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活动,发展数学思维
2024-04-27袁佳
袁佳
思维功能是数学最广泛的“实用性”。幼儿真正理解数学意味着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和能动地建构数学关系,而数学关系不具有直观形象性,教师的引导对于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此时显现出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九幼儿园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一个教学班的幼儿按均衡组建原则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发现和能动地建构数学关系,积累数学经验。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经验积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从关注知识技能传授转变为更关注思维的发展。我园数学小组活动中,每个数学小组由6到8名幼儿组成,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活动时间。此外,教师重视引导幼儿在认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从而发展数学思维。
观察幼儿已有水平,确定活动内容。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归纳性学习,即从众多的经验中找出相同点,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使其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理解能力设计活动,不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幼儿,如果是个别问题,会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幼儿;如果是普遍问题,会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帮助。比如,一位大班的教师发现在活动“10以内数的分解”中,很多幼儿难以把一个数的所有分法都分出来,于是她重新设计了活动,将活动重点放在“一个数的多种分法”上。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思维。活动中,教师将数学关键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材料和玩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不断积累数学经验。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变成一样多”分两步开展,第一步是教师给每位幼儿提供一份材料(黑白石头各若干并且个数相差1),请幼儿把黑白石头分开,然后提问:“你分出来的黑石头和白石头是不是一样多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第二步是教师直接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种颜色的石头变成一样多呢?”基于观察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方法。
时刻关注幼儿,灵活定位教师角色。小组活动是一个“临时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幼儿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就活动中的问题情境进行操作、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时,教师将自己定位为观察者,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作为示范者、引导者,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幼儿操作、表达。
开展活动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所谓活动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活动中,教师持续观察幼儿的表现,对不适宜的地方及时做出调整;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反思整个活动,分析本次活动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活动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两组序列对应排序”中,教师最初使用的材料是大小不一的小熊和裤子,请幼儿给小熊穿裤子,裤子穿在小熊身上是一一对应,看不出两组序列,不能很好地体现活动目标。于是教师把裤子换成了球,玩法也进行了调整——大熊发大球,小熊发小球,这样就减少了操作干扰,也清晰地体现出了活动内容两组序列对应排列。
幼儿园数學小组活动的开展,关键在教师,主体在幼儿。我们将不断寻求更加适宜、更加科学的数学小组活动组织方法,进而不断帮助幼儿积累数学经验、建构数学关系、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