动学习实践的热情,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对3D 打印技术做全面推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分享、归结等学习探索中成长综合学习能力。3D 打印技术本身带有综合性,融合了多种学科技术,与STEAM 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为教师展开学科融合设计创造机会。
(三)STEAM 教学策略与3D 打印技术实践相契合
STEAM 教育理念不仅追求学科融合,还带有创新实践的属性,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实践中成长综合能力。学科学习要面对诸多复杂性问题,教师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展开教学引导,为学生展开融合性学习和实践创造条件。3D 打印技术课程注重问题解决和实践体验,要求学生以团队小组形式展开具体研究和操作,对激发学生学科创造力有重要促进作用,与STEAM 教育理念有更多对接点,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为学生准备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S TE A M 教育理念在3D 打印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3D 打印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1.与教学设计融合
小学生对3D 打印技术学科应用充满好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做出推介,与学科教学相对接,无疑能够带来轰动效应。如教学三维趣味设计《各色花瓶传文明》时,教师组织学生先观看3D 打印技术的实践应用,推出花瓶成品,让学生亲手摸一摸、看一看,观察作品的特点,思考如何由面到体,分析其构建规律。经过观察分析,学生大多能够从不同学科角度展开思考和分析,懂得思考、分析问题。要想制作自己心仪的花瓶可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进行全方面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学生关注美术角度,从色彩搭配进行贴图、形状方向等审美方面做解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发现美、设计美、创造美;也有学生运用形象语言展开描述,体现语文学科学习;还有学生从数学角度借助数据做介绍,如花瓶大小、半径、对称规律达到学科有效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2.与教学执行融合
学生对直观信息比较敏感,而3D 打印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立体的作品,对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定冲击,为学科教学执行提供信息支持。如美术课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由3D 打印技术制作的“漂亮的灯”,这些画面和造型都带有鲜明的立体感,学生观察更有兴趣,对其丰富的学科内涵展开深入研究。为激发学生探索潜力,教师推出了设计任务:我们生活中见过很多灯,如果让你来设计一种新颖样式的灯,你会做出怎样的设计?我们将挑选最佳设计方案,然后借助3D 打印技术做实践操作。学生拿到这个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纷纷展开观察、分析、讨论,准备推出最精彩的设计方案。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学生兴趣取向,推出3D 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作品做引导,给学生提供观察契机,成功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主动性。
3.与教学训练融合
学科教学训练设计环节,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摆脱书面作业单一模式的束缚,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颖的实践性活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特别是跨学科教学设计,如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如关于房屋建筑设计问题,学生生活中有一定认知积累,对生活中各式房屋做过观察,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然后自行成立合作团队,设计一份房屋建筑方案,准备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组建团队,教师做出具体安排,要求学生借助3D 打印技术制作出“真正”的房屋,追求设计的合理性和新颖性。学生对3D 打印技术应用还不成熟,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助,让学生团队顺利展开行动。3D 打印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与学科内容对接,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新鲜的学习信息,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组织学生组建合作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受了新技术,建立了新观念,这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现实意义。
(二)3D 打印课程教学作用分析
1.拓展学生知识学习视野
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相融合,不仅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新技术的机会,还能够延伸学生学习视野,满足学生实践探索的要求。3D 打印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美术、信息、科学等学科联系紧密,教师适时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实践探索环节,在知识拓展过程中成长学科核心综合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创造能力
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对接,学生有了更多实践参与机会,虽然很多情况下的3D 打印技术应用都带有虚拟色彩,但对学生学习思维带来的冲击是显著的,对激发学生创造力是有助力作用的,学生学习思维被成功激活,其调度作用会更突出,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想象、联想、探索的自由空间,对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有具体帮助。
3.促进学生实践体验成长
