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的另一面

2024-04-28钟书林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刘宋多棱镜全人

钟书林

鲁迅先生说,陶渊明飘逸得很久了,又说他并非整日整夜飘飘然,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倘若有取舍,便非全人。

陶渊明给人的印象是深邃、神秘。他的辭官归隐、他的饮酒乞食,其人、其诗,都耐人咀嚼而又永远咀嚼不透。苏东坡青壮年时期不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到了老年时期,尤其是在被贬谪海南岛的漫长岁月中,却日益酷爱陶诗。对晚年的苏东坡而言,陶诗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他每天读陶诗,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只能读一首,害怕读完再无可读了。苏东坡说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几乎成了所有嗜陶诗者的共同体会。陶渊明的诗,表面平淡朴实、浅显直白、质朴无华,但当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时,却分明有缕缕清香、丝丝惬意。

对于陶渊明,六朝人看重他的隐士风度、他的名士风流,唐朝人看重他的酒、他的官。在唐人的视野里,陶渊明是个酒鬼、狂徒兼县太爷,引来不少著名诗人的青睐与倾心。“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是王维的情愫;“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是李白的仰慕。宋朝人也看好他的诗文。读点陶诗,似乎成了宋朝有身份文人的标志。北宋杨万里品出了平淡,南宋朱熹读出了豪放。到了明清,陶渊明似乎被装进了多棱镜里。宁静的时代看他,他是飘逸的田园隐士;在国家多灾多难的岁月再看他,那简直就是忠臣烈士了。龚自珍就曾经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和屈原。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或许出于其祖乃晋室忠臣的家风,也或许出于“空负头上巾”的愧疚,陶渊明在晚年始终坚守着一颗东晋遗民的忠贞之心。他在刘宋王朝生活了八年,但他写诗文,不愿意使用新朝的年号。他拒绝了刘宋新朝廷的几次征辟,而朋友们都欢呼雀跃地离他远去了。他痛感子期已死,伯牙绝弦,在知音不遇的时代,在孤寂与哀伤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或许是明清忠勇之士屡屡提及他的原因吧。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猜你喜欢

刘宋多棱镜全人
健体教育显特色润泽身心育全人
——记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对刘宋义嘉之乱原因新认识
汉城百济覆灭考论
我所体验的全人教育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