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郑州八景水景观营造智慧研究

2024-04-27刘静霞任涧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理水八景郑州

刘静霞 任涧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理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艺。明清时期,城市八景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水景观的营造更是备受关注。郑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八景中水景观的营造具有独特的智慧和经验。本文旨在探讨明清郑州八景水景观营造的智慧,并从现代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揭示适水发展在当代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 园林理水与适水发展概述

1.1 园林理水概念及发展历程

园林理水是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在治水的基础上更为微观与艺术化。在自然山水园中,理水要求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理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自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理水经历了不同风格的发展。明代园林注重自然山水,强调利用自然地形和山水来形成景观,理水多以自然形态为主。清代园林则逐渐形成了以水为中心的景观体系,理水更加精细,注重水景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1.2 适水发展概念及特点

适水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广义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根据水资源条件转变用水模式、优化用水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拓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新空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

可持续性:适水发展强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综合性:适水发展涵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农业、工业、城市和生态等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和多部门的协同配合。

科技支撑:适水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水资源形势。

区域差异性:适水发展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应各地区的适水发展策略,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总之,适水发展是指将由园林拓展至城市,再至更大的区域层面,具体指根据水自身的特性及特征,对其有机关联的水域空间及其形态、功能、边界、流域及外部自然与人工背景等进行整理、改造、设计及利用的手段及其结果,突出园林理水与城市水利的关系。

2 文献综述与现状分析

2.1 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明清时期郑州八景的创作主要受到文人雅士的影响,其中水景观的营造是八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水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审美追求。同时,这些水景观的营造技艺和手法也为现代水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2.2 现状分析

八景文化大体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2]。目前,郑州八大景旧址尚存,历史上留有相关绘画和记载,唯一幸存只有“梅峰远眺”。所谓八景,形成于明清,毁坏于近现代,如今几乎都已湮灭无存了。郑州八景在清中期与清末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着不同的所指。

图1 郑州八景组图(引自乾隆《郑州志》)

在清中时期包括以下八景:

古塔晴云:位于今天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是一处历史遗迹。这里曾有一座开元寺舍利塔,高耸入云,极为壮观。在清雍正年间,郑州知州张钺曾作诗赞咏这一景观,诗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2]。”

圃田春草:位于今天的郑州市圃田镇。据中牟县志记载,隋唐时代,圃田镇原是一片湖水,称为圃田泽。宋明时期逐渐衰落,黄河又多次决口,湖区为黄沙淤积,成为一片沼泽。每年春天,各种的水草便应时而生,遍地绿草如菌,景色异常优美。金代以后,随着汴河的淤废,圃田泽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的湿地,八泽、三十六陂点缀其中,“高者可耕,洼者成汇”[3]。然而,此八景均已非当年颜色,原址或只剩残垣断壁,或已无址可寻。

梅峰远眺:位于郑州市区西南郊的梅山。梅山虽称之谓“山”,实则主峰海拔不足300米,面积仅4平方公里。在清末时期,梅山因其秀美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备受瞩目。登临梅峰,远眺四方,可以看到周围的山川、河流、田野和城市,景色壮丽,令人心旷神怡。

汴河新柳:位汴河新柳是郑州清末八景之一,位于今天郑州市北郊的贾鲁河畔。汴河新柳以其婀娜多姿、清新雅致的姿态而备受人们喜爱。春天时,河畔的柳树刚刚发芽,青翠欲滴,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距离修志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河堤加固活动发生在13年前的乾隆元年(1735年),形成环绕郑州北、东方向“长四千二百六十丈”的绿色长廊,河堤“两堤捍波,既广且修”、河柳“万柳布荫,既直且稠”[4]。

凤台荷香: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圃田镇凤凰台村。在古代,仆射陂是一个人工湖泊,位于郑州城东。传说曾有凤凰群集坡上,因此得名凤凰台。“东郊有湖,方达十里。澄澈如鉴,一泓绿水”,并且因为上下皆有潭、湾相连,“有蓄有泄,有原有委”,其水四时不绝。湖中满植藕莲,湖边浅水处芦苇丛生。