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结合,给学生提供体验机会,丰富学科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教学设计和执行有了更多辅学选择,这对全面提升学科教学品质有积极促进作用[4]。学生学科学习大多带有局限性,只能在有限教学时空下展开学习,难免产生学习厌倦情绪。如果教师引入3D 打印技术进入学科课堂,学生眼界大开,也会产生更多学习体验,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3D 打印课程设计与执行
1.课程设置
STEAM 教育理念倡导实践,在3D 课程设置时,学生对实物设计比较有兴趣,如水杯、木梳、雪人等,在主题选择时与学生学习兴趣取向高度吻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关注区位更加宽广,我们课程设计也随之有调整,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项目课程细化为开启课、主体课、综合设计,课程内容也增加更多生活实物和绘图、草图阵列和拉伸,课程学习方式也有调整,增加了微课合作学习方式,学科知识也关涉到诸多学科,数学、科学、美术、信息等学科关涉更为密切。
2.案例解析
学生进入到课程执行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出必要的设计和调整,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实践探索环节,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建立3D 操作技巧,感受3D 打印技术与生活的关联和实践应用。如“草图的阵列和拉伸”课程,教学内容是利用草图绘制基本图形,然后围绕基本图形的一个点为中心进行环形阵列,最终用草图拉伸成为立体图形,完成基本草图的设计。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细化教学过程,设计出基本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吸收学生参与意见,研究基本操作方案。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在制定3D 打印操作方案时,要重视学生的诉求,唯有有效吸纳学生的参与意见,才能确保操作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言,不仅能够为顺利展开实践操作奠定基础,还能够先期理顺基本工序,这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主动猜一猜,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可以确保实践操作过程顺利展开。
第二个环节: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师生达成教学默契。这个环节是教师的示范操作环节,教师详细介绍草图的阵列和拉伸方法,为学生顺利进入到实践操作环节奠定基础。学生刚刚接触3D 打印技术的相关内容,其感知体验存在不少短板,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其操作原理,还要亲自示范讲解,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操作环节,让学生充分掌握草图的拉伸技巧和方法。必要时,教师可引入“草图的阵列和拉伸”主题相关的微课视频教辅资源,利用微课视频展示更多示范教学素材,强化学生直观认知体验,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意识。
第三个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操作,归结出操作存在问题。学生进入草图的拉伸操作环节,教师跟进指导学生操作,对草图的阵列特点和拉伸要领有清晰把握。比如阵列超过一定数量,需要增加草图线条的密度、线条增加美学问题等,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具体的讨论,逐渐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确保实践操作顺利进行。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这对有效提升学生学科能力有一定帮助。
第四个环节:学生矫正修改,教师及时给出建议。学生展开实践操作学习,很容易出现一些操作问题,教师及时跟进学生实践操作学习过程,把学生出现的操作失误、学习疑惑、认知错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新的教学契机,从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失败案例,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找到造成失误的原因。纠错修正的教学方式较为多元,教师基于学生动态学习情况,灵活选择直接指出问题,指导操作;组织学生反思学习,自主纠错;设置集体会诊,合作纠错等不同教学组织方式,发散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的解决问题方法,促使学生在不断纠偏操作中形成操作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操作案例进行具体的引导,让学生对3D 打印技术应用有了更多实践体验,并在纠偏改造中形成操作能力。
第五个环节:学生自主创作,展示总结操作成果。学生都有主动创造的要求,教师给学生留出机会,要求学生根据操作体验经历,自行设计草图阵列,并通过拉伸设计和操作,进而全面掌握3D 打印方案的构思、设计、制作,最终形成完整美观的模型设计、切片和打印。教师放手让学生创作、设计、实践、操作,符合STEAM 教育理念基本要求,与主体教学也有更多契合,学生在主体实践过程中成长学科基础能力。
3.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并在实践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这是STEAM 教育理念极力倡导的,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有意识对接STEAM 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这对全面形塑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帮助。3D 打印技术自身带有实践属性,唯有通过反复操作,才能促进认知的转化。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对草图阵列、图案拉伸、草图线条交叉等特点有了深刻认识,对模型的长、宽、高等技术参数有了全新了解,这些都体现了STEAM 教育理念落实的特点。3D 打印让学生对模型构建有了全新体验,从虚拟变成实体中获得学科认知,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其学科核心素养有了质的提升,教师全面落实STEAM 教育理念和精神,对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3D 打印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广阔应用空间,学校教育及时渗透这项技术,与各种学科形成对接和融合,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更多活力。特别是STEAM 教育理念与3D 打印技术教学的有效对接,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启迪和选择,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参与的机会,对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