龙岗雪霁:位于郑州市西南山岭,古时山上森林密布,郁郁葱葱。然而,此八景均已非当年颜色,原址或只剩残垣断壁,或已无址可寻。海寺晨钟:海棠寺里,香火缭绕,晨钟暮鼓,响彻层林。遗迹在今黄河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海滩寺。

卦台仙境: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东南部,因卦台山而得名。卦台山是古代的一座道教圣地,传说曾有神仙在这里修炼,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和遗迹。然而,此八景均已非当年颜色,原址或只剩残垣断壁,或已无址可寻。

在清末时期包括以下八景:金水晴波、北冈林雪、南池荷风、西城烟树、黉墙春柳、奎楼夕照、吕阁晨钟、熊桥芦月[5]。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明清时期郑州八景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水景观的营造智慧和经验。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郑州八景中水景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水景观的营造手法和技艺;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考察、比较分析等方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明清时期郑州八景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水景观的特点。依据资料,制作简易模型以了解当时景观布局结构。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郑州八景中保存较好的历史现状及环境变化情况。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探讨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 明清郑州八景水景观营造智慧研究

4.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明清郑州八景水景观在营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等。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例如:圃田青草,凤台荷香,汴河新柳,金水晴波,南池荷风,熊桥芦月,以上不同时期的六个景点以各种形态的水景观为主,可见古人自那是起已经非常注重自然生态对人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为百姓和所有者提供游览之所。

4.2 注重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在理水过程中,注重保护水体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通过合理规划,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例如,在金水晴波中,依据地形设计水流形态,创造出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平衡。

4.3 强调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

郑州八景水景观在营造过程中,注重体现地方文化和历史特色。通过景点命名、文化元素植入等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封台仙境”景区中,将列子文化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雕塑、景墙等形式展示出来,突出了地域特色。

5 从园林理水走向适水发展的启示

5.1 尊重自然,倡导生态化理水

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生态化理水手段,实现水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水体设计中,应尽量保持水体的自然状态,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如湿地修复技术等来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5.2 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在适水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水体的观赏价值还要关注其功能性和生态性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例如在城市滨河公园中可以将亲水平台与生态湿地相结合既满足了人们亲水的需求又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目标同时可以在滨河公园中设置游船码头和观景台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和观赏美景的需求使功能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

5.3 突出文化特色提升景观内涵

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文化特色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和表达方式创新提升景观内涵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园中设置文化长廊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可以在水景雕塑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以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

6 结果与讨论

6.1 明清郑州八景中水景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在明清时期的郑州,水景观是城市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郑州八景”便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水景观分布和类型。首先,从类型上看,郑州的水景观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湖泊是郑州最为常见的静态水域,如东湖、西湖、北龙湖等,这些湖泊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河流作为郑州的母亲河——黄河,以及其支流贾鲁河、金水河等,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6]。其次,从分布特征上看,郑州的水景观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城郊结合部。城市中心的水景观多以湖泊和河流为主,如东湖和金水河便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这些水域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活和娱乐的场所,也成为城市交通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城郊结合部的水景观则多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如贾鲁河和“圃田泽”便位于此,这些水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成为了城市文化和出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适水发展是指在水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适水发展具有以下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水景观的观赏效果;有利于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将适水发展理念融入现代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价值

提升水景观的艺术感染力:适水发展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水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使水景观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丰富了水景观的层次和内涵,还提升了水景观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水的美丽。

增强水景观的科学合理性:适水发展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确保水景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适水发展还注重水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修复功能,使水景观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净化器”和“调节器”。这不仅增强了水景观的科学合理性,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意义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适水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运用适水发展理念可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品质和稳定性。同时,适水发展还注重发挥水景观的休闲、娱乐和旅游功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这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适水发展理念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将水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创新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生态转型。这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运用适水发展理念,可以提升水景观的艺术感染力和科学合理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水发展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理水八景郑州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书法作品欣赏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明代常州止园理水探原
《理水》中大禹前后期形象对比分析
溪南八景图册